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巴塘縣經濟社會發展調研報告
巴塘縣經濟社會發展調研報告

作者:tzl63198 提交日期:2007-5-3 23:31:00  
  按照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總體要求,統籌全縣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通過對巴塘縣發展現狀,發展基礎,資源優勢,發展前景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加快巴塘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突破口、階段性工作目標重點和任務,實施途徑和具體對策措施,為縣委、縣政府提供針對性較強,可操作性較強、實用,能夠實施的對策建議,從而加快巴塘經濟社會發展,逐步縮小巴塘與甘孜州東部各縣的差距。
  一、巴塘縣基本情況
  巴塘縣位于甘孜州南部,長江上游金沙中游東岸的川、滇、藏三省(區)結合部,扼川藏交通要沖,國道318線貫穿縣境,為康藏戰略重鎮,距州府康定483公里,距省府成都851公里。巴塘縣幅員面積7844平方公里,轄1鎮18鄉,123個行政村,總人口4.52萬,其中藏族人口占93.37%,農村人口占87.20%。巴塘縣具有豐富的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種值業資源、林業資源、畜禽資源、光熱資源、旅游資源和藥材資源。其中,近期內最具有開發潛力的是水電資源、礦產資源、生態旅游資源、林果特色產業。全縣水能理論蘊藏量為283萬千瓦,可開發量為235萬千瓦;截至2006年底止,僅開發1.05萬千瓦,占理論蘊藏量的0.45%。目前已探明的夏塞銀多金屬礦,銀的金屬資源量為3150噸,鉛鋅金屬資源量達到56萬噸,屬國內的大型銀礦。措普國家森林公園集“險、峻、奇、偉、秀、美”于一體,被譽為“下一個九寨”。巴塘“金核”以色香味俱全,質量最優,位居全省同類產品前列。
  二、巴塘縣“十一五”規劃發展的主要目標。
   “十一五”期間,通過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經濟社會發展上一個新的臺階,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基礎設施得明顯改善,特色農業穩定發展,基本形成具有資源優勢和市場競爭力的優勢礦產業與生產能源產業;生態旅游、民族文化產業和林果業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到2010年,把我縣初步建設成為礦產工業強縣和旅游強縣;到2020年,基本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經濟增長目標:到2011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1億元,遞增12.87%;一、二、三產業的比重調整到15:54:31;城鎮化水平達到20%以上。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219萬元,年增長12.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8億元,年增長14.78%。
  基礎設施目標: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基本實現通鄉通村、鄉村公路連線連網、由通變暢的發展目標。逐步解決農村“六難”,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
  居民生活目標: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穩步提高。到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60元,每年增加150元以上,年均增加9.25%,逐步縮小城鄉差距。
  社會發展目標:“十一五”期間,在實現“兩基”(即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狀年文盲)的基本上,鞏固“兩基”成果,適齡兒童入學率保持在98%以上。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條件明顯改善,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普遍提高,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2‰以內,人均預期壽命達到68歲以上。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達到95%以上。
