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業務繁忙的倫敦希思羅機場航站樓,可見數量龐大的波音747等大型飛機。
但事實并不如空中客車公司高層所想那般發展。時至今日,全世界能滿足空中客車公司規劃中A380客機適宜建立航線的'樞紐機場'依舊寥寥無幾,細細算來也不過北京首都、倫敦希思羅和芝加哥奧黑爾三大機場而已。
而這就意味著在其它航線上,能容納800人的空客A380始終沒有辦法裝滿客艙。在無法提高經濟艙票價的情況下,上座率不高也就意味著虧本,無論空客A380的頭等艙再如何奢華也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圖為阿提哈德航空公司的波音787(上)和空客A380(下)等比例側視圖。
而外界很難想象的是,在空客A380的巨大光環之下'灰頭土臉'的波音787客機,最終卻是商業領域上無可辯駁的勝利者,而這并不是因為波音787的性能如何如何,很大程度上它的勝利要歸功于波音高層對商業航空市場前景的準確預測:比起在大城市樞紐間乘坐大飛機然后再轉機,乘客們顯然更喜歡波音787的'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