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君子比德于玉
徐州博物館的漢代玉器收藏在全國范圍內都是數一數二的,這跟徐州的歷史淵源有著很大的關系。
徐州博物館藏漢代玉器
徐州古稱彭城,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就是彭城本地人。漢初分封諸侯,他封弟弟劉交為楚王,都彭城。
算起來,劉邦弟兄四人,老大劉伯在劉邦稱帝前就死了。劉邦早年落魄時常帶人去老大家蹭飯,大嫂不樂意,敲鍋趕人,弄得他很沒面子。等到分封諸劉時,劉邦為報當年“擊釜之怨”,封劉伯長子劉信“羹頡侯”,因此老大家不被他待見。
而老二劉喜就因為從前農活干得好經常被老太公拿來當正面典型來貶低劉邦,這事兒給劉邦刺激很深,直到稱帝后他還用當年那些話問老太公出這口惡氣。加上劉喜在匈奴來襲時臨陣脫逃,因此老二家劉邦也不喜歡。
唯獨老四劉交,與三哥劉邦最為親近。劉邦起事后,劉交跟隨劉邦,是劉邦最信任的人。入關后,劉邦封劉交為文信君。之后劉交又隨劉邦轉戰各地。因此劉交也是漢王朝的締造者之一。劉邦把最親近的四弟劉交封在自己的老家一帶,足見他對彭城的重視。
也因為如此,徐州出土的漢代文物,可以說是當時的頂級水平。
迄今為止,徐州地區發現、發掘的楚王及彭城王墓9處,下邳王墓2處和其他各類墓葬數百座,出土大量高等級文物。
此次由河北博物院與徐州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天工漢玉——徐州漢代玉器精品展》,一次展出超過230件漢代玉器,涵蓋玉佩、玉戈、玉面罩、玉衣等。這些玉器出土于徐州獅子山、北洞山、東洞山等楚王(后)墓及劉和、劉慎等高級貴族墓,反映了當時的禮儀制度、喪葬習俗及生活習慣。
這次展覽的時間是2021年4月2日 - 6月13日,根據這個安排,展覽還有四天就結束了,不過,我們特地去了一次現場,拍攝了現場精品文物的高清照片。
01
奢華的獅子山楚王墓
徐州地區發掘的最有代表性的漢代墓葬,是1991年7月發現的獅子山漢楚王墓,雖然該墓可能早在新莽時期即遭盜擾,但仍出土了2000多件套隨葬品,包括玉器、金銀器、青銅器、陶器、錢幣、印章等。這座墓的主人,很可能是西漢第三代楚王劉戊。但近年多數學者認為,獅子山漢楚王墓的墓主系第二代楚王劉郢。
獅子山楚王墓中,出土了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金縷玉衣。由于發現時玉衣毀損嚴重,金絲全被抽走,因此修復又花了近兩年時間。
金縷玉衣
徐州獅子山漢墓出土
徐州博物館藏
此外,墓中還有大量的高等級玉制禮器。
這件玉制兵器,兩面都精雕細琢勾連云紋,援、胡下出廓透雕龍紋。由于刃部沒有使用痕跡,因此可能是楚王專門祭祀或者出行的儀仗禮器。
西漢出廓龍紋玉戈
徐州獅子山漢墓出土
徐州博物館藏
這件虎頭玉枕飾是楚王玉枕頭上的構件,白玉質地,采用了高浮雕與透雕技法,虎頭雙目圓睜,自見威嚴。
虎頭玉枕飾
徐州獅子山漢墓出土
徐州博物館藏
西漢s形玉龍佩
徐州獅子山漢墓出土
徐州博物館藏
西漢s形玉龍佩
徐州獅子山漢墓出土
徐州博物館藏
徐州獅子山漢墓出土
徐州博物館藏
雙龍紋玉佩
徐州獅子山漢墓出土
徐州博物館藏
獅子山漢墓出土的玉管共有四件,都是白玉質地,紋飾各有不同,如素面和絞絲紋等等。
西漢玉管
徐州獅子山漢墓出土
西漢雙聯玉管
徐州獅子山漢墓出土
02
漢代玉文化
玉器在中國文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上古時期玉器就作為溝通天地的媒介,成為身份地位的象征。到了漢代,玉器的發展到了一個高峰。漢人尚玉,比德于玉。隨著儒家文化賦予美玉以“仁、義、智、勇、潔”等德性,玉器便成為文人君子標榜高貴身份、高尚品行的重要載體。“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因此,漢代佩玉及裝飾用玉極為盛行,幾乎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是祭祀用的玉璧。
