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對于老北京人來說
絕對是一年365天里最重要的一頓飯!
老講兒里年夜飯一般從掌燈時分(晚上6點左右)開始
一直持續到午夜……
舌尖上的年夜飯
GOOD LUCKY 2018
每年一到這一天
看著春晚吃著菜,聽著鞭炮聊著天
早已成為了北京人的約定俗成~
有人曾經大言不慚的問
“北京人的年夜飯是不是只有一只烤鴨?”
對此小編真的只想呵呵
并扔給對方一份我們“家”昨晚的年夜飯菜單!!
清宮御膳房里千百年前的宮廷菜,姆們有
大雜院兒里流傳多年的胡同兒菜,姆們也有……
其實,不管是尊貴大氣,還是市井家常
這都是我們記憶里的北京味兒~~~
就像《舌尖3》導演在接受訪問時曾說過的一樣
“美食與美食背后的故事
它不僅喚起我們的腸道記憶,更能叫醒我們的心靈回憶”
而昨晚的這頓年夜飯
我們吃到了舌尖上的北京味兒!!
既然是一年只有一回的重要飯局
年夜飯上當然得吃點兒不一樣的~
今年的年夜飯聚餐
我們“家”的餐桌上多了點兒皇家喜慶韻味兒!
坐在仿清木椅上
品嘗著鑲黃瓷盤中的秘制佳肴
還有各種年味兒十足,帶有吉祥寓意的兔兒爺~
這個年
真的有一種穿越回紫禁城的感覺……
這個世界總有一種味道讓我們享受著盛宴的驚喜
他古老的故事讓我們連連稱奇
他內里的美味讓我們流連忘返
這道“皇壇子”就是這樣一種味道……
雖然貌似尋常,但這道“皇壇子”里的講究
可是歷經了200多年的歷史和傳承的!
大廚沿襲過去皇家的古法烹飪
由始至終帶著誠意的煨制
以魚唇、鹿筋、竹蓀以及老母雞為主要原料
經過12個小時以上的文火煨燉
將所有食材的精華
都熬制濃縮到這一碗小小的壇子之中~
喝到嘴里,細滑柔軟又不失濃郁醇香
在這頓年夜飯里
我們享受到了百年前感動皇室的味道……
小的時候讀紅樓夢、看清裝劇
印象最深的就是人們對鹿肉的癡迷~
據說,康熙爺就是鹿肉的最大追隨者之一
每每在宮中舉辦宴席,鹿肉必在其中!
平常日子口兒,雞鴨魚肉都有些吃膩了
今年的這場“宮廷風”的年夜飯
當然要把這一珍貴的野味兒搬上餐桌!!
這道“宅門烤饃鹿肉碎”
特意對鹿肉進行了腌制處理
不僅更入味,鹿肉吃起來也更加的細膩
將咸鮮的鹿肉碎夾進老北京傳統的芝麻燒餅里
宮廷菜的傳承與創新,都在這一口里了~
老北京人家家戶戶吃年夜飯,都有自己的講究
而我們家最少不了的,就是一盤紅紅火火的大蝦!
這道分量十足“秘制酥皮蝦”絕不能少~~
蝦的個頭很大,看上去就讓人食欲大開
大廚把每一只蝦都做了開背處理
這樣不但能把蝦線處理得很干凈
而且還能讓里面的蝦肉更容易入味~
最棒的是芡汁勾得恰到好處
酸甜適中的醬汁緊緊包裹在每一只蝦上
回味中還透出一絲果香……
老北京人愛吃羊也會吃羊
尤其是羊肉具有溫補作用,最宜在冬天食用
三十兒晚上的年夜飯
怎么能不來上一盤子橫貨呢?!
這道“酥羊腩”,羊肉的選擇很是考究
質地要嫩,羊膻味兒要輕
腰窩兒部分的肉最好~
做法更是傳承了老時候的講究
吊湯、煮肉、炸肉……一步都不能少
外皮要酥脆,掛漿又不能太厚,搶了肉的地位
這樣做出來的羊腩,吃起來才外焦里嫩、酥香肥美
吃的時候一定要蘸上點兒孜然和辣椒面兒
將羊肉的鮮香完全帶了出來!!
皇城根兒下長大的孩子
品得了皇家的氣韻,也吃得了胡同里的市井
雖說年夜飯講究的就是大魚大肉
但姆們吃得最順口兒的
還是媽媽做的家常味兒……
老一輩兒北京人對于帶魚總有些特殊的情節
在那個物質相對貧乏的年代
最好的帶魚5毛8一斤
只有過節的時候才能買來解解饞……
所以就算現在生活條件變得多好
紅燒帶魚這道菜
還是會在每年春節固定出現在年夜飯的餐桌!
這道“重料燒帶魚”竟然有種媽媽做的味道
魚肉是誘人的棗紅色,吃起來細嫩、咸甜口兒
是老北京人最愛的醬香濃郁的滋味……
每年的年夜飯
最少不了的就是臘八兒那天腌的臘八兒蒜
除了就餃子吃
這道“臘八蒜肥腸”也有著濃濃的北京年味兒!