  生態環境目標:天然林資源得到全面有效管護,實現新增有林地面積9422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15%以上。全面實施草地生態治理和濕地保護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5平方公里,大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Ⅰ組標準,地表水質質量達到國家Ⅰ類水質標準。
  空間布局:根據巴塘自然區劃、行政區劃、交通條件、資源狀況以及經濟發展地域特點等因素,堅持“中心牽動、兩翼聯動”的空間布局,把巴塘縣域劃分為以國道318線和巴得公路(巴塘竹巴龍鄉到得榮茨巫鄉)為軸線,以縣城(夏邛鎮)為中心,中咱鄉和措拉鄉為兩翼支撐點的三個經濟區,即北部旅游工礦經濟區、中部城鎮綜合經濟區、南部農業工礦經濟區。
  1、北部旅游工礦經濟區
  北部旅游工礦經濟區包括措拉鄉、列衣鄉、德達鄉、茶洛鄉、松多鄉、莫多鄉、波戈溪鄉、甲英鄉、亞日貢鄉和波密鄉等10個在地域上相對集中、相互聯系緊密的鄉,幅員面積5131平方公司,占全縣幅員面積的65.4%;人口為16549人,占全縣總人口的37%。本區礦產資源、旅游資源、水電資源、森林資源和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本區以國道318線為主要經濟發展軸,依靠礦產開發、旅游開發和巴楚河水電開發,以措拉鄉與莫多鄉中心帶動整個經濟區的發展。
  2、中部城鎮綜合經濟區
  中部城鎮綜合經濟區包括夏邛鎮、拉哇鄉、黨巴鄉和竹巴龍鄉等1鎮3鄉,幅員面積1265平方公里,占全縣幅員面積的16.1%;人口為16042人,占全縣總人口的35%。本區為縣城所在地,氣候溫和,熱量資源豐富、適合各類作物和低山樹種的生長發育,屬于一年兩熟區,適合農業綜合開發,且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本區依靠夏邛鎮的經濟帶動作用,以國道318線為經濟發展軸線,發展支撐產業,壯大城鎮綜合經濟,帶動整個經濟區的發展。
  3、南部農業工礦經濟區
  南部農業工礦經濟區包括巴塘縣南部中咱鄉、蘇哇龍鄉、昌波鄉、中心絨鄉和地巫鄉等5個鄉,幅員面積1448平方公里,占全縣幅員面積的18.5%;人口為12609人,占全縣總人口的28%。本區地形復雜,土壤貧瘠,干旱嚴重,本區農業開發要堅持“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重點發展干果和南區海椒,礦產以中咱納交系氧化鋅礦開發為主。本區以巴塘縣至得榮縣的縣道為發展軸線,依托中咱鄉鄉鎮發展以工礦業與農牧業貿易為特色的經濟職能。
  三、巴塘縣經濟社會發展現狀,與東部各是相比的差距
  (一) 經濟發展
  巴塘以農牧為主,農牧業類型齊全,林果業發達,屬州重點野生經濟植物采集區域,適宜特色農業綜合開發,縣內旅游資源富集,礦產資源及水能資源開發潛力大。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十五”計劃的推進,近年來,巴塘縣區域經濟取得較快發展,但與甘孜州東部及全省相比,仍屬經濟發展落后地區,而且發展差距仍在拉大,必須進一步加快發展。
  2006年,巴塘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841萬元,比2002年增143.7 %,年均遞增24.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16.6萬元,較2002年遞增150.4%,年均遞增25.8%,第一產業2006年完成 8500萬元,較2002年增36.3 %;年均遞增7.26%,第二產業2006年完成8500萬元,較2002年增36.3 %;工業增加值2006年完成5380萬元,較2002年增長217%;第三產業2006年完成 萬元,較2002年增 %。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由2002年34:29:37調整為21:50:29,產業結構逐步趨于合理。但巴塘縣的GDP只占整個甘孜州的 %。
  截止2006年,巴塘縣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88元,較2002年增52.2%,年均遞增10.5%,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達到1.5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9415萬元,較2002年增34.7%,年均遞增7.7 %。
  
  巴塘縣2006年經濟發展與東部各是比較表
  縣名 地區生產總值(萬元) 農民人均
  純收入(元) 一、二、三產業比值 社會零售
  總額(萬元) 地方財政收入(萬元) 儲蓄存款
  余額(億元)
  巴塘 27841 1388 21:50:29 9415 916.6 1.52億元
  康定
  瀘定
  丹巴
  九龍
  
  
  四、巴塘縣主要資源優勢
  ㈠ 水能資源優勢
  一是金沙江干流自北向南流經巴塘縣176km。現已經規劃修建五座梯級電站,總裝機容量為 萬kw。
