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趙M9 : 110、111、159 玉鹿合影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趙M9 : 110 玉鹿(局部)
北趙M9 : 111 玉鹿(局部)
北趙M9 : 159 玉小鹿(局部)
北趙M63 : 90-24、90-3、173 玉人合影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趙M63 : 90-24 玉人面部
北趙M63 : 90-3 玉人面部
北趙M63 : 173 玉人面部
北趙M113 : 66 四聯璜玉組佩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趙M113 : 66-1 嵌綠松石玉總結(局部)
北趙M113 : 66 四聯璜玉組佩(局部)
北趙M63 : 90-23 玉鷹 山西博物院藏
北趙M63 : 90-23 玉鷹 山西博物院藏
精美、神秘、潤澤,是否滿足你心里對古玉的所有想象?
這些玉器從何而來?
它們的主人是誰?
距今已有多少年?
......
讓我們從1992年山西南部一個叫北趙的小村子說起。
30多年前,在晉西南曲沃縣北趙村,夜晚有時會聽到巨大的爆炸聲,時常有卡車、拖拉機在夜色間穿梭,村子周邊則突現一批“萬元戶”……他們其實是一批十分猖獗的盜墓賊!
與此同時,北京大學考古學家鄒衡先生、李伯謙先生,帶領著考古系中青年教師劉緒、徐天進、孫華、孫慶偉等,冒著生命危險與盜墓者搶進度發掘。
鄒衡(左)與徐天進(右)在晉侯墓地M93發掘現場
李伯謙在觀察晉侯墓地M8
一場正邪之間的較量、一次震驚世界的發現、一段堪稱傳奇的故事……
三千年前歷史的大幕緩緩拉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之西周晉侯墓地驚現世間!
鳥蓋人足銅盉 北趙M31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青銅豬尊 北趙M113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2022年,正值北趙晉侯墓地發掘30周年。良渚博物院聯合山西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山西博物院、晉國博物館,于12月共同舉辦“郁郁乎文哉——西周晉國玉器精品展”,紀念這次中國考古史上的重要發現!
良渚博物院“郁郁乎文哉”展覽現場
展覽共展出了西周時期文物170余件(組),玉器為主,輔以青銅器和金器。重點展品是西周晉侯墓地出土玉器,其用料講究、工藝精巧、造型獨特、紋飾流暢,充分體現出周“監于二代”“文質彬彬”的時代風貌。歷時四個多月的展期,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關注和好評。
展覽雖然已經結束,但給大家留下很多美好的記憶,我們不希望說再見!親愛的讀者朋友們,讓大家久等了!
展覽同名圖錄即將在一周后與大家見面,為我們帶來凝固于紙上的永久美好,讓大家有更多機會去欣賞三千年前西周晉侯們留給世人的稀世珍寶。
01
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之一
中國考古學永遠的傳奇
晉侯墓地,是西周時期分封于山西曲沃的晉侯及其夫人的長眠之地。
我們先來說說晉侯是誰?
商末,武王伐紂建立西周,其子周成王繼位后把山西曲沃一帶分封給了親弟弟唐叔虞,著名的“桐葉封弟”的典故即來源于此,這里也就是晉國前身。北趙晉侯墓地埋葬的正是西周初年到末年的九代晉侯及其夫人。
晉侯墓地及相關遺跡地理示意圖
天馬—曲村晉侯墓地遺址俯瞰
西周末年,犬戎人攻破都城鎬京,殺死周幽王。動蕩之際,當時的晉侯會同鄭武公、秦襄公合力勤王,共同護衛周平王東遷洛陽,史稱“文侯勤王”。這位一代名侯便是北趙M93墓地的主人“晉文侯”。
而晉文侯的母親雖是晉穆侯次夫人,但她的墓葬(M63)規模比正夫人還要大,隨葬的玉器等級之高超乎想象,其質量甚至高于著名的商代晚期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器。
北趙M63 : 60 玉戈 山西博物院藏
80年代末,國內盜墓漸盛,晉侯墓地也慘遭罹難,考古搶救工作迫在眉睫!北京大學鄒衡教授四處奔走呼吁,并向國務院匯報發掘工作。
之后,一代又一代考古人懷著赤子之心,耗費了30余年對此地進行科學發掘和整理。從1992年震驚世界的北趙晉侯墓地開始顯露人間,至今發掘了9組19座晉侯及其夫人墓葬,出土的青銅器、玉器、金器等重要文物數以萬計!
晉侯壺 北趙M8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北趙M8 : 163~177金帶飾 山西博物院藏
北趙M8 : 163~177金帶飾獸首
北趙M63 : 162 玉牛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趙M63 : 122 玉總結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趙M63 : 61 玉璧 山西博物院藏
北趙M63 : 156 玉鸮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從考古學意義上講,晉侯墓地有“三個最”:
保存狀況最好、資料最系統、隨葬品最豐富。
以北趙為代表的晉侯墓地發掘,成為新中國成立后最重要考古發現之一,并在2021年中國考古學誕生一百周年之際,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重要如斯!晉侯墓地究竟出土了哪些國之瑰寶?
