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時期的瓷器堪稱中國古代瓷器的巔峰。這個時期的瓷器以造型娟秀、胎釉精細著稱于世。淡雅雋永的雍正瓷器在審美上不僅一舉超越康熙時期瓷器的渾厚古拙,還順便把乾隆時期主走花哨喜慶風的瓷器“秒成渣”。
雍正朝的瓷器能達到巔峰,與雍正皇帝的個人品味密不可分。可以說,是雍正的品味將中國古代瓷器送上了高峰。
(黃釉盅,清雍正)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同樣,品味也不會從天而降。同是皇帝,雍正的品味就高冷高級高貴,比如這件粉彩蟠桃紋天球瓶,盡管看上去“花花草草布滿瓶身”,但是整體造型比例協(xié)調、輕盈秀麗、構圖疏朗有致,釉色濃淡相間,充分體現(xiàn)了“四爺”“高逼格”的審美。
(粉彩蟠桃紋天球瓶清雍正)
而雍正皇帝的兒紙乾隆,他的瓷器畫風陡變,從爸爸的高冷風一躍而下,開啟花哨喜慶風。隨便發(fā)個圖,你們感受下這濃烈的畫風。
(粉彩暗八仙紋雙耳轉心瓶,清乾隆)
是什么導致了雍正和乾隆這對父子的審美如此不同呢?可能是性格。
雍正的性格是隱忍的。他出生時,母親烏雅位份低,無權撫養(yǎng)皇子,雍正便被康熙的皇后佟佳氏撫養(yǎng),至佟佳氏死時才還給烏雅氏。這種生母在身邊,但不可見的感覺對幼小的雍正應該有不小的打擊。而且,成年后,生母對雍正也是不太熱情。無疑,這會讓雍正有一種無所適從的心理,形成了他復雜的內心世界。
此外,康熙朝,各位皇子為了帝位明爭暗斗,殘酷的斗爭也讓雍正養(yǎng)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習慣,反應到審美上,就是喜歡淡雅、極簡的風格。例如這個五彩人物紋碗,內外施白釉,外壁五彩裝飾。通景繪王羲之愛鵝故事圖:王羲之垂手凝視河中雙鵝,書童背負畫卷跟隨其后。水面漣漪,岸邊蘆葦叢生。此碗人物繪畫生動,筆觸細膩,逼真?zhèn)魃瘢脷v史故事作為陶瓷裝飾,可謂高雅別致。
(五彩人物紋碗,清雍正)
反觀乾隆,從小生活在母親身邊,而且備受祖父康熙皇帝寵愛。與自己的父親歷經千辛萬險登上皇位不同,乾隆幾乎很小就被內定為皇位繼承人,雍正駕崩后,他順利登基。可以說,乾隆的一生順風順水。他沒有經歷過父親“煉獄”般的“蛻變”,世界對他是善意的,他的內心是明亮開放的,世間的美好對他來說幾乎都是唾手可得的。所以,他的審美是完全不壓抑的,那種所有美好都屬于我的心安理得也傾瀉在了瓷器上。
當然,乾隆一朝的瓷器也有雋永秀美的,比如這件胭脂紅彩山水紋小瓶。
(胭脂紅彩山水紋小瓶,清乾隆)
但是乾隆一朝的瓷器無論多淡雅,多簡單,跟雍正朝的瓷器比,還是不一樣。所以,終歸還是要看氣質。比如這件粉彩人鹿紋梅瓶,敷彩淡雅,清冷優(yōu)美,很簡單,很雍正。
(粉彩人鹿紋梅瓶,清雍正)
(文中所有圖片來自故宮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