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柯靈先生曾說“治新美術史,不能無劉海粟”。中國現代美術史,劉海粟是怎么都繞不過去的人物。在上海長寧區延安西路凱旋路口的海粟綠地內,一座極具現代氣息的美術館傲然屹立,它的名字正是以這位美術先驅的名字命名——劉海粟美術館。
上海是藝術策源地
劉海粟14歲到上海,當時進入畫家周湘主持的背景畫傳習所學習西洋畫。1912年,年僅16歲的劉海粟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現代第一所美術學校——上海國畫美術院(也就是后來的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前身),并任校長。劉海粟突破傳統首創男女同校,并增加了人體模特和旅游寫生。在上海,有一處對劉海粟來說非常重要的地方——復興中路512號(如今的劉海粟故居),劉海粟一直把這里視為自己的藝術策源地。
劉海粟故居坐落在復興中路與重慶南路的交會處,是一幢法國早期獨立式四層樓花園住宅,沿街筑有高高的圍墻。房子的底層外墻采用卵石子裝飾,二樓外墻面則是紅磚清水墻,外墻上開有矩形和拱形等各式窗戶,屋面是紅瓦四坡頂,富有立體感。室內則是柳安木地板配以柚木護壁,天花板上有精致的石膏花飾,還設有考究的壁爐。這幢法式花園小宅由實業家朱葆山建造,20世紀30年代就被劉海粟租下,后來劉海粟和夫人夏伊喬也居住在此,直至1994年8月7日劉海粟與世長辭,享年100歲。
劉海粟謝世后,他的夫人夏伊喬就不在這里居住了。那年的11月29日,劉海粟作品的捐贈交接儀式舉行,夏伊喬從容地在捐贈書上簽了字。第二天,劉海粟的藏品與其本人的作品由部隊護送,搬出了復興中路512號。
美術館展人生軌跡
其實早在1995年,劉海粟美術館就已于虹橋開發區正式對外開放。為了加快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這座美術館于2012年9月進行遷建,最終在2016年3月16日,時值劉海粟先生誕辰120周年之際,新館建成并對外開放。
劉海粟和夫人夏伊喬共向國家捐贈了973件藏品和作品,除分別贈給南京藝術學院和常州劉海粟美術館各30件劉海粟本人作品外,其余的913件均保存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內,其中包括劉海粟一生所藏的歷代名家字畫和他本人最有代表性的油畫、國畫和書法精品。美術館還在回廊墻壁、通道兩側等空間上通過各種形式,多維地呈現了劉海粟的人生軌跡,展示上海與這位藝術家的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