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系列的第5篇文章,我們講解Camera Raw工作流程中的功能。有時候我們在Camera Raw 中處理好照片, 還會在Photoshop 中打開繼續處理,這時也需要一些設置,也就是在整個照片處理的工作流程中,如何銜接兩個工作空間呢?此時就要用到“工作流程”了。下面我將詳細說明這些選項該如何設置,以保證獲得最佳處理效果。除了這個選項,工作流程還包括界面右下方的按鈕。
功能檔案
名稱:工作流程
位置:工具欄/Photoshop菜單/界面底部
快捷鍵:Ctrl/Command K
功能:對軟件進行工作流程設置,包括色彩空間與如何在Photoshop中打開等。
銜接Camera Raw與Photoshop
包括色彩空間與智能對象等關鍵選項
點擊首選項(上一篇文章)設置,可以在界面左側的目錄中看到“工作流程”,你也可以直接點擊Camera Raw界面下方那一行帶有下劃線的字,直接進入該界面。
這里可以看到預設、色彩空間、調整圖像大小、輸出銳化與Photoshop5個選項。我們來依次講解一下這些選項的設置方法。與首選項的其他設置一樣,這里大部分是設置好就不用修改的。咱們一起來設置一下吧!
預設
“預設”在初始狀態下,擁有“自定”和“新建 工作流程 預設…”這2個選項,顧名思義,在自定情況下,你可以自己設置工作流程中的所有內容,當你選擇了“新建 工作流程 預設…”,就可以將你現有的設置保存為一個預設,以便之后使用。是否有保存預設的必要?一般情況下沒必要,除非你經常要轉換色彩空間。
色彩空間
這是很多影友經常糾結的問題,也是很多人誤區最大的一個地方。也許你還會糾結相機里設置什么色彩空間合適,這里我告訴你:使用RAW格式拍攝,相機色彩空間設置無所謂,因為RAW永遠保存采集的所有設置。點擊“色彩空間”選項下拉菜單,作為愛好者甚至專業攝影師,大多只會選擇2個:AdobeRGB(1998)和sRGB IEC61996-2.1。
從色彩空間的概念上來看,Adobe RGB大于sRGB,但你并非這樣就要選擇它。因為在網絡分享時,手機、瀏覽器都是sRGB標準,如果你要打印輸出再選擇Adobe RGB。
接下來說“色彩深度”,你可以在網絡上搜索到它蹩腳的定義,我就不說了。簡單說,它代表的就是顏色的種類,深度越大,照片中的顏色種類就越多。8位/通道擁有256種顏色,16位/通道則擁有65,536種顏色,沒看錯,就是這么多!色彩深度要和色彩空間匹配,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如果你使用錯位,對畫質提升會極其有限,有時甚至會有害處。所以比較通用的設置方法如下:
手機/網絡:sRGB + 8位色彩深度
打印輸出:Adobe RGB + 16位色彩深度
其他的色彩空間,比如著名的ProPhoto和Lab,作為初學者我們不需要考慮,因為器材設備限制,即便是選擇了,大部分情況也無法發揮其效果。下面的意圖(&I)和模擬紙墨因為配置文件選擇問題,所以一般是灰色的,它涉及到高級的配置文件操作,這里不用管它。
調整圖像大小
我認為該選項是“工作流程”中最沒用的,我從來不在這里調整圖片大小,不過還是介紹一下。如果你不勾選“調整圖片大小以適合”,照片會保持原來大小在Photoshop中打開或者是被保存。當你勾選后,就可以選擇適應的方式。然后在下方的W(寬)和H(高)中輸入數值、選擇單位。如果勾選“不放大”,照片大尺寸就不會超出原有尺寸,最后你還可以輸入分辨率和單位。在保存照片的時候也有類似選項,我習慣在儲存時設置,這里從來沒動過。
輸出銳化
Camera Raw有很多地方都可以銳化照片,為何軟件中那么強調銳化?其實是因為Camera Raw的創始人非常重視銳化,如果你會在細節面板和Photoshop中進行自定義銳化和局部銳化,這里就沒必要勾選。當你直接輸出的時候,可以勾選,后面的參數保持默認值即可。因為種類中的光面紙和粗面紙是針對輸出的,可以在之后要輸出的時候再做打算,而且Photoshop中也有一系列的銳化選項,不用這么著急設置,數量方面因人而異,我建議如果你真的銳化,保持標準即可。
Photoshop
Camera Raw是作為Photoshop的一個插件誕生的,現在已經喧賓奪主,成為了很多攝影師修圖的主要陣地,你可以在這里處理并直接保存圖片,但依然可以將處理好的照片在Photoshop中打開,對照片進行更多處理。這里就是控制照片以何種形式在Photoshop中打開的。
RAW文件經過Camera Raw的轉碼和處理,可以以2種形式在Photoshop中打開:智能對象和非智能對象。當你勾選這里的“在Photoshop中打開為智能對象”時,你會發現Camera主界面的按鈕變成了“打開對象”——智能對象;不勾選則是“打開圖像”——普通圖像,即非智能對象。除了在這里設置,你還可以通過Shift鍵快速切換。
打開智能對象,在Photoshop圖層的右下角會有一個小logo,我建議永遠以“智能對象”形式打開文件,因為這么做有3個好處:首先,智能對象在Photoshop中打開后可以隨時通過雙擊圖層的方式回到Camera Raw中進行再處理。其次,智能對象在Photoshop中應用大多數濾鏡和調整的時候,可以隨時回到調整界面修改參數,也是無損的。再次,在Phosohop中進行多圖層合成時,智能對象經過縮小再放大,畫面信息無損。當然,智能對象也有不方便的地方:無法進行破壞性處理,比如應用修補類工具,這個問題可以通過調整圖層、圖層混合等高級操作達到同樣效果。當你必須進行破壞處理時,也可以通過“柵格化圖層”將智能對象轉化為非智能對象,想知道很多關于智能對象的知識,可以在我公眾號的搜索菜單中輸入“智能對象”查找相關文章。
界面右下方的3個按鈕
Camera Raw 界面右下方的3 個按鈕, 分別是取消、完成、打開對象/ 打開。這3 個按鈕的作用分別如下。
取消:所有設置都回到默認值,Camera Raw 退出,快捷鍵是Shift Esc。
完成:所有設置都會被保存為一個xmp 文件,同時Camera Raw 退出。當再次打開RAW 文件的時候,之前的操作都在。
打開對象/ 打開:將照片在Photoshop中打開,同時所有設置都會被保存為一個xmp文件,“打開對象”(或下拉菜單中的“以對象形式打開”)就是將圖像以智能對象方式打開,而“打開”則是以普通的文件打開,下拉菜單中的“以副本形式打開”則是將照片以普通對象的副本進行打開。我建議永遠以智能對象方式打開。
本系列的文章內容節選自我的書《Adobe Camera Raw數碼攝影后期處理完全解析》,書中還提供了所有例圖供大家下載,大家如果想購買這本書,可以選擇以下方式:
淘寶
8.0復制內容 Http:/T¢khJYcUTwJPC¢da開??绹..寶??【喬楓偉簽名版 AdobeCameraRaw數碼攝影后期處理完全解析 Photoshop通用版 HDR合成 攝影書籍專業攝影筆記日系網紅黑白照片】
京東
或復制鏈接到瀏覽器:
https://item.jd.com/12728139.html
2020 11 1
喬所長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