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技術、質量管理制度(3).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規定
文化體現,管理理念,工作準則
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規定
根據衛健委《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及《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取消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審批有關工作的通知》,參考外院制度,結合醫院實際情況,修訂本制度。
一、 本規定所稱醫療技術,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以診斷和治療疾病為目的,對疾病作出判斷和消除疾病、緩解病情、減輕痛苦、改善功能、延長生命、幫助患者恢復健康而釆取的診斷、治療措施。
二、 醫務人員開展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應當遵守本制度。
三、 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應當遵循科學、安全、規范、有效、經濟、符合倫理的原則。
三、 醫院對醫療技術實行分類、分級管理,醫療技術根據安全性、有效性確切程度分為三類:第一類醫療技術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確切,醫療機構通過常規管理在臨床應用中能確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術。第二類醫療技術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確切,涉及一定倫理問題或者風險較高,由重慶市衛生計生委制定目錄并嚴格進行控制管理的醫療技術。第三類醫療技術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目錄由國家衛計委制定,需要按照國家衛計委要求進行嚴格控制管理的醫療技術:
(一) 安全性、有效性確切,但是技術難度大、風險高,對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和人員技術水平有較高要求,需要限定條件的醫療技術。
(二) 存在重大倫理風險或使用稀缺資源,需要嚴格管理的醫療技術。
(三) 未在上述名單內的《首批允許臨床應用的第三類醫療技術目錄》其他在列技術,按照臨床研究的相關規定執行。
四、 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實行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與科室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兩級管理。醫務科負責監督各種醫療技術相關規章制度的落實。
五、 嚴禁各科室在臨床應用安全性、有效性存在重大問題的醫療技術,或者存在重大倫理問題,或者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明令禁止臨床應用的醫療技術,以及臨床淘汰的醫療技術。
六、 醫院依法對第一類醫療技術的臨床應用能力進行審核。第二類、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前需通過醫務科向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在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備案后方可實施。
七、 在上級衛生行政部門或本院對相應類別醫療技術臨床應用能力審核通過的基礎上, 由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組織對手術、介入、麻醉等高風險技術項目操作人員進行資格的許可授權、考評復評及再評估的動態管理。
八、 醫療技術臨床應用過程中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經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討論后,醫院下達中止此項技術開展的指令,有關科室必須服從,不得違反:
(一)該項醫療技術被國家衛計委廢除或者禁止使用;
(二)從事該項醫療技術主要專業技術人員或者關鍵設備、設施及其他輔助條件發生變化,不能正常臨床應用;
(三)發生與該項醫療技術直接相關的嚴重不良后果;
(四)該項醫療技術存在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隱患;
(五)該項醫療技術存在倫理缺陷;
(六)該項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效果不確切:
(七)重慶市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九、醫務人員在醫療技術臨床應用過程中有違反《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等法律、法規行為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 處罰。
十、臨床科研項目中使用醫療技術的,也須按照本制度要求嚴格管理。
十一、本制度自發文之日起執行。
附件:醫療技術審批流程圖
醫療技術審批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