捭闔第一
“捭闔”是《鬼谷子》全書的開篇。“捭”的意思是開啟,“闔”的意思是閉藏,捭闔具體來講其實是一種談判術,是縱橫家游說活動的根本方法。鬼谷子深知語言在人類社會的重大作用,所以他提出“捭闔之道”,旨在提醒游說者要根據各人的特點采取相應的對策,以此來達到游說的目的。
順應時代發展,成就一番偉業
做事把握關鍵,方可事半功倍
提前測準風向,才好張帆使舵
訓練縝密思維,做事滴水不漏
拒絕因循守舊,避免陷入死局
既要敢于開口,更要措辭得當
掌握進退之道,領悟處世方略
樹立高遠志向,才能走得更遠
參悟協調之道,領會陰陽之理
反應第二
鬼谷子集中講解了反應術,闡述了刺探情報所用到的謀略。鬼谷子認為,要想準確掌握對方的真實意圖,關鍵在于掌握“反”的訣竅。要冷靜地觀察和分析對方,并在此基礎上運用所謂的“釣言之道”,讓對方說出真話,從而掌握主動權,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借助歷史經驗,可以少走彎路
掌握口才藝術,讓你受益一生
學會察言觀色,捕捉更多信息
思維不要僵化,勇于打破常規
巧用攻心計策,讓你無往不利
把握細枝末節,才能避免失敗
先要了解自己,才能看透他人
掌握方圓之道,通曉處世之理
內揵第三
在本篇中,鬼谷子論述了如何處理人際關系的內揵術。因每個人的性情都不一樣,所以游說他人應當先了解其性情,共同處事應當先尋求見解一致。運用“內揵”之法,要求人臣善于揣摩君主的心思,從而維持和諧的上下級關系,并讓自己實現進退自如,不為官場羈絆所困。
只要措辭得體,忠言也能順耳
想要勸諫他人,需既要處亂不驚
既要處亂不驚,又要善于應變
事先做足調查,才能正確決策
只有團結合作,才能上下一心
良禽擇木而棲,智者擇主而侍
抵口第四
本篇是《鬼谷子》最有特色,同時也是最受到正統思想攻擊的一篇。作者不是站在最高統治者的立場來看待并處理社會矛盾,而是站在一種比較公正的立場。他公開宣布稱:國家產生矛盾,能夠挽救就應當協助統治者挽救;如果國家已經腐敗不堪,不可挽救,就推翻它,取而代之新的政權。這種觀點把當時的民本思想推到了極致,接近了民主思想的邊緣
平時注重細節,才能獲得成功
及早發現裂痕,才能消除隱患
與其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
一旦責任來臨,就要義不容辭
適時推陳出新,走在時代前沿
與其鋒芒畢露,不如急流勇退
飛箝第五
飛箝”講的就是說服人的謀略,即使用語言誘使對方說話,然后以褒獎的手段箝住對方,使其無法收回;“鉤箝”是一種說服辭令,以忽同忽異的手法引誘對方說出與自己的內心想法一致的話,如再達不到目的就對對方進行威脅,然后再反復試探,或者先對對方反復試探,然后再摧毀其“防御”。鬼谷子先生認為,游說他人,首先要使對方發言而又控制其發言;并且運用誘導的言辭使對方一吐真情,這樣在無形中就控制了他。
只有知人善任,才能人盡其才
想要留住人才,先要留住人心
想要說服他人,就要學會攻心
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即要積極進取,又要小心謹慎
忤合第六
“忤合”講的就是靈活應變的謀略,鬼谷子先生認為世間的事物沒有永遠高貴的,也沒有永遠居于權威地位的,圣人應該“無所不作”,“無所不聽”。主張“因事為制”,善于“向背”,精于“忤合”。事情往往有正必有反,有順必有逆,有利必有不利,有直便有曲。政治家要善于從曲中見直,從直中見曲,從利中見不利,從不利中見利。
機會一旦來臨,就要牢牢抓住
明確自己立場,不要猶豫不決
讓腳步不停歇,讓舞臺更寬廣
居然選擇遠方,就要接受風雨
力量暫時不足,學會蟄伏隱忍
鬼谷子·揣篇
重視情報收集,少犯低級錯誤
找到敵方弱點,從能一擊命中
學會統籌規劃,方可料敵先機
積攢經驗智慧,成為預言大師
文飾工作要有,但別做太過
鬼谷子·摩篇
只有學會隱忍,才能東山再起
選取誘人魚餌,才能釣到大魚
越是深藏不露,越是不可小覷
學會借力打力,熟練運用技巧
練就口才藝術,培養說服能力
采取心理戰術,不戰屈人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