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種意義上,中國畫的“寫意”是具有本質意義的概念,因為只有“寫意”,才能直抒性情,才能在“游于藝”中體現人品、畫品,進而抵達“物我兩忘”的精神彼岸。山東畫家于新建很好地理解了“寫意”的美學內涵。他不拘泥于對外在世界物象形態的描繪,而是直入自己的心靈,并以“寫”的方式表達“意象”的空間圖景,從而形成了天真率意、了然于心、情中帶理的繪畫特點。
《黃山宏村寫生》 于新建 作品
人的不同,在于“性相近”而“習相遠”,在于“和而不同”。于新建的山水畫創作接近性情一派,直抒胸臆,筆墨如龍蛇游走,呈現出一種鮮活的氣息。他所選擇的性情一派畫風,是頗有創作難度的。對畫家而言,這是一種自我挑戰。不過,也正因為如此,他的作品在藝術精神上才更接近藝術本質與藝術規律,才更顯得純粹。
《品泉圖》 于新建 作品
于新建追求一種“發乎性情,止于煙云”的審美情趣,借鑒并汲取黃賓虹的筆墨結構與方法,強調藝術感覺,以山水藝術的形式與自然對話、與生命對話,使之成為自己詮釋世界的方式,進而構筑自我精神家園的圖景。
于新建的山水畫,用筆靈動,不拘于形似,注重對神韻的傳達。他以自己敏銳的眼光捕捉山水意象的氤氳形態,在點、線的交織、疊加、重合中建立有序的結構,讓墨色在一片蒼茫中體現一種自然精神,并用濕筆、干筆、濕墨、焦墨進行豐富的演繹,使山水意象在近乎抽象的意味中顯得更加深邃、幽謐。而且,他還在“虛寫”與“實寫”中順勢造境,使畫面呈現出一種淋漓氤氳之氣。
在中國畫的筆墨中,“實寫”較易,“虛寫”較難。于新建在山水畫創作中強調“虛寫”的作用,營造出一種撲面而來的元氣,為畫面陡增鮮活的氣息和郁勃的生機。他是以意到而筆不到、筆斷而意連來表現“虛寫”的。畫中的山川、流水、樹木、屋宇等,皆是他在有意無意間、若即若離中給予寫意式的筆墨表現和平面化空間鋪排的,因而洋溢著蕭散空靈的意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于新建的山水小品用筆老到,墨色干濕相宜。因為他作畫前已胸有成竹,所以能夠恰到好處地表現出物象的勃勃生機。特別是他畫中點、線的書寫性很有品位,一切從容自然,不溫不火,隨意而優雅。細看于新建筆下的點、線,都是筆中有墨、筆中有韻,一波三折,流露出十足的魅力。他使煙云飄移于紙上,使畫面成為一種生動的生命形式。
于新建的山水畫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讓人不得不欽佩其高超的才智。顯然,他的藝術屬于才情與本真一路。
我相信,在今后漫漫的藝術之旅中,只要他守住自己的生命本色和性情根本,其創作就一定會越來越接近藝術的真諦,取得更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