在中國文物評定體系中,分為一級、二級、三級文物以及參考品。其中一級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損品,禁止出境展覽。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的目錄,由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公布。
截止目前,“禁止出境展覽文物”共計195件,堪稱“國寶中的國寶”,而北趙晉侯墓地出土文物,就有三件被列入“禁止出境文物”目錄!
1. 晉侯鳥尊
山西博物院鎮館之寶,logo便取自它。
青銅鳥尊 2000年北趙晉侯墓地M114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2. 晉侯穌鐘
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上博老館長馬承源慧眼識珠,從香港文物市場搶救回來,傳為佳話。
晉侯穌鐘 1992年北趙晉侯墓地M8出土 上海博物館藏
3. 晉侯夫人墓出土的玉組佩
目前所見最大、最長的西周時期玉組佩。此玉組佩總計204 件玉器,包括瑪瑙管20 顆、料珠119 顆、玉璜19 件、玉珩3 件、玉鳥一對、蟬形璜一對等,其規模之大、工藝之復雜、材質之豐富、裝飾之精美,令人嘆為觀止。
北趙M 91 : 41 五聯璜玉組佩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這件極為珍貴的玉組佩未能在良渚博物院的展覽中現身,但卻以超長拉頁收錄在即將出版的《郁郁乎文哉:西周晉國玉器精品》圖錄中,書中更有十余頁高清細節圖展示,是迄今為止關于這件國寶最完整、清晰的圖像資料。
北趙M 91 : 41 五聯璜玉組佩(局部)
02
中國古代玉器三大高峰之一
西周玉器顛覆之作
中國玉文化萬年悠長。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凌家灘文化、良渚文化和后續的齊家文化等相繼創造出各具地域和時代特色的玉文化。
真正賦予玉器更多人文色彩,將玉文化滲透到社會政治生活的則是西周時期,西周玉器與新石器時代玉器、兩漢玉器構成中國古代玉文化的三大高峰。
玉巫人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 故宮博物院藏(左)
龍形玉佩 西漢 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墓出土 徐州博物館藏(右)
作為中國考古最重要成果之一的北趙晉侯墓地出土玉器,正如發掘者之一的良渚博物院院長徐天進教授所言:
組合完整、數量眾多、器類豐富、制作精良、琳瑯滿目的玉器是這項考古成果中最重要、也是最引人矚目的構成部分。
它們不僅是晉國的瑰寶,也是西周王朝玉文化的代表,具有無可替代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良渚博物院“郁郁乎文哉”展覽現場
你從未見過的西周“動物園”
晉侯墓地出土玉器中,有一類動物形玉器,種類異常豐富。
既有常見的牛、馬、羊,也有螳螂、蟬之類小昆蟲,甚至還有當時已瀕臨滅絕的圣水牛。既有飛翔天空的鷹、鸮,也有地上跑的虎、熊、兔,更有水中嬉戲的魚、龜,讓我們有機會了解西周時期的“動物世界”。
羊舌M2 :38 玉虎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趙M63 : 8 玉羊 山西博物院藏
北趙M63 : 155 玉馬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羊舌M2 : 39-2玉兔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西關M10 : 28 玉龜殼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羊舌M2 : 41 玉蟬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趙M63 : 130 玉魚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趙M63:159 玉鸮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趙M63 : 90-14 玉牛 山西博物院藏
北趙M63 : 90-4 玉鸮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巧奪天工的工藝和紋樣
西周紋飾以弧線為特點,造型圓潤——除了審美情趣的迭代,砣制技術的進步也讓更精細的雕刻成為可能。
人、龍、鳳是西周玉器的母題。人和龍的相互纏繞、吞吐、互為軀體,或是周人“天命觀”的表現。
羊舌M1 : 5 玉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羊舌M1 : 8 玉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趙M102 : 34 玉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鳳鳥紋的興起,與青銅器紋飾基本同步,兩者相互對照,頗有趣味。
北趙M9 : 122 玉總結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橫水M2531 : 16 伯旅父簋 山西青銅博物館藏
北趙M63 : 172 玉鳥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周代禮樂文化的歷史縮影
玉器作為表現禮制的重要物質載體,真切反映了周人在政治、文化上成熟的表現。
晉侯墓地中出土了很多造型各異的玉人。這些玉人很多都是側臉造型,呈蹲踞式,似乎是在做特殊的禮儀活動,神秘而虔誠。
左 北趙 M63:21 玉人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中 北趙 M63:187 玉人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右 北趙 M63:129 玉人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此外,晉侯墓地出土多組玉組佩。組佩的數量多寡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使用者等級的差異。“君子必佩玉”是西周時期的一種禮制,更是社會等級秩序的象征。
橫水 M1011:38 四聯璜玉組佩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監于二代:不止于西周
“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孔子《論語》
“監于二代”便是指周代的政治、經濟等各項制度借鑒了夏與商,并非推倒從頭再來。晉侯墓地出土玉器,就有不少商代遺玉,它們正是周滅商后周王室分封給晉侯的賞賜品和戰利品。因此,晉侯墓地出土商代遺玉質量極高。
北趙 M63:124 玉圓牌 商代遺玉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趙 M63:90-23 玉鷹 商代遺玉 山西博物院藏
03
一次全方位呈現西周晉國
玉器之美的現象級展覽
首次、最大規模展示
西周晉國玉器170余件(組)
2022年12月6日,170余件(組)晉侯墓地及其他重要遺址的出土玉器來到良渚博物院,這是晉侯墓地發掘三十年來最大規模的出土玉器展覽。
此前,晉侯墓地出土玉器資料只公開過極小一部分,此次展覽中超過半數的玉器都是首次公開露面,其意義不言而喻!
