行為評價法是指對幼兒道德行為表現給予評價的一種方法。這是幼兒品德教育的一種輔助方法。它能起到控制幼兒品德發展方向的作用。行為評價的方式有表揚與獎勵,批評與懲罰。
⒈表揚、獎勵
表揚和獎勵是對幼兒良好的道德行為表現的肯定。通過表揚、獎勵能使幼兒明白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并使優點長處得到鞏固和發揚。表揚的形式:如教師和藹可親的目光,對幼兒發出的微笑,輕輕的撫摸,點頭示意,甚至擁抱,親吻,握手等最普通的表揚方式。也可以用最簡短的的語言稱贊“好”“對”“謝謝”等。
獎勵主要是物質獎勵,如給予某種優先權,贈送一定的獎勵標志和獎品等。
⒉批評、懲罰
批評和懲罰是對幼兒不良的道德行為的否定。通過否定使幼兒明白自己的缺點和錯誤行為,并體驗到這種行為引起的不愉快,產生羞愧感,從而改正錯誤缺點。
批評的形式如:用眼光示意,不滿意地搖搖頭,間接批評,口頭責備等。懲罰帶有強制性質,但不能利用體罰,教師可采用的懲罰形式有請幼兒暫時離開集體,暫時性限制參加某種活動等,但不能使用打罵、恐嚇、諷刺挖苦、不準吃飯等有損于幼兒身心健康的方式。
⒊運用行為評價法應注意:
(1)幼兒園應以表揚、獎勵為主。特別是小年齡的幼兒要更多地用表揚、獎勵,少用批評、懲罰。“獎七罰三”。在教育幼兒方面,稱贊比責罵的功效大。如果懲罰多于贊揚,易傷幼兒的自尊心、自信心。父母對幼兒的獎懲以三七分為宜。
(2)表揚、獎勵,批評、懲罰必須做到公正合理,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在表揚、獎勵時,要指出不足之處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在批評懲罰孩子時又不能全盤否定,應該為他創設克服缺點的條件,并相信他能夠改正。
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批評時,應先調查研究,不但要弄清事情的表象,而且還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其來龍去脈,發現矛盾的實質方面。這樣不但能避免無根無據地冤枉、委屈幼兒,而且能夠使問題盡快行以圓滿解決。
(3)運用批評、懲罰的方法一定要端正教育思想,要在愛護和尊重幼兒的前提下進行正面引導。對幼兒要有充分說理,使幼兒明辨是非。要嚴禁體罰與變相體罰。
批評要就事論事,正面施行
幼兒缺乏分析判斷能力,因此,是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吵能因為今天的小錯誤,又把過去的“陳年老賬”統統翻出來。而且對幼兒的教育應正面施行,語言淺顯易懂,挖苦諷刺只能使幼兒不知所云而無所適從。“你真討厭,又把飯菜搞得滿地都是。”→“我不喜歡你把飯菜都落在地上”、“我討厭你”→“我不喜歡你打人”、“我很喜歡你今天用積木搭的那座房子。”
一般來說,對幼兒的批評宜單獨進行,而且態度要友善,切忌在班級中當著小朋友的和其他教師及家長的面開展。因為當眾批評常常會使幼兒孤立無援,容易養成孤僻、畏縮、自卑的性格。
頻繁的處罰會使幼兒變得自卑。幼兒的自我評價能力較差,不理解父母是出于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而批評自己,因而會過低估計自己的能力而不敢大膽嘗試;有些幼兒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索性破罐破摔。
過分嚴厲的懲罰會使幼兒膽怯、懦弱。有此家長以為嚴厲的批評與處罰可使幼兒牢牢記住教訓,杜絕再犯。但經常性的過分嚴厲的懲罰會使幼兒膽小、順從,長久如此,幼兒會成為一個畏懼權威、逆來順受、不敢抗爭的“小綿羊”。
不當的批評會傷害幼兒的自尊心。有些父母為了顯示自己教子嚴格而在他人在場的情況下數落自己的幼兒,這會傷害幼兒的自尊心,使幼兒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
不正確的責備會引起幼兒的逆反心理。有些父母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幼兒,不允許幼兒爭辯;有的父母不許幼兒做某些事情而自己卻不受約束地去做。這些都會使幼兒口服心服,對父母的教育產生抵觸情緒,
甚至有意跟父母對著干。
(4)運用表揚、批評應以集體輿論的支持為基礎,要適時和適度,不能過分頻繁的進行批評或者表揚。對不同個性的孩子運用情況也不同,如對膽子小,能力差的幼兒只要有點滴進步就要表揚肯定,使其提高自信心,而對他們的批評則要小心謹慎。反之,對有自滿情緒或者能力較強的幼兒運用表揚、獎勵方法要有節制。
(5)要明確表揚批評僅是一種教育手段,而它的目的是教育幼兒向好的方向發展。因此,在利用這一方法手段進行教育時,要注意它的教育效果;而不要為批評表揚而批評表揚,更不要把批評表揚當作教育者情緒宣泄的一種手段。
(6)評價活動最初要以教師為主,通過教師的評價,教會幼兒如何評價道德行為。以后,可以教師與幼兒的評價相結合,最后過渡到以幼兒的評價為主,教師補充為輔。
⑺應對兒童多進行縱向評價,少些橫向評價。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兒童,把兒童的今天與昨天比較,看看兒童是否發生了進步,還存在哪些問題。要表揚每一個細小的進步。良好的習慣是由許多細小的行為和環節組成的,要求幼兒一下子養成是不現實的。這就要求我們注意表揚幼兒的每一個細小的進步,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再次,教師不應反復把兒童與同伴進行橫向比較,或簡單地把他們與常模進行對照,再作出養料,予以批評。
★如何表揚幼兒
⑴表揚幼兒要有根據。幼兒做出值得表揚的事情,才能給予表揚。這樣才能給幼兒留下深刻印象。
⑵表揚要具體。表揚幼兒時要物特別強調其令人滿意的具體行為,表揚得越具體,幼兒對哪些是好的行為就越清楚。說“丁丁今天表現不錯,老師喜歡你”不如說“丁丁今天幫助苗苗扣扣子,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我真高興。”
⑶及時表揚。及時表揚對幼兒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只要幼兒有好的表現,就應立即表揚,不要拖延,融,時過境遷,幼兒對這個表揚不會留下什么印象,更不能強化好的行為。“你今天很乖,等到了星期五老師一定獎勵一朵小紅花給你。”但隔了幾天,教師卻把自己的允諾忘了,使幼兒覺得教師說話不算數,甚至認為教師在撒謊。
⑷避免對懲罰過輕或過重
對幼兒懲罰得太輕,那就不足以達到懲罰及消除其不良行為的目的,甚至過輕的懲罰還會成為幼兒重復錯誤行為的一種鼓勵。相反,懲罰過度了,幼兒可能通過堅持錯誤行為來進行報復,這就容易走上懲罰和惡性循環。
讓幼兒知道被表揚和批評的原因,同時告訴幼兒如何避免重犯同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