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扮演的蘇乞兒
1928年3月24日南京國術研究館成立,國術館館長是原來馮玉祥西北軍的二號人物張之江。
為什么張之江好好的西北軍二號人物不當,要來做國術館館長?
主要是當時馮玉祥經過短暫的“下野”,重新回國執掌西北軍;張之江在馮玉祥“下野”時曾經暫代馮玉祥執掌西北軍,馮玉祥回來后,張之江自覺尷尬,于是選擇退出西北軍,到南京擔任軍事委員會委員的閑職。
張之江到了南京后閑不住,于是攛掇著戴季陶、吳稚暉,一塊去找蔣介石要經費,結果蔣介石還真批了一些經費給張之江,這下子南京國術館算成了一個“半官方”組織。
張之江搞的這個南京國術館,排面弄得還是挺大,理事長是馮玉祥,他是館長,副館長是下野直系軍閥李景林。
不過有意思的是馮玉祥雖然成了南京國術館理事長,但是說起南京國術館卻一臉不屑,認為是張之江“退休”沒事做,找了一群“武林高手”陪他過家家。
也不知道為什么馮玉祥將軍如此看不上傳統武術。
張之江
張之江當了南京國術館館長后,就廣泛邀請各路傳武高手加盟,因為孫祿堂名氣很大,于是南京國術館決定聘請孫祿堂擔任南京國術館的教務主任兼武當門門長。
孫祿堂接到邀請后也欣然同意,于是在1928年4月下旬從北京乘火車先去天津,再從天津坐船到了上海,最后從上海到了南京。
結果沒想到孫祿堂在南京國術館只待了不到五天,就決定婉拒南京國術館的教務主任兼武當門門長的聘請,從南京又輾轉到了江蘇鎮江,擔任了江蘇國術館教務長。
為什么孫祿堂只在南京國術館待了不到5天時間就離開了呢?
根據孫祿堂之女孫劍云的說法,是因為孫祿堂與張之江理念不合導致的:
先父從上海到南京不久,李烈鈞、張之江、鈕永建、李景林等設宴歡迎先父,席間張之江講:“都知道老先生是萬能手,我不敢讓您留下千手萬手,每期留下個百八十手就行了。”先父講:“一年下來能把三手學明白就不錯啦。”張之江問:“哪三手?”先父講:“無極式、三體式和劈拳。”張之江聽先父這么講,就不說話了,露出不滿之色。以后傳出先父保守國術秘密的說法。先父察人甚明,感覺與張之江不容易合作,就提出辭職。張之江多次挽留,請李烈鈞、李景林來做說客,但先父去意已決。后來鈕永建來,說要成立江蘇省國術館,請先父去,鈕永建說:“教什么怎么教都聽您的。”這樣先父就答應去了江蘇省國術館。
所謂的“無極式”、“三體式”、“劈拳”要么是拳架子、要么是套路,根本不能實戰。
而南京國術館因為拿了國民政府的經費,主要是為了培養具有一定格斗能力的低級軍官,而且時間只有一年,孫祿堂的教訓方式是學員第一年只練“無極式、三體式和劈拳”,這怎么可能?
那么,具備一定格斗能力真要練十年八年嗎?
摔跤
當然不用。
一手捧紅孫祿堂的民國著名武俠小說作家平江不肖生,也就是向愷然,后來接受湖南軍閥何健的邀請,去湖南創辦了湖南國術館,結果湖南國術館里只練了六個月拳擊和摔跤的的學員在湖南第二次武術國考里打遍湖南無敵手。
六個月的武齡學生不敢報名,到最后是由教官指派出來的四十名,通過短時間的集訓后,首先明確了交流經驗、增進友誼,雖力爭勝利,但要注重武德。可是學生們心里總認為人家的功夫深,自己學得太少。比賽開始后,看到外地的選手對技術大隊和訓練所的學生比武的結果,學生都是以拳擊和摔跤把對方打翻在地。有的被打得頭破血流,抱頭敗下。可說是沒有一個不打贏的。
有朋友可能會說,是不是湖南傳武圈子水平太低,所以才被只學了六個月拳擊和摔跤的學員打敗了呢?
并不是這樣的。
因為1933年湖南國術館參加全國比賽,獲得了團體第三名的好成績,可見湖南國術館學員實戰能力之高。
事實上,南京國術館也確實以實戰為主,根據資料顯示,南京國術館的術科內容包括八門課程:形意拳、八卦拳、太極拳、翻子拳、戳腳、搏擊(拳擊)、摔跤、長短兵。而且在術科中摔跤所占比例最大。
而且后來實際負責南京國術館術科教學的是朱國福與朱國祿、朱國貞兄弟,這三人都是率先把拳擊和摔跤融入傳武的先驅者,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散打的開山祖師爺。
南京國術館的拳擊架子
也是朱家兄弟率先把拳擊、摔跤引入到南京國術館的。
那么,效果怎么樣呢?
效果是相當好,根據南京國術館學員,后來新中國武術九段、北京體育大學創始人之一,有新中國武術泰斗之稱的張文廣先生考入國術館之前雖然已經學習形意拳、八極拳、太極拳多年,但是在最開始,依然因為不熟悉摔跤,被摔跤老師摔得全身是傷:
到國術館學習初期剛剛接觸拳擊、摔跤、散打、短兵等技擊項目時,不太適應,常常被摔打得渾身是傷。當時練功的情景至今不能忘記。
南京國術館這種追求實戰的教訓風格,孫祿堂完全適應不了,于是他在南京待了不到5天,就匆匆到鎮江,受聘于江蘇國術館。
江蘇國術館的術科教學完全按照孫祿堂的方式來,只開了三門課。
孫祿堂
那么,孫祿堂擔任教務長的江蘇國術館在全國武術國考中的成績怎么樣呢?
四個字——一塌糊涂。
一直到孫祿堂1931年離開江蘇國術館,江蘇國術館學員們的比賽成績都是一塌糊涂。
想一想也正常,南京國術館、湖南國術館都花了大量時間練習拳擊和摔跤,江蘇國術館學員一年只學“無極式、三體式和劈拳”,怎么打得過?
總而言之,孫祿堂先生,關于傳武的書籍是一本接一本,在民國名氣極大,但是為什么還是有很多人不服他呢?第一,他幾乎不實戰,不打擂臺;第二,他教的學生水平也都不行。
江蘇國術館學員比賽成績那么爛,就是明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