這道菜里用的臘八蒜看著簡單,可是有講兒的
必須得用紫皮蒜來泡,這樣泡出來的蒜才脆香
將蒜瓣去皮,裝入小壇,浸入醋封嚴,至除夕啟封
那蒜瓣湛青翠綠,辣味兒去掉了很多
而醋的味道中也平添了些許蒜香
蒜辣醋酸融在一起,香味兒撲鼻而來
用它來燒制肥腸
腸兒香、蒜脆,才地道!!
北京人老話說得好“白菜豆腐保平安”
所以每年春節的年夜飯
不管多少橫貨硬貨,一盤豆腐總是必不可少!
一來是圖個好寓意好彩頭、二來也可以清清口解解膩~
這道豆腐和我們常吃的鹵水豆腐、嫩豆腐都不一樣
是拿雞蛋自己制作的
吃起來外酥里嫩,蛋香濃郁
豆腐下面還有些許的青菜碎
既增添了口感,也讓豆腐吃起來多了點兒清香味兒!
說到老北京人年夜飯上的下酒小涼菜兒
就不得不提到口感爽滑、勁道兒肉皮凍了~
不過既然是最重要的年夜飯
當然要來點不一樣的京味兒
這道蹄凍,可以說是肉皮凍的改良升級版
不是用常見的豬皮來制作
而是別具匠心的用脫骨的豬蹄兒來熬制皮凍兒!
小時候每到三十兒前一天,媽媽總會花上大半天的時間
熬上一鍋濃稠到要化掉的肉皮
然后放到窗戶外頭凍上一宿凝固~
所以,最好的蹄凍,就是不加任何的添加劑
純粹用豬蹄熬出來的膠質使其凝固
而這道菜就是嚴格按照老輩兒家常的做法
用時間和耐心熬制和等待而成
絕對是當晚二鍋頭的美妙伴侶之一!!
一晚熱乎乎的象征著“長壽”的炸醬面
絕對是年夜飯必不可少的美味之一!!
炸醬面的靈魂就在于那一碗醬
老北京人稱為“小碗干炸”
醬的選料相當有講究
3份六必居稀黃醬配6份六必居干黃醬
這才地道!!
年夜飯的最后一道壓軸美味
怎么少得了小孩子和姑涼們最愛的點心!?
都說眾口難調,但這盤象征
'福、祿、壽、喜、富、貴、吉、祥'的京八件兒
絕對讓年夜飯的所有人都滿意~
沿襲舊時御膳房的做法,純手工制作
尤其是這個白皮點心
要做到兩次和面,層面層酥
餡料則是由白糖、子仁、桂花、玫瑰炒制而成
色澤潔白、口感酥松綿軟、口味純正
回味還帶有蜂蜜的清甜芳香~
馬上要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3》在先導片里也提到:
也許真正好吃的不一定來自于食物本身
或許是食物帶來的記憶
或許是和你一起吃飯的人
也或許你享用食物的那些美好時刻~~
就在大家三十晚上都在曬年夜飯的時候
小編po出盆友圈后
討論最多的,竟是堪比大片的年夜飯照片!!
▼
其實,今年的年夜飯不是用神馬單反拍的
而是用華為Mate 10 Pro拍攝噠!!
完完全全原片無加工~~
左下角有水印,有真相
就算是小白,也能變成攝影大師啦!!
Mate 10 Pro的秘密武器就是實現了
AI慧眼識物功能
拍攝過程中,實時分析拍攝場景
針對不同的場景進行自動調校和參數設置~~
藍天、綠植、舞臺、食物、夜景、人像……
總共13種場景
Mate 10系列都能迅速、準確識別!!
不過,對于吃貨來說
最愛的還是美食拍照模式啦~~
用Mate 10系列拍出來的美食圖片
色彩更艷麗、看著更有食欲!!
當Mate 10系列的人工智能
自動識別到你在拍攝美食時~
就能針對當下的美食場景做出成像上的優化
是不是有一種帶著“跟拍攝影師”拍大片的趕腳?!
偷偷要來了盆友某果8拍出來的菜品圖
同樣的光線、菜品、環境
也都是原片未修圖狀態
怎么樣,是不是完勝!!??
除了可以自動識別出美食場景
并對其進行優化以外
其他場景的識別能力也是棒棒噠!
路上看到了裝點街道用的桃花~
用Mate 10系列
可以智能識別花朵場景并優化拍攝效果
顏色鮮艷明亮了不少!!
還有過節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綠植系列
長勢茂盛的綠蘿、清新淡雅的水仙花……
Mate 10系列都能幫你輕松識別并優化
北京人的春節,家家戶戶都要養上一盆水仙
除了新年圖個吉利討個好彩頭
還為肅殺的冬天增添了些靚麗的顏色!
用Mate 10系列的綠植場景模式
就能將水仙花的色彩拍的更加鮮活明艷啦~
結束了三十兒晚上的這頓年夜飯
在回家的路上,北京的街頭燈火通明
用Mate 10系列拍下這濃濃的年味兒
貼心的AI拍照能識別夜景場景功能
幫我更好地拍下了京城的璀璨華燈~~
最好的年夜飯
就是有美食、有家人、有朋友、有愛
還有Mate 10系列拍下的大片作為留念……
新的一年
繼續用華為Mate 10系列
記錄下每一個溫暖的時刻吧!!
永遠
只有填飽肚子,人生才不會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