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的軒軒在幼兒園里總是“低人一等”,不僅個頭兒趕不上班上同齡的孩子,反應也比大家慢半拍。一到各種傳染病高發季節,軒軒總是第一個中招,小朋友也都不愛跟他玩。
軒軒的媽媽很納悶,孩子檢查過身體,并沒有什么大病,為什么總是長得不好呢?同事提醒她帶孩子去醫院看看是不是孩子消化不好,在經過醫生的仔細詢問和檢查后,總算找到了原因。
原來,軒軒爸爸媽媽上班太忙,孩子的飲食一直是爺爺奶奶照顧,但爺爺奶奶年紀大了,飲食也比較單一。久而久之,軒軒就不太愛吃飯,總是吃一些零食點心,爺爺奶奶見孫子愛吃,也不制止。
長期這樣,軒軒就有了消化不良的癥狀,媽媽也沒有太重視,結果軒軒該長個兒的時候沒長個兒,身體免疫能力也比較差,經常的感冒生病。
今天,我們就請到了兒童消化內科主任張艷玲醫生,為我們講講小孩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消化不良的表現和相關知識。
孩子消化不良拖久了容易生大病
消化不良雖說是嬰幼兒常見病癥,但如果家長不重視,拖著不治,時間過長很有可能會導致嚴重后果。
1、容易導致孩子體虛,常出虛汗
出汗跟消化是有很大關系的,很多寶寶由于長期飲食不當,就會導致排汗系統紊亂,從而經常性出虛汗,導致感冒。
2、睡覺磨牙
磨牙的誘因有很多比如孩子換牙,口腔有炎癥等,其實消化不良也是一個因素。
3、比較容易出現過敏現象
一些寶寶在腸胃不好的時候,之前吃了不過敏的食物,現在吃了反而出現過敏的奇怪現象。
4、影響身體和大腦發育
消化不良導致孩子沒有食欲,易出現偏食現象,進而影響孩子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孩子正處于身體發育和大腦發育最旺盛的時期,這一階段也是決定智力高低的關鍵時期,若消化功能未能及時得到改善,影響營養素的吸收,勢必影響身體和大腦發育,從而遺憾終身。
5、會使孩子身體熱量不足
由于食物很難被消化,就很難產生熱量來維持身體內部的恒溫環境。
6、孩子容易生病,反應遲鈍
孩子長期處于腸胃不良的狀態會導致身體虛弱、營養物質跟不上機體的需求,孩子會很容易感冒、注意力不集中。
到底哪些原因會引起孩子消化不良呢?
1、飲食不當
飲食過快,還沒有咀嚼到位就下咽。進食過快會導致咀嚼不充分,給消化系統造成障礙。
進食過量。吃得太多,超過消化系統負擔的范圍,容易造成大量食物滯留。
飲食不規律。經常暴飲暴食對腸胃危害是很大的,如不按時吃飯,經常吃夜宵等。
過于偏愛甜食、辛辣、啤酒、油炸、生硬等刺激性食物。
吃飯的同時喝了過量的湯水,這些湯水對胃里的液體進行了稀釋,不利于食物消化。
吃了被污染過的食物容易引起胃部疾病,從而不利于人體對食物的吸收。
吃的食物太雜。有些食物是不能同時吃的,如若誤食會引起一系列的不適,嚴重可致中毒。
2、疾病原因
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腸胃疾病,如一些常見的小兒腹瀉等。
肝膽疾病,特別是小一些的孩子,家長一定要重視,盡早去醫院排查診斷。
器質性疾病,有些小孩子可能會存在消化等系統的器官發育不良的問題,也需要家長盡早到醫院進行排查診斷。
3、其他因素
體內溫度變化,影響了體內某些酶的正常工作。
晚上睡覺被子沒蓋好等原因導致寶寶肚子受涼。
對于抗生素沒有節制的使用。
寶寶心理、情緒變化。
八大征兆,表示孩子可能消化不良
只要孩子不舒服,都是會有異常表現的,特別是孩子們消化不良的話,癥狀比較明顯的。媽媽們可以發現孩子們不想吃東西,同時還會吐奶的。那么,具體孩子消化不良的癥狀有哪些呢?
征兆一:小寶寶表現溢奶,稍大的孩子常有嘔吐。一般不嚴重,嘔吐物有酸味。
征兆二:食欲減退、腹脹、有腸鳴音。甚至不用聽診器也可聽到肚子的“咕嚕”叫聲。
征兆三:口臭。孩子鼻梁兩側發青,舌苔白且厚,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征兆四:大便惡臭。伴隨少許不消化食物殘渣時,雖未稀泄,已有傷食泄的先兆。
征兆五:拒食。寶寶不愿吃奶,或吃奶明顯減少。當小兒偶然有一頓食欲減退、拒食或食不香甜,不能算是消化不良。
征兆六:腹瀉、嘔吐時常伴有腹痛。小嬰兒表現為哭鬧不安,大孩子則會訴說腹痛。腹痛不劇烈者,可自行緩解。
征兆七:便秘。孩子排便困難,大便干硬;或者排便時間間隔過長,大便稀溏。
征兆八:夜臥不寧。煩躁、手心熱、踢被子,剛入睡時頭汗多,多為飲食過多,積滯腸胃而導致的,也是我們常說的“胃不和則夜不安”。
如果發現孩子消化不良,這些辦法也許能幫到你
1、調整飲食習慣,合理搭配輔食
父母根據自己孩子的年齡為孩子選取合適的易于消化的并且孩子愿意接受的食物,并且一定要養成規律飲食的好習慣。在提供輔食時要注意搭配的合理性,避免營養單一不利于發育。對于孩子以前不曾接觸過的新食物要要慢慢增加,直到孩子完全能接受。
2、給孩子做做中醫推拿
在孩子腹部,以肚臍為圓心用手輕輕的揉圈,順時針能通便;逆時針能止瀉。
3、盡量補充液體
消化不良的寶寶會出現嘔吐、拉稀現象,這些過程會帶走體內大量水分,如不及時補充,怕會引起其他健康問題,媽媽們可以給寶寶喝些淡鹽水。
4、采用食療法緩解癥狀
3歲以上的孩子
喝酸牛奶。酸牛奶還有豐富的益生菌,能夠很好地幫助消化,適量的酸牛奶對促進腸胃吸收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喝焦米湯。將研磨之后的米粒放在鍋里翻炒,跟適量的水和糖混在一起煮沸到稀糊狀。對于癥狀很嚴重的寶寶而言效果好。
3歲以下的孩子
吃蘋果泥。蘋果既能止瀉,又能通便。其中含有的鞣酸、有機堿等物質具有收斂作用,所含果膠可吸收毒素。對單純性的輕度腹瀉,單吃蘋果泥可止瀉。蘋果中含纖維素可刺激腸蠕動,加速排便,又有通便作用。
吃胡蘿卜泥。胡蘿卜泥里面也含有果膠,能對消化道里因殘存的食物而滋生的有害細菌和毒素進行清理,從而起到一定的止瀉作用。
更多內容,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