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城區東北方向的徐州北站
是亞洲第二大鐵路編組站
也是徐州作為交通樞紐城市的驕傲
而另一方面,這個龐然大物
也阻斷了城區東北板塊的橫向交通
二環北路、響山路等道路
已成為全市著名的“堵點”
↑響山路白云立交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金馬大橋”的設想應運而生
就在今天
“金馬大橋”曝出最新消息:
金馬大橋工程已列入徐州市2019年度城建重點工程前期調研項目計劃,徐州市公共資源建設工程交易平臺發布了 該項目工程 公開招標信息。
根據招標公告,金馬大橋工程位于鼓樓區,西起殷莊路,與煤港路、荊馬河、徐州北編組站立體交叉,東至三環東路,全長約2.6km,中間跨越(或下穿)徐州北鐵路編組站,編組站東西方向寬430~590m。規劃紅線寬40m,設計車速60km/h,城市主干路。
跨越鐵路
徐州主城區交通的關鍵難題
徐州是一座與鐵路交纏共生的城市。從100多年前的隴海鐵路開始,徐州就成為中國最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而縱穿主城區的京滬鐵路,也成為徐州近年來交通布局中的重要影響元素。
2008年,歷時三年建設通車的和平大橋成為徐州市內第一座高架立交橋,也是當時國內跨鐵路線路最多的大橋;
2017年,金山東路東延一期項目跨鐵路立交橋建成通車,大大緩解了三環南路、迎賓大道及解放南路等道路的交通壓力;
2017年,黃河路貫通項目跨鐵路段開工,該項目建成通車后,將大幅帶動南區發展,并緩解三環南路交通壓力。
以上三座大橋,被徐州市民們親切地稱為“和平大橋、二橋、三橋”,那么規劃中的金馬大橋,會不會稱為拉動北區發展的“和平四橋”呢?
傳說中,
金馬大橋長這樣
2017年初,徐州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公布了一份金馬大橋設計 方案。根據設計,大橋全長2.6公里,上跨越鐵路編組站,為雙向六車道城市主干道。
徐州北區
正在集聚騰飛要素
相信金馬大橋項目的推進,將為徐州北區的發展注入新的動能。而除了金馬大橋之外,北區正在建設或規劃中的很多利好。
地鐵3號線建設:在建的徐州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輻射北區,而3號線二期工程將聯系下淀片區與金山橋片區,讓產業與居住之間的互動更加和諧。
↑下淀片區改造設想效果圖
下淀片區綜合改造:早在2016年,下淀片區就被列入“鼓樓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國家試點,全省獨此一家。2018年,下淀片區整體改造一期項目啟動,并爭取3-5年內打造成一個高度開放、產業融合、配套齊全、生態宜居的城市次中心。
徐州國際陸港建設:無論是鐵路編組站、銅山貨場還是運河大港,都位于徐州北區,在打造徐州國際陸港的進程中,北區無疑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作為“ 前期調研項目”
金馬大橋目前還在意向階段
但這個利好項目
值得我們期待
希望它盡快變成現實!
文章來源:無線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