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經常會覺得他們有一種魔力,能把平凡的觀點挖掘得很深。明明是個司空見慣的現象,聽他們一說,突然就覺得細思恐極,倒吸一口涼氣全身起雞皮疙瘩。這種統治全場的神秘力量,被稱為“大魔王”。
能當大魔王的,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因為這需要極強的引領情緒和渲染情境的神采與魅力。但是,立一個大魔王式的論,也就是在思考問題時,提出具有顛覆性創意的論點,其實并沒有你想的那么難。魔鬼在細節里,大魔王也在細節里,把問題想得比別人更細,對別人習以為常的細節進行進一步推演,大魔王的感覺就會自然出現。
比如說,有個辯題叫“要不要變成戀人想要的樣子”,也就是在愛情里要不要堅持自我的意思。我聽到有人是這么立論的:“要為戀人而改變,因為戀人也會相應的為你而改變。你們互相為對方改變,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span>
我聽了之后覺得有點不對勁,就問:那如果你為ta改變,ta卻不為你改變呢?
答:那就離開唄。
我繼續問:你有沒有發現,你的立論,其實非常殘忍?看到他一臉茫然,我只能繼續說:你的立論一點都不溫情,在它里面,其實是住著一個大魔王的。你想啊,你為對方改變,是因為你預期對方會領情,所以你其實不是在順從對方,而是在考驗對方。事實上,愛情里的忍讓和寬容,很多時候都是帶倒刺的鉤,可是很多人卻只看到了鉤上的餌。說到這一步,想到別人居然可以變成你想要的樣子,是不是就會不寒而栗?
你看,按照以上這個思路,一個美好但卻平庸的立論,就會突然深刻冷峻起來。而你只需要多問一個問題:ta要是不肯為你改變呢?
還是這個辯題,我又聽到另外一個思路:“要變成戀人想要的樣子,因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愛就是付出和不計較?!闭б豢?,這個溫情脈脈的老干體立論幾乎是無藥可救的,但是別忙,還是可以多問幾個問題。
問:如果你的戀人想讓你辭職呢?
答:那就辭職唄。
問:這對你無所謂嗎?如果無所謂,那你其實并沒有為他改變什么;如果有所謂,那他對一個你有所謂的事情無所謂,他真的愛你嗎?如果你對他愛不愛你無所謂,那你真的愛他嗎?
以上這些質問,就像鏟去浮土一樣,逐漸挖掘出這個溫馨立論背后的“大魔王”屬性——如果你真的決定放棄自我,成為戀人想要的那個樣子,嚴格來說,你其實是并不在意他愛不愛你,也不在意你愛不愛他的。因為你的本來目的,就是把這些令人糾結的小情小愛拋諸腦后,而把維持現有關系的穩定性放在第一位。其實很多所謂“正宮”就是這么做的,而且說實話也挺成功。
話說到這一步,“變成戀人想要的樣子”,就顯出了它的爪牙。這的確是一種選擇,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具有客觀正確性的選擇,但是這里所說的正確性跟愛情無關,是一種鐵石心腸的功利計算。小鳥依人的軟妹子,其實是做不到這一點的。而夢想自己心中的女神能為自己這樣做的糙漢子,也完全是想瞎了心。
總之,平庸和深刻往往只有一線之隔。我并不是說這個突破很容易,甚至沒指望這篇文章所有人都能看懂(因為這里所涉及的兩個立論的精妙之處,是要在比賽過程中鋪陳開來才能表現的比較明顯的)。但你至少可以知道,理論上說,對平庸的論點稍加追問,就能在細節里發現很多振聾發聵甚至毛骨悚然的可能性。想成為大魔王,不是什么拽大詞嚇唬人的事兒,無非就是往這些羊腸小道上走,并且走出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