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崇正2022春拍明天下午各專場逐步開放預展,明天預展時間安排如下:—預展時間—
2022年8月8日
16:00-21:00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再現(xiàn)經(jīng)典·周樹橋藝術
/
18:00-21:00
中國書畫、瓷雜文玩
2022年8月9日
9:00-21:00
2022年8月10日
9:00-18:00
—拍賣時間—
2022年8月10日
16:00 開始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再現(xiàn)經(jīng)典·周樹橋藝術
/
19:30開始
古歡·中國古代書畫
2022年8月11日
9:30開始
國光·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
/
14:00開始
嶺南雙擘·關山月黎雄才書畫
/
14:30開始
粵雅·嶺南名家書畫
/
9:30開始
凝瑞·古董珍玩及文物店舊藏
/
14:30開始
美玩林·中國歷代瓷器與文房珍玩
—展拍地點—
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
(廣州市越秀區(qū)流花路119號)
支持現(xiàn)場競投、電話委托競投、崇正在線網(wǎng)絡同步拍詳情請詢: 020-83344380、83394856網(wǎng)拍客服: 18819156782、1881915972 (微信同號)
標簽:APONEM 85 EVENTAILS ⅩⅩⅦ-27/11/12 2.香港佳士得2018年4月12日編號19清康熙青花觀音瓶本品修胎規(guī)整,胎質堅白細膩,青花發(fā)色翠藍,保存狀態(tài)良好。瓶身所繪蘆蕩之地,水中一蚌合箝鷸首,漁翁一人,戴笠赤足,腰纏魚簍,立于水涯,見狀作手舞足蹈狀,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故稱“得利圖”。主題紋飾之外,襯以茂林山石,山石運用了康熙時代常見的分水畫法。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得利圖筆筒
得利圖典出《戰(zhàn)國策·燕策》,引申為意外收獲,寓意良好,明清時期常見于書畫瓷器等創(chuàng)作題材當中。
香港佳士得2018年4月12日編號19清康熙青花觀音瓶北京故宮藏有一件康熙青花得利圖筆筒,另外香港佳士得2018年4月12日編號19清康熙青花觀音瓶一對,成交價40萬港幣。對瓶的其中之一,即繪畫得利圖,圖中漁父雙足涉水,身后亦有蘆叢,與本品一致,可見瓷器得利圖應有共同圖案來源。此盤釉水肥厚,青花發(fā)色翠艷,圖案為康熙早期披麻皴山水。康熙瓷器的山水題材受當時“四王”畫法影響,將水墨畫勾、染、皴、擦、點各種繪畫手法用釉下青花的方式展現(xiàn),山石栩栩如生,點染部分極為精彩,烘托出山水間氤氳氣氛。廣東崇正2022春拍 1439
參考:倫敦蘇富比2014年5月14日清康熙山水圖盤,構圖與本品類近本品同為康熙早期披麻皴山水,值得注意的是山石分遠中近三層。遠山青花分水淡雅,中部的深色平涂,近處山石則使用披麻皴法,既做到水墨畫墨分五色的效果,也強調了畫面的空間感,從遠到近,細節(jié)漸次豐富,意境悠遠。參考:宮廷珍藏:中國清代官窯瓷器,南京博物院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第110頁本品造型優(yōu)美,這種式樣的小杯稱為“鈴鐺杯”或“金鐘杯”,在康熙朝廣為流行。繪畫工致精麗,布局得宜,紅、綠、黃、黑、藍各種彩料俱有運用,山石使用了釘頭皴,融合了康熙五彩各種特色于一身,是難得的小精品。來源:英國杜倫大學東方博物館,原為吉賓金藝術和考古博物館(Gulbenkian Museum of Art and Archaeology)。該博物館收藏了23,500多種中國,埃及,韓國,印度,日本和其他遠東和亞洲文物,是歐洲著名收藏中國物品的博物館之一。標簽:GULBENKIAN MUSEUM DURHAM本品直口,弧腹,圈足,杯內施透明釉,口沿含有“燈草”裝飾。胎體輕薄,釉色純凈瑩潤,外壁滿施霽紅釉,泛深紅色,近足處積釉色略深,釉色濃艷,釉質細膩溫潤。本品小巧可人,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雍正時期的《胤禛行樂圖·圍爐觀書》及《雍親王十二美人圖》中都有此種霽紅釉小杯的出現(xiàn),由此可見雍正皇帝對此類品種的珍視喜愛。