北趙 M8:82~84 玉覆面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左:考古簡報圖 右:本書圖
北趙 M8:235 玉琮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左:考古簡報圖 右:本書圖
北趙 M63:60 玉戈(局部) 山西博物院藏
左:考古簡報圖 右:本書圖
羊舌、橫水、大河口……
21世紀以來山西考古新資料
2005年絳縣橫水西周墓地獲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06年曲沃羊舌村晉侯墓地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
2010年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獲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本次玉器展,有不少是21世紀以來的考古新發現,譬如,2005年至2006年在北趙附近新發現羊舌晉侯墓地,M1出土了一件十分精彩的肖家屋脊文化玉神人面,發掘者推測為著名的晉文侯及其夫人墓。晉國同時期倗國、霸國、楊國出土玉器,都在此次展覽中一并展現它們迷人的魅力。
羊舌 M1:88 玉神人面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大河口 M1:205 玉鹿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橫水 M2158:26 玉柄形器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橫水 M1013:18 玉人(左)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讓觀眾看清“從未看清”的玉器之美
精彩絕倫的展品,應配之以最合適的展呈方式。
讓觀眾看清從未看清的西周玉器之美、古玉之真實狀態,是策展人徐天進教授的心愿。
為了此次展覽,良渚博物院重新打造了所有展架、燈光設備,以全壁龕、低照度、點光源、細支架、無文字的方式,在展廳中排除任何干擾因素,完完整整地展現出西周玉器的低調、奢華、雅致之美。
良渚博物院“郁郁乎文哉”展覽現場
正是這種另辟蹊徑的展呈理念與方式,“郁郁乎文哉”西周玉器展覽引爆觀展熱潮,觀眾參觀人數屢創新高。即便在疫情嚴重的2022跨年之時,很多觀眾不遠千里多次前去觀看,網上、線下都熱議不斷,堪稱現象級文物展覽。
自媒體平臺部分博主關于展覽的分享
04
千呼萬喚的玉器圖錄
5月12日全網發售
敬請期待
如何將考古發現的稀有、重要、特殊文物,用最美、最精、最準確的方式呈現給學界和更廣大的文物愛好者,這是徐天進教授在北大長期教學過程中的夙愿。此次晉國玉器展覽,正是他履新良渚博物院后第一次正式的嘗試與實踐。
郁郁乎文哉,無論展覽還是圖錄,都以“藝術與考古”相結合的全新理念,反映出西周玉器的文化內涵與審美意義。
5月12日,《郁郁乎文哉——西周玉器精品展》全網發售,期待已久的小伙伴們,可以準備好沖啦!
8開、超高清攝影、精準摹本與詳細器物著錄,厚厚的一大本,每一件晉國玉器都將在圖錄中留下永恒的美。
劇透下,此次出版具有非同尋常的紀念意義,特別制作限量珍藏版,由發掘者和策展人徐天進教授親筆簽名留念,同時贈送考古手稿復制品一份。
《郁郁乎文哉——西周晉國玉器精品展》
體例及特色
一、本書收錄170余件/組代表性晉國玉器,是晉侯墓地出土玉器近年來首次超大體量、超高清刊布的圖錄。此次出版玉器的相關資料以往僅見于考古簡報和少量圖錄,且時間跨度逾30年,資料零散,絕大部分只有出土時較為簡單的線圖,無實物照片。
二、本書與展覽配套,分為玉之美、禮之玉兩部分,其下又分為五個單元,盡可能多角度、不同側重地對器物進行文物與藝術價值的雙重表達。圖錄中每件玉器圖像皆以科學攝影采集、超高清全實點成像。
三、本書為更清晰展現玉器紋飾結構,首次準確繪制其中約40件/組玉器紋飾摹本,并輔以部分原器拓片,為學界提供更精準研究資料,令讀者更直觀欣賞玉器精美細節。
四、為保持器物反映的藝術性與完整性,本書將全部器物的著錄說明和西周玉器發現以來的研究文獻目錄統一置于書尾,并在器物說明中對器物形態、尺寸、文物特色進行專業描述,在文獻目錄中按西周玉器出土地分類羅列,具有重要的資料價值。
5月12日全網首發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