  二是金沙江干流、巴楚河、莫曲河、定曲河上。金沙江干流可開發資源量為218萬kw(界河計一半),其它支流資源量相對較大的有巴楚河(36萬kw)、莫曲河(20萬kw)、定曲河(34.8萬 kw,其中,巴塘境內10)萬 kw)。
  巴塘縣河流均流經高山峽谷地區,從河源至河口,落差都在數千米以上,多數河流的比降超過10‰,如巴楚河天然落差3090m,河流比降21‰;莫曲河天然落差2463m,河流比降26‰;定曲河天然落差1125.6m,河流比降7.7‰。巨大的落差使得水力資源極為集中,巴楚河每公里2450kw。
  巴楚河規劃的5級電站總裝機容量36萬kw,僅涉及搬遷人口20人,平均每萬kw不足1人;定曲河規劃的8級電站總裝機容量27.3萬kw,涉及搬遷人口83人,平均每萬kw搬遷3人。
  巴塘縣內規劃的多數河流具備建設“龍頭”水庫的地形、地質條件,如巴楚河規劃的黨恩水庫,調節庫容4870萬m3,能進行年調節。
  ㈡ 礦產資源情況
  巴塘縣境內已探明礦產資源有鐵、錳、銅、鉛、鋅、錫、鎢、金、銀、白云母、水晶、石灰巖、白云巖、砷等礦14種,形成礦產地138處,其中有地熱35處。固體礦產中金屬礦產地79處,其中(超)大型4處、中型規模3處、小型規模6處、礦點和礦化點66處。
  目前已探明的夏塞銀多金屬礦,銀的金屬資源量為3150t、鉛鋅金屬資源量達到56萬t,屬國內的大型銀礦;砂西銀礦經深部勘探工程驗證,銀資源量5679t、鉛110萬t、鋅55萬t,預測銀資源量8000t、鉛鋅250萬t以上;納交西鉛鋅礦的鉛鋅資源量24萬t,屬中型礦山(已形成年采礦石5萬t,年售銷3萬t的規模);措莫隆錫礦的錫金屬資源量為3.6萬t;518錫礦的錫金屬資源量為1418t。
  ㈢、旅游資源
  巴塘縣旅游資源門類齊全,景觀豐富、景點眾多,可滿足旅游者多方面的需要。有冰川、雪山、草原、江河、奇峰、峽谷、溫泉、湖泊、森林,珍稀動植物等大量的自然景觀旅游資源,有文物古跡和源遠流長的宗教文化及風情民俗。各類景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多方面的旅游功能,可為不同層次和不同愛好的旅游者探險、游覽、觀光、娛樂、狩獵、溫泉治療、康復旅游、冰川研究、地熱研究、生物研究等提供多方面的需要。同時旅游資源特點鮮明,個性突出,原始風貌保存完整。自然景觀旅游資源有著“險、峻、奇、偉、秀”五大特色。而巴塘的人文景觀旅游資源則地方民族特色濃郁,宗教文化影響頗深,民間文化、民風民俗古風尚存,質樸典雅、充滿地方特色。
  (四)、農業資源
  1、土地資源
  巴塘縣幅員面積為78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 萬畝,占 %,森林面積 平方公里,占 %。巴塘縣耕地面積總量雖多,但整體土質較差。一是坡地多,坡度大于20°的耕地比重大;二是地塊分散,高低分布不均,海拔最高的地塊在4000米以上,海拔最低的地塊也在2000米;三是土地貧脊,土層薄,礫石多,土壤肥力差,缺磷少氮,有效鉀低。
  2、草地資源。巴塘縣有草場面積 萬畝,生畜存欄20萬只(匹)。
  3、林果特色產業資源。經濟林果種植面積達到6.5萬畝,其中,核桃面積4.06萬畝。
  五、巴塘縣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總體經濟實力較弱
  2006年,巴塘縣地區生產總值為27841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增速比東部各縣(平均值)平均增速高(低) 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速比東部各縣(平均值)平均增速高(低) 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東部各縣(平均值) 平均增速低 個百分點。2006年,巴塘縣人均GDP為5681元,比東部各縣(平均值)平均水平低 元;財政收入,入不敷出,是典型的“補貼財政”,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十分弱小。
  2、經濟結構還需要進一步調整
  一是三次產業結構還需進一步調整。到2006年,巴塘縣的三次產業結構雖由2002年34:29:37調整為21:50:29,但有待于進一步調整。主要是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為主,粗放型特征明顯,技術含量較低,經濟效益不高,支柱和主導產業尚未形成,使經濟發展受到嚴重阻礙。
  二是城鄉結構不合理,城市化水平低。2006年巴塘4.52萬總人口中,農業人口4.13 萬人,非農業人口0.39萬人,城市化水平比全國低27.66個百分點,比全省低17.26個百分點。
  3、發展基礎薄弱
  交通、水利、市政建設、環保、通訊和電網等基礎設施落后,并且已成為制約巴塘發展的“瓶頸”問題。主要公路普遍等級低、踣況差、災害多和覆蓋面低,建設任務十分繁重。
  巴塘處于干熱河谷地帶,地貌類型復雜,高差懸殊,切割強烈,風化類型多樣且作用普遍,屬于典型的生態脆弱地帶。脆弱的生態一旦遭到破壞,將很難得到恢復。
