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國內外大豆市場均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市場關注的焦點從先前的基本面現狀轉移到政策面壓力。10月份,我國CPI指數同比上漲4.4%,創下了25個月以來的新高,市場對國家實施緊縮貨幣政策的擔心加大。先前上漲幅度較大的棉花、PTA、白糖等商品期貨在11月中旬均出現了連續跌停的走勢,大豆市場在這種下跌氛圍中也應聲回落。筆者認為,政策因素等系統性風險是導致近期大豆市場下跌的主要原因,而當前宏觀經濟環境與大豆市場基本面狀況將支持大豆價格在后市進一步走強。
一、全球貨幣政策陷入“囚徒困境”,通脹在所難免
隨著美國新一輪寬松貨幣政策的出臺,全球掀起新一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預期。前期商品市場的大幅上漲有供需面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建立在全球性寬松貨幣政策導致的貨幣貶值之上,尤其是發達國家低利率政策使大量資金流向發展中國家。全球貨幣戰爭將成為今后影響商品市場的重要因素,雖然貨幣戰對全球經濟健康運行是危險的,但當前沒有足夠的能夠打破貨幣戰的東西。雖然貨幣戰持續下去,可能最終所有國家都是輸家,但是如果不加入貨幣戰,就將犧牲了自己成全了別人,這就是典型的“囚徒困境”。中國人民銀行11月19日宣布年內第五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本月第二次動用數量型工具對沖國內流動性。央行在兩周內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顯示了中國當局通過收緊流動性來調控物價壓力的意圖。不過,在美國、日本、歐盟等經濟體都保持低利率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對實施加息這樣力度更大的緊縮貨幣措施仍然持謹慎態度。全球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的國內的負儲蓄率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這個通脹的預期,最后就演變成了現實的通脹壓力。
二、農產品比價因素將導致2010/2011年度大豆播種面積減少
由于今年全球大豆產量仍然保持穩定增長,大豆市場尚未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但其他農產品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對下一年度農民種植意愿將產生重大影響。從比價關系來看,截至11月21日電子盤信息,美國大豆與玉米期貨連續合約的比價為2.3,低于近幾年來的平均水平2.7,美國大豆與棉花期貨連續合約的比價為10.1,而去年同期這一數據是14.4。目前,大豆在與玉米、棉花的比價關系上已經處于完全的劣勢,在來年的種植面積爭奪中,將肯定處于下風。這一點反應在已經完成的巴西棉花與大豆種植,在新年度的耕種選擇中,巴西農戶將部分以前種植大豆的土地種植了棉花。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預計今年巴西棉花播種面積較去年增加37%,產量將超過2006/2007年度創下的160萬噸的紀錄。由于棉花與玉米價格漲幅遠高于大豆價格漲幅,從種植效應來看,全球大豆播種面積都會受到玉米和棉花面積擴張的影響。2010/2011年度大豆種植面積將無法滿足下一年度需求強勁增長的速度。
三、需求剛性增長,大豆市場供需格局轉變
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報告顯示,2009/2010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達到26011萬噸,較上一年度增長22.7%,預計2010/2011年度全球大豆產量仍將維持在25526萬噸的高水平。但預計未來大豆的需求剛性增長將大于大豆的供給增長,2010/2011年度全球大豆總需求將達到25467萬噸,較上一年度增長6.8%。來自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強勁需求導致全球大豆的庫存消費比持續走低,2010/2011年度全球大豆庫存消費比為24.11%,而2009/2010年度這一指標為25.32%,如果庫存消費比繼續降低,大豆的定價區間將改變。 目前,南美大豆播種已經基本完成,拉尼娜現象對2010/2011年度南美大豆產量可能會造成較大的影響,對于期貨市場來說,盡管對于天氣的擔憂只是一種臆測而已,但這種無端臆測在通脹預期的大背景之下,將被成倍放大和炒作。在市場需求剛性增長,而供給增幅有限的情況下, 2010/2011年度大豆市場很有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的市場格局。
四、未來棕櫚油增產幅度有限支撐大豆價格
棕櫚油是大豆油的主要替代品,在過去的10多年,東南亞國家棕櫚油產量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這對緩解全球油脂油料供應壓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東南亞國家棕櫚油產量今年轉折性地出現增長放緩,受到2009年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棕櫚油主要出產國馬來西亞的產出近10年以來首次出現了負增長,全球最大的出產國印度尼西亞的產量增長率也由12%下降至10%。據相關專業人士介紹,2009年所發生的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可能持續到2011年,明年馬來西亞的棕櫚油產量不會有大幅的改善。2011年東南亞地區如果從厄爾尼諾現象一下子就轉到了拉尼娜現象,將給棕櫚油產量帶來巨大的影響。土地資源的有限性與未來氣候的多變性將導致東南亞棕櫚油產量不能持續高速增長,這對全球最重要的油料作物大豆價格將產生支撐。
綜上所述,寬松貨幣政策導致的充裕流動性將支撐未來商品市場價格,大豆與其他農產品價格相比后市更具有上漲的潛力,而大豆市場供需基本面的變化以及其他替代油籽產量增幅放緩等因素都將支撐未來大豆價格上漲,但近期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抑制物價上漲的措施無論是對金融市場的投資者還是對普通的消費者在心理上都會有一定影響,農產品期貨市場也應聲回落。筆者認為,大豆期價的回調是對近期政策調控的系統性風險的反應,在政策性風險釋放之后,上述分析的多項因素將引導大豆價格重歸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