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過來人,我對我大學的生活有些悔恨,我不希望學弟學妹們也像我一樣。讀研之后,發現自己想做的事情太多,但是苦于沒有時間,所以一些事情不得不放棄。
一,大學時代一定要多讀書
大學本科四年,專科三年;研究生學碩三年,專碩兩年,當然,像醫學類的學生我在這里不做說明。比較下來,時間越來越短,但是情況比這還要糟糕,因為學習的知識卻越來越深奧,遇到的人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會越優秀。如果你什么也不懂,在上課的時候,別人侃侃而談,而你只能在旁邊像聽天書一樣,這時你會后悔莫及,為什么當初不好好多讀些書,能在別人面前吹一吹也好,也不會顯得你很無知。
其實小的時候,老師就一直說,在學校的時候多學習,多讀書,我們不以為然,以為我們還有大把的時間,一切都還來得及,凡事差不多就行。但是當你到了懂得的道理,一切都晚了。所以老師總是把自己年輕時沒有做的事情交給學生,讓他們去完成自己未竟的事業。
至于讀書的種類,我想說,讀任何書都行。無論讀什么書,都會讓你有所收獲。在我眼中,讀書有兩種分類,一是專業書,一是課外書。專業書比較難讀,一是因為和自己所學內容比較接近,不愿意讀,就像是自己家附近的旅游景點都沒去過,卻偏要去很遠的地方旅游,一個性質。但是即使這樣,也要認真讀專業書,這對你以后的人生會有很大的改變。如果你要考研,那么你前期的積累,會讓你省去很多麻煩,如果你讀過謀一本書,恰恰考研學校要求看這本書,那么你就會省去力氣,即使以前你忘了,再讀一遍的印象會更深刻。如果你不考研,在工作單位別人問你學的什么專業,你的專業都學了什么,這時候你會發現自己什么都不記得,相信我,你只會記得專業的名字,別的好像自己從未經歷過。如果你恰好多讀了一本書,那么結果就會不一樣了。
課外書也要多讀,尤其是那些經典名著,讀過才知道為什么那些書是經典,因為你經歷過的事情在經典中已經存在了。你的人生中遇到的問題其實早在幾十年前甚至幾百年前就已經在別人身上發生過。
在此我勸你少讀一些青春類暢銷書,就是那些根據自己經歷所寫的感想類的書。
讀書的場所,最好是圖書館。圖書館可以帶給你寧靜和暴躁。看著周圍那么多的書,會讓你覺得自己的渺小,這樣會帶給你奮斗的動力,圖書館沙沙的翻書聲會讓你沉下心來。看著別人在努力,會讓你燥起來,這樣就會帶給你學習的希望。
一天讀書的時間,有一天我看到一個名人說他以前每年閱讀六個小時,后來因為錄節目,縮減到每天四個小時。其實越是厲害的人越珍惜時間來讀書,你自己想讀多久你自己定。
我將讀書放在第一位,因為太重要了。
如果你沒有時間,看到這就行了。
二、一定要考證
駕駛證、教師資格證、計算機二級證。我認為這三個證是最好考,性價比最高的證,是最普遍學生最容易考的證書。
三、培養自己的興趣
你會發現,越長大朋友越少。高中以前,一個班級好幾十人,每天生活在一起。大學生如果不參加社團,就只能認識自己宿舍和臨近宿舍的學生,班級里的同學毫無交情,這毫不夸張。到了研究生,自己的大學同學基本漸漸失去聯系,自己所熟悉的只有自己的導師和宿舍的人,但是研究生的宿舍一般會比大學人少。
那么你自能培養自己的興趣,結實更多的人,比如打打球,健健身。
甚至打打游戲,但是不能沉迷游戲
四、如果你堅持看到這了,如果上面三點你都不認同,我最后提示你,如果你大學什么都不干,養成一個健康的身體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