  4、農牧民自我發展能力較低
  2006年農牧民人均收入只有1388元,遠遠低于全國全省水平及內東部各縣,人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貧困人口還有3.02萬人,貧困面大,貧困程度較深,因病因災返貧現象突出。目前貧困人口大多數居住在生態環境較差的土方,居住分散,不易搬遷,扶貧任務十分艱巨。廣大農牧民文化素質偏低、思想觀念落后是改變農村貧困面貌,促進農牧民增收的深層次制約因素。
  5、社會事業發展滯后
  由于自然條件的限制以及投入嚴重不足,巴塘縣的社會事業發展嚴重滯后于經濟 發展,物別是教育、衛生、醫療、文化、公共福利和社會保障等方面尤為突出,嚴重地制約了經濟的發展。教育水平低,“兩基”正處于攻堅階段,巴塘大部分學校老師少,學歷偏低,學校住宿條件差,學生上學困難。基層衛生事業發展緩慢,衛生事業投入不足,農牧民吃藥看病困難的矛盾還比較突出,地方病發病率高。人才稀缺,留不住,引不進,且人才結構不合理,懂經濟會管理的人才更為稀缺乏社會事業發展必須形成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機制,否則將制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六、加快巴塘經濟發展的突破口 。
  根據巴塘經濟發展戰略,“圍繞一個中心,強化一個基礎,瞄準兩大目標,推動兩大進程,壯大五大產業”。即一個中心,就是建設開放的生態經濟型強縣;一個基礎—強化農業這個基礎;兩大目標—提升縣或經濟綜合實力,建設小康和諧新巴塘;三大進程—以糧食為主的單一型農業向多元化復合型農業轉化的進程,由農業大縣向經濟強縣轉變的進程,由生態脆弱縣向綠色生態縣轉變的進程;五大產業—生態農業、生態能源、優劣礦產、生態旅游、民族文化。簡稱“11235”的經濟發展戰略,在“11235”的發展戰略中最具優劣的生態能源(水電開發),其次是生態旅游(措普國家森林公園的開發),再其次是農業資源的開發(林果產業)及礦產資源的開發(夏塞銀礦),作為巴塘經濟發展的突破口,以此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
  1、加快金沙江及金沙江支流的水電開發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
  (1)、金沙江水電開發。金沙江流經我縣175 km,流域面積
  (2)、巴楚河水電開發。
  巴楚河是金沙江上游左岸的一條支流,發源于理塘縣扎金甲博冰山,流經巴塘縣境內147km,天然落差3090余m,流域面積3250km2。巴楚河各梯級電站的開發任務是發電,兼有環境生態用水,根據巴塘縣的地理位置和區位優劣,規劃近期開發在滿足礦山用電后主送云南電網。隨著四川電網向西延伸至康南地區,遠期開發既可送至云南電網也可送至四川電網。根據2004年11月《巴楚河水電規劃報告》規劃巴楚河為5級開發,從上至下依次為黨恩(11.2萬KW)松多(7.2萬KW)、雅哇(3.0萬KW)桃園(8.4萬KW),總裝機容量為36萬KW,年發電量17.56億KW•h。
  (3)、莫曲河水電開發。莫曲河又名仁波河或麥曲,位于巴塘縣南部,發源于沙魯里山西麓,自北向南流經亞日貢鄉,至中咱鄉急轉向西,再經昌波鄉匯入金沙江。莫曲河全長95km,流域面積1510 km2,天然落差2463m,多年平均流量5.8億m3。
  莫曲河各梯級電站的開發任務是發電。根據巴塘縣的地理位置和區位優劣,規劃近期開發在滿足地方用電后主送云南電網。隨著四川電網向西延伸至康南地區,遠期開發既可送至云南電網也可送至四川電網。
  莫曲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2萬KW,技術可開發量20萬KW。根據巴塘縣水電資料,初步規劃莫曲河為3級開發,從上至下依次為亞日貢(6.5萬KW)、中咱(4.5萬KW)昌波(9KW),總裝機容量為20萬KW,年發電量8.51億kW•h。
  (4)定曲河水電開發。定曲河是金沙江上段左岸一級支流,發源于理塘縣沙魯里山主峰格聶山西麓,自北向南流,流經理塘、巴塘、得榮、鄉城,全長226 km,流域面積12213 km2,天然落差1170 m,年徑流量43.5億m3。其中,在巴塘縣境內的理論蘊藏量為10萬KW,技術可開發容量7.5萬KW,年發電量3.75億kW•h。
  實施步驟:2007年至2010年主要開發金沙江及巴楚河流域,為莫曲河,定曲河的開發做準備。2011年至2015年一江三河流域的水電開發全面啟動。
  2、加快生態旅游的開發,促進民族文化事業發展。
  積極發展生態旅游。抓好川滇藏三省區聯合創立中國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區的機遇,依托巴塘高質量的生態、文化旅游資源,以開展融合地域文化的觀光旅游產品為基礎,以高檔次的生態文化專項旅游產品為補充,抓住“一個亮點”(措普溝風景區),打造“旋子之鄉”、“高原江南”兩個品牌,努力把巴塘建設成為川滇藏香格里拉環線中自然生態旅游和康巴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節點和目的地。到2010年,旅游人數達到20萬元,旅游收入達到13324萬元,生態旅游文化業成為巴塘縣域經濟的重要經濟增長點。
