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華氏中藏經》
【適宜】
常用于腎炎水腫、心源性水腫、妊娠水腫等屬脾虛濕盛者。
【組成】
生姜皮、桑白皮、陳橘皮、大腹皮、茯苓皮
【功用】
利水消腫,理氣健脾。
【主治】
皮水。一身悉腫,肢體沉重,心腹脹滿,上氣喘急,小便不利,以及妊娠水腫等,苔白膩,脈緩。
【方解】
皮水乃由脾虛濕盛,水溢肌膚所致。濕邪最易阻礙氣機,故其證除一身悉腫外,見有心腹脹滿,甚則氣逆喘急二治宜利水消腫,理氣健脾之法。
方中以茯苓皮為君,取其甘淡滲利,行水消腫。臣以大腹皮下氣行水,消脹除滿;陳橘皮理氣和胃,醒脾化濕。佐以桑白皮肅降肺氣,以通調水道而利水消腫;生姜皮和脾降肺,行水消腫而除脹滿。五藥相合,共奏利水消腫,理氣健脾之效。五藥皆用其皮,則善行皮間之水氣,故專治皮水。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所載五皮散,較本方多五加皮、地骨皮,少桑白皮、陳皮。主治基本相同,唯行氣之力較弱。
《麻科活人全書》所載五皮飲,較本方多五加皮,少桑白皮。主治亦大致相同,但五加皮性較溫,能通經絡而祛風濕,皮水而身痛者用之為宜。
【運用】
本方為治療皮水的通用方。以一身悉腫,心腹脹滿,小便不利為證治要點。
【歌訣】
五皮散用五般皮,陳茯姜桑大腹奇,或以五加易桑白,脾虛膚脹此方施。
【來源】
《方劑學》 主編:段富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