參考:Jan Jorg, Christiaan J. A . and van Campen, Chinese Ceramics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Rijksmuseum, Amsterdam :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藏明清陶瓷)圖版175,Philip Wilson, London, 1997此盤體型碩大,直徑長達39.5厘米,傳世三百余年,盤身及彩繪都保存完好,十分難得。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有同類藏品。本品盤心釉上彩繪滿池嬌,盤沿繪畫八駿圖。滿池嬌是元明清瓷器上的常見紋飾。至于八駿圖則流行于康熙雍正時期,明顯受到了當時宮廷畫師郎世寧、艾啟蒙等繪制百駿、八駿圖的影響,當時五彩八駿圖經(jīng)常以柳蔭作為場景,即與郎世寧創(chuàng)作《八駿圖卷》的構圖吻合。此外,八駿亦時常以不同姿態(tài)作為瓷器的裝飾,此盤即是一例。瓷器八駿圖傳世不鮮,但很少能將馬匹的英姿神態(tài)繪畫傳神,此盤的八駿圖可謂是其中佳作。盤沿的八匹駿馬,姿態(tài)各異,或臥或立,有的回首顧盼,有的昂天嘶鳴,或是肆意騰躍,逼真?zhèn)魃瘢蜩蛉缟?/span>而八駿又分別以紅、黑、赭、黃、紫等彩料繪畫,運用了分水、點染等畫法來體現(xiàn)駿馬紋理和健拔體態(tài)。特別是填涂黃彩的駿馬,彩料瑩潤如脂,正好體現(xiàn)了駿馬身上豐滿的肌肉。標簽:Christie's Hong Kong May 2005 lot 1494此盤造型為康熙雍正時期常見的敞口形式,青花發(fā)色柔和淡雅。盤心布景疏朗有致,構圖優(yōu)美,野趣橫生,菊花花瓣采用分水技法,陰陽分明,一只草蟲俯臥狗尾草上,觸須、翅膀、后肢,無不窮形畢現(xiàn)。此盤畫片細節(jié)豐富,藝術感強。本品唇口,豐肩,鼓腹,至脛部漸收。造型規(guī)整周正,胎體堅密,釉面光潤瑩亮。器身以青花淡描高士山水圖,青分五色,濃淡有致,層次分明,極具文人意蘊。用筆有疏有密,景物一派蕭靜。遠山環(huán)繞近水,樹木掩映樓閣,高士臨江對坐,一派閑逸悠然之景。高士攜琴訪友形象則生動別致,饒有意趣,其山水畫意不輸?shù)で啵瑢崬橐患豢啥嗟玫目滴跚嗷ù善骶贰?/span>來源:佳士得1980年12月5日編號712(Christie's East, 5 December 1980, lot 712)標簽:佳士得2018年3月22日編號758(CHRISTIE'S 22-MAR-18 Sale 15449 Lot 758)棒槌瓶是康熙時期創(chuàng)制的瓷器式樣,到了雍正時期發(fā)展出更線條更為柔美纖細的瓶型,稱為軟棒槌瓶。軟棒槌瓶造型一反傳統(tǒng)棒槌瓶的挺拔,口外侈,束頸,溜肩,直筒形腹,腹下略收,足尖圓滑。本品即是雍正時期典型的軟棒槌瓶形制,而且胎質堅白細膩,釉水肥厚,可親可愛。本品瓶身所繪為太白醉酒圖,描寫李白醉酒于御宴之上,一童子攙扶侍候,一宮女提燈引路的情節(jié),李白朝冠官服,表情活脫若生,眉宇間流露出不屑權貴的高傲之氣。圖案所用彩料,明艷欲滴,胭脂紅彩、黃彩與藍綠彩交替運用,或平涂,或渲染,光照之下,帶玻璃質感,有若七彩寶石,彩光流溢,十分悅目。值得注意是胭脂紅彩的運用,如宮女裙子上則使用了玻璃白渲染褶皺,而李白衣袖上的胭脂紅則運用了平涂方式,從中可以窺探到雍正年間釉上彩瓷從琺瑯彩到粉彩轉變的過程。至于人物臉上,還有一層淡淡礬紅渲染的輪廓,極具匠心。整體構圖在人物之外,略以小花及山石蕉葉點綴,別無贅筆,大片留白,是雍正粉彩的精品。青花題識:“偶書/小亭閑可坐/石泉”,“再墨/不必問誰家/伴山”瓶貫耳,身起六棱,造型來自雍正官窯。題詩出自王陽明《山中示諸生五首其四》。1.美國密蘇里州圣路易斯Robert Hauck先生舊藏。(Acquired from the estate of Robert Hauck (1959-2021), St. Louis, Missouri.)唐蕊君著《玫茵堂藏瓷》第四集下冊,1785號清乾隆白釉螃蟹蓮葉紋洗'此為乾隆時期景德鎮(zhèn)仿定窯白釉品種,釉色乳白瑩潤,胎體輕薄,荷葉造型優(yōu)美,線條流暢,栩栩如生。傳世至今,保存完好,殊為難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