龍紋青玉璧
徐州獅子山漢墓出土
出廓龍紋玉璧
徐州獅子山漢墓出土
這是喝酒用的玉卮。由半透明的和田玉制成,溫潤光亮。然蓋呈淡青色,卮身青色泛黃,顯系兩塊玉料雕琢。器蓋、器身以子母口相扣合,蓋紐為五瓣柿菱形。蓋面四周凸雕三枚柱狀紐。器身呈筒形,口略大,下有三獸形足,挺拔而不失穩重。口沿及底邊各有一卷云紋飾帶,其間滿飾勾連雷紋,整潔而優雅。此器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研究價值。
玉卮
徐州獅子山漢墓出土
這是穿衣用的帶鉤。這件帶鉤由整塊白玉雕刻而成,器首是龍頭形狀,中間就成了兩條并列的身體,尾部是雙龍首。設計巧妙,精雕細琢,為漢玉帶鉤精品。
雙龍首玉帶鉤
徐州獅子山漢墓出土
徐州博物館藏
這件鵝形玉帶鉤同樣寄寓巧思,定格天鵝回首曲頸的一瞬,恰好成鉤狀,形象生動。
西漢鵝形玉帶鉤
徐州獅子山漢墓出土
徐州博物館藏
組玉佩還是服飾的組成部分。大型組玉佩為西周首創,是由多件玉器串連組成懸于身上的佩飾玉。其主體多以璜、牌形飾、管、珠等串連而成。考古發掘顯示,社會地位越高的貴族,所佩戴的組玉佩串飾愈復雜愈長,制作愈精巧,身份較低者,佩飾就變得簡單而短小了。此種現象的背后則與當時貴族間所標榜的步態有關,身份愈高,步子愈小,走得愈慢,愈顯得氣派出眾,風度儼然。而帶上長長的組玉佩不便疾行,貴族們則步履徐緩,由此反襯其高貴身份之矜莊。可見,組玉佩的功能性作用是節步,其禮儀性的意義是表示身份。
河南信陽楚墓出土的彩繪漆木女俑身上組玉佩佩戴情況
組玉佩發展到漢代,構件中增加了玉舞人、玉沖牙以及其他形制的玉佩飾,逐步形成了相對固定的使用方法和組合,一般佩帶在腰間的革帶上,并垂至下肢。
組玉佩
2009年出土于徐州市云龍區駱駝山29號墓出土
這是睡覺用的玉枕。
鎏金銅龍架玉枕
徐州后樓山一號漢墓出土
玉具劍也是漢代玉文化的一大特色,它本是中國古代的一種以玉為裝飾構件的佩劍,多為地位較高的貴族使用,始于東周,流行于西漢,其中西漢時出現劍首、劍格(以上飾于劍身)、劍璏和劍珌(以上飾于劍鞘)四件玉具齊備的玉具劍,常飾有云紋、谷紋及龍虎鳳鳥、獸面等。
此次展覽上,就有展出一批精彩的漢代玉劍飾。
這件玉劍珌上,通體透雕五只螭虎和一只鳳鳥,造型別致,技法精湛。
西漢鳳鳥螭紋玉劍珌
徐州北洞山漢墓出土
各種西漢玉劍珌
徐州獅子山漢墓出土
徐州博物館藏
西漢瑪瑙劍珌
徐州黑頭山劉慎墓出土
徐州博物館藏
西漢瑪瑙劍璏
徐州黑頭山劉慎墓出土
徐州博物館藏
西漢玉劍珌
徐州獅子山漢墓出土
徐州博物館藏
西漢白玉螭紋劍璏
徐州獅子山漢墓出土
徐州博物館藏
漢楚國自第一代楚元王開始就一直有濃厚的學術氣質,是當時最為重要的學術中心,漢代楚國制玉業也十分發達。發掘者根據墓葬中有半成品,通過比較徐州地區其他楚王墓所出玉器,認為獅子山楚王墓所出部分玉器當是楚國王室作坊制作的,這意味著西漢時期楚國擁有技藝高超的制玉匠師。
03
徐州文物精品數據庫
最后來介紹一下徐州博物館的數字項目,徐州博物館漢代精品文物數字化保護項目是經國家文物局批復的2018年度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目前官網上已經公開了15991件館藏文物精品的圖像資料。
https://www.xzmuseum.com/collection.aspx?category_id=0
公布的文物照片清晰度感人,放大觀看毫無壓力。
除此之外,還完成了36件漢代精品文物二三維數字化采集與加工,可以全方位無死角欣賞這些國寶級文物的各種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