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城在800畝的山林里,挑了15個山脊,要造230棟現代風格的別墅。
但是在山上造房子跟平地可不一樣,每一座山都有自己的性格,緩急走向各不同,照著一張建筑圖紙復制粘帖完全行不通。
為了掌握每寸山形走勢,設計師們只好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爬過去,還得隨身帶上開山工具,一邊開荒一邊測量。
結果不止平均每天要爬50層樓的高度,還得從氣溫零上爬到零下。
這230套房子,最后長成了綠城·安吉桃花源的「未來山Ⅱ」,它們仿佛一個個玻璃盒子般被嵌在山谷間,跟山林竹海長成了一片。
2017年,安吉桃花源推出了新品「未來山」,一年時間里就接待了上萬到訪者,幾十棟別墅分分鐘就被各路買家收入囊中。這股「爆款」風潮,此后還一直席卷進了2018年郡安里的「山鏡」。
現在安吉桃花源「未來山Ⅱ」要在眾所期待中回歸,不知多少人已經早早就在摩拳擦掌了。
?綠城·安吉桃花源未來山Ⅱ實景
「未來山」這樣的房子會讓人失去抵抗力,當然可以理解。
當年著名建筑設計大師貝聿銘先生,也曾經為一片山林著迷,做出了一個美秀美術館,在日本滋賀縣。它的玻璃屋頂藏在群山之間,若隱若現,仿佛融入了群山律動中。
據說貝聿銘先生第一次到這片山林中時,就情不自禁表白:「這就是桃花源。」所以他想要在這片山林中,「創造一個地上的天堂」。
?日本美秀美術館實景
綠城把貝聿銘先生向往的「世外夢境」,搬進了安吉桃花源。
「未來山」跟美秀美術館一樣,也把房子掩在山林里。
只不過美秀美術館只有屋頂用了全玻璃,而「未來山」則是化墻為窗,把整個房子都變成了通體透明的玻璃盒子。
?綠城·安吉桃花源未來山Ⅱ效果圖
作為綠城全新的「爆款」樣本,「未來山」并沒有像綠城其它譜系的樓盤那樣被瘋狂復制,因為它的門檻太高了,起碼首先得要有合適的山地,所以幾乎只能定制。
綠城大概是舍不得讓這樣的產品輕易失傳,于是把安吉桃花源目前開發中的最后一片山地留下來,做成了「未來山Ⅱ」。
除了山地條件之外,「未來山系列」最醒目的特點,就是超大面積的玻璃立面。
這可以讓整個房子的體態更輕盈,也模糊了建筑和風景的邊界感,真正讓它們融為一體。
為了能讓人跟山景有更好的互動性,「未來山Ⅱ」的不少戶型都做了超大落地窗以及贈送露臺,甚至有些還是270度的環島露臺,直接把山林包裹在身邊。
?綠城·安吉桃花源未來山Ⅱ效果圖
這還不夠。所有戶型的層高也都遠遠高于普通房子,基本都設置在3.4-3.6米左右,部分戶型的二層稍微克制一些,也有約3.25米左右。
我們都知道的,要有更寬廣的視野,首先還得要有更寬幅的立面呀。
與此同時,它還拔掉了原本規劃中1/6的房子,讓整個組團看起來可以更疏朗輕盈,同時也保證了窗外的景觀不受任何遮擋。
當然,「未來山Ⅱ」是精裝修交付的,中央空調、地暖都是標配。
站在它的室內,隨手拉開窗簾,都是一幅3D風光大片,遠山密林仿佛會撲面而來,幾乎是把整片山林納進了自己的私家花園。
對于「未來山Ⅱ」而言,這才是別人無論如何都復制不了的。
?綠城·安吉桃花源未來山Ⅱ效果圖
為了保證相鄰兩戶之間的私密性,「未來山Ⅱ」每一棟房子的戶型排布和朝向,都做了個性化定制。結果當初的一張建筑設計圖,最終卻變成了230張,假如要小小調整其中一棟房子的角度,其它房子還得都跟著調試一遍。
230棟別墅被撒在群山之間,看似散漫,其實都通過葉脈狀的道路設計,被拴在了同一張葉片之上。
