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重視“治未病”,所謂“治未病”,即是養生。人有五臟,養生,即是養五臟的陰陽平衡。對于每個人來說,五臟有沒有盛衰規律呢?有。從中醫的五運六氣就可以推斷每個人五臟的盛衰。每個人出生時的運氣特點基本上決定了其未來發病的弱勢臟器所在。
一、何為五運六氣
五運六氣,是一門系統的學問,它研究天時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和壽命的影響。按五運六氣理論,人稟天地之氣而生,那么,人的健康與壽命就必然要受天地氣機的影響。
以此為基礎,把天地氣機與人體生理、病理、發病規律及預防方法、用藥規律等等對應起來,形成天地與疾病相統一的整體觀,這即是“天人相應”。“天人相應”也是中醫的核心思維模式之一。
中國古代的歷法稱為農歷,其用干支紀年,天干為十,地支為十二,二者按順序相配,周而復始。由甲子開始,至癸亥,六十年一輪,稱為一甲子。
天干有十,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天干化五運,即甲與己合而化土,乙與庚合而化金,丙與辛合而化水,丁與壬化合而木,戊與癸合而化火。
甲己之歲,土運統之;
乙庚之歲,金運統之;
丙辛之歲,水運統之;
丁壬之歲,木運統之;
戊癸之歲,火運統之。
—《素問·天元紀大論》
十天干有太過有不及,甲丙戊庚壬五陽干為太過,乙丁己辛癸五陰干為不及。
比如,2019年為己亥年,天干為己,己屬陰干,而甲己化土,故年運為土運不及。明年庚子年,庚為陽干,乙庚化金,明年金運太過。
中醫把五臟與五行對應起來。肝對應木;心對應火;脾對應土;肺對應金;腎對應水。
二、五運六氣與弱勢臟腑。
從嬰兒呱呱落地并開口哭的那一瞬間,人的五臟就與天地氣機建立了對應關系,五運六氣生物鐘正式啟動,并由此形成每個人的不同體質。
每個人的體質都會受到父母遺傳、地理環境、后天調理、五運六氣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五運六氣的影響至關重要,因為這決定著每個人五臟的盛衰。
如何用五運六氣來判斷自己的五臟盛衰呢?我們以每個人出生時的年份為依據。不同年份對應著不同天干,不同天干各有太過不及,對應著五臟的盛衰強弱。由此推之。
三、如何計算自己的弱勢臟腑?
每年的天干決定著一年的歲運,也決定著出生于此年的人的體質。
五運六氣有天干,有地支,其中天干所代表的歲運對人體五臟的影響最大。十天干分別代表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氣在天地間運動變化的盛衰規律,對應風、熱、濕、燥、寒等氣候變化對人體臟腑的影響。
正如木桶理論所提示的,木桶能夠裝水的多少,由最短的木板決定。健康與生命也是由最弱的那個臟器所決定的。只要能找出自己最薄弱的那個臟器,一生中重點養護,對于健康與壽命就非常有意義。
陽干表示太過,陰干表示不及。若出生于天干不及之年,那么,本臟最弱,克我的臟器強,我克的臟器強;本臟為虛,余臟為實。
比如,2019年為己年,土運不及之年,本臟脾土為弱臟,克脾土的肝木臟為強臟,腎水被脾土克為次強臟。則此年出生的人易患脾、肝、腎系統病癥。
比如,1971年為辛年,水運不及之年,本臟腎水為弱臟,克腎水的脾土臟為強臟,心火被腎水克為次強臟。則此年出生的人易患腎、脾、心系統病癥。
若出生于天干太過之年,我克的臟器最弱,克我的臟器弱;本臟為實,余臟為虛。
比如,2020年為庚年,金運太過之年,本臟肺金為強臟,肝木被克為最弱臟,克肺的心火臟被反侮,為次弱臟。則此年出生的人易患肺、肝、心系統的病癥。
比如,1968年為戊年,火運太過之年,本臟心火為強臟,肺金被克為最弱臟,克火的腎水臟被反侮,為次弱臟。則此年出生的人易患心、肺、腎系統的病癥。
如此推算,即可判斷一個人五臟的健康狀態。弱臟和強臟都容易發病,特別是弱臟更易患病。養生,平時就要重點養護弱臟和強臟,弱臟與強臟即是弱勢臟器。
綜上所述:我們已經知道了五運六氣的道理,就可依據自己出生年份的天干來推斷弱臟與強臟,然后,就可以制定合適的預防疾病與養生方案。
有人問,為什么不計算地支呢?天干決定著年與年的五行盛衰,而地支則決定著一年之內六個氣的五行盛衰。我們想重點關注弱勢臟器,只從天干去分析基本上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