其中海拔最低的大約77米,最高的約110米,站在露臺之上,視線躍過群山,能看盡層巒疊翠。
?綠城·安吉桃花源未來山Ⅱ效果圖
綠城·安吉桃花源項目從2006年啟動,期間前后修改了17稿規劃方案,遲遲等到2011年才正式動工。
這種產品上的「磨性」,至今都沒褪去。以至于哪怕已經開發了十年,安吉桃花源卻還在孜孜不倦地產出「網紅」,比如曾經風靡大江南北的綠城中式小合院,最早的出處就是安吉桃花源。
還有去年開業的悅榕莊,很多人發現它跑到安吉桃花源后,一改往常畫風,除了中式Villa之外,還在里面造了一棟八層高的玻璃幕墻建筑。
?綠城·安吉桃花源-悅榕莊實景圖
據說是很多年前,宋衛平先生視察安吉桃花源時,看到工地上有一個八九層樓高的腳手架,站在上面能看到園區全貌,當即就決定要造一座可以看全景的樓,并且站在樓頂的視線要跟山巒齊高。
于是才有了如今悅榕莊的「經緯線」。
它不止是一個360度觀景平臺這么簡單,夜幕降臨時還會變身成酒吧,甚至已經成為了一個網紅打卡地。
?綠城·安吉桃花源-悅榕莊「經緯線」實景圖
當然,對于安吉桃花源這樣的別墅區而言,有一家高級酒店可不只是能打卡和喝個小酒這么簡單,悅榕莊里的無邊泳池、餐廳、健身房、SPA中心……它們都會成為平常生活里的一部分。
不過對于綠城來說,投入7.5億開發的悅榕莊,它不只是一個超級IP,也不只是「經緯線」上能眺望到的無邊風景,它更是一種情懷、一種生活。
這兩年來,安吉桃花源的生活配套,一直在步履不停地豐滿中。
安吉桃花源2018年開街的商業街「悅榕雅集」,食野私房菜、素食餐廳、日式居酒屋、小鎮食堂,光餐飲就開了整整一圈;一到節假日,商業街里的民宿「大樂之野」,也會一房難求。
當然不止這些,圖書館、茶館、養生館……它們都已經前腳跟著后腳地落定在這條商業街,甚至里面還藏著一個小小的稻米博物館。每一個小小的門店里,都流淌著生活的暖色。
畢竟嵌在山林里的是房子,但嵌在房子里的是我們的生活。
?綠城·安吉桃花源「悅榕雅集」實景圖
對了,綠城還請了兩位麻省理工的景觀設計師,花五千萬在「悅榕雅集」旁的山谷里,做了一個「鯨奇谷」。
這是綠城做的第一個童玩樂園,也是國內首個以自然教育理念為主題的社區兒童樂園。
整個鯨奇谷圍繞著一個人工湖泊而建,里面設置了放大的螞蟻窩、蜘蛛網、蜂巢等游樂區,每一個都是小朋友們盡情玩樂的天堂;一旦跑上那個跳跳云,他們就嗨到完全停不下來了——
?綠城·安吉桃花源「鯨奇谷」實景圖
上周末剛剛結束的豐禾大典上,小朋友們系著圍裙、手拿鐮刀割稻子,看著帶殼的稻子被打出來烘干、脫殼后,從里面掉出白色的米粒;圍觀大人們揮動木槌手打年糕,為爆米花從炭爐的沖天響聲中噴涌出來而手舞足蹈……
這大概是很多人從沒感受過的生活,但這是安吉桃花源玩嘢農場里的場景。
?綠城·安吉桃花源玩嘢農場「豐禾大典」實景圖
對于小鎮而言,只有風景是不夠的,有生活配套加持的風景,才值錢;而對于小鎮居民來說,風景和配套站在一起,才能交織成他們的生活。
阡陌交通之間、看落英繽紛、能坐山觀云、有談笑風聲,這是不是就是桃花源里,可以「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模樣?安吉桃花源已經把它搬進了現實里。
你在紅樓,我在西游。
生活的樣子有千百種,它可以像柴米油鹽一樣,觸手可及;它也可以像安吉桃花源「未來山Ⅱ」一樣,翩然躍于群山之巔。
親手造出一座美秀美術館的貝聿銘先生,他想要的「桃花源」,在現實的生活中,不知是否也會是「未來山」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