  “十一五”期間優先開發措普溝景區和夏邛鎮旅游區,加快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充分發揮縣城在旅游中的帶動作用,在此基礎上,加快其他景區的開發建設。重點是夏邛旅游鎮建設、措普溝景區建設、措拉區旅游支撐點建設、中咱旅游支撐點建設,加快旅游公路和接待設施的建設,提高接待能力。不斷改善旅游的軟環境,提高措普溝知名度,提升旅游服務質量。把旅游開發與經營城市、生態環境建設、農業結構調整有機的結合起來,在居民接待、文化娛樂、餐飲服務、特色旅游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等方面,讓更多的農牧民有參與的機會,增加農牧民收入,逐步實現“旅游富民”的目標。
  促進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充分依托旅游業,按照民族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的原則,不斷推進巴塘縣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新的跨越。以推進巴塘縣文化館、圖書館、文管所等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的建設為重點,以全力打造“巴塘弦子”、“高原江南”品牌為突破口,以開發 “巴塘弦子”、“巴塘藏戲”等民族文化產業為核心,完善文化經營單位體制改革,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和旅游業的需求,重建和維修保護“龍王塘抗戰實力紀念塔”和“三省會館(關帝廟)”以及鸚哥嘴石刻群,在龍王塘建立巴塘藏戲演藝中心廣場,在縣城完成“中國弦子之鄉音樂廣場展演中心”建設。以縣文化館為依托,建立全縣文化藝術人生培訓中心;依托縣文化館,建立2——5個縣級文化站,5個村級文化活動室;對縣影劇院設施、設備進行升級改造;改善農村電影隊設備。
  3、加快發展以核桃為主的林果產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支撐產業。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劣,狠抓核桃富民工程,大力培育林果產業。“堅持三年打基礎、五年見成效、十年立支柱”的林果發展思路和“近期建成5萬畝,遠期建成15萬畝,建成全州最大的核桃生產基地”這一目標,繼續將核桃種植納入為民辦實事的項目,推進核桃產業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傾力打造“金核”品牌,積極引進加工企業,對農副產品進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形成生產、加工、銷售的產業鏈,使家庭收入由單一型經營收入逐步調整為多種經營收入,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達到生態經濟雙贏,從而實現生態經濟強縣的目標。
  4、礦產資源的開發。要實現由農業大縣向經濟強縣的轉變,就必須加快工礦企業的發展。礦產開發必須走開發與保護并重的路子,始終堅持“規劃開發、規范開發”的原則,建立健全礦產資源開采準入制度。2010年前重點開發和沙溪銀礦,到2010年銀礦生產能力14萬噸,年產值7000萬元,沙溪銀礦年生產能力6萬噸,年產值達到3000萬元;積極籌建冶煉廠,初步把巴塘建設成為甘孜州南部的有色金屬加工重地。
  七、巴塘縣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的基本思路。
  1、城鎮基礎建設。
  大力實施城鎮化戰略,加快小城鎮的發展,根據經濟區劃、現狀城鎮發展的特點及未來發展預測等,依據城鎮設置標準,構建巴塘4個等級的城鎮(鄉)體系。城鎮發展實施“中心牽動,兩翼牽動”的戰略,即發展以縣城為中心,以措拉、中咱兩翼的重點小集鎮建設,增強其輻射功能。采取極點式開發,加強城鎮道路、供排水、供電、環境保護和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城鎮功能。認真實施縣城總體規劃,修理好城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舊房撤遷、土地開發、環境保護和基本農田保護等困難和問題。推進縣城區的建設,以發展產業為支撐,加快舊城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縣城的綜合能力。加強對房地產進行開發引導,規范房地產開發市場,促進土地資源轉為土地資本。2010前完成一級城鎮建設任務,在縣城(夏邛鎮)建設金弦子廣場、燈光球場、圍城濱河路、會館路、農貿市場、紅軍山地質災害隱患整治工程。2015年前,建設中咱、措拉二級城鎮及莫多、竹巴龍、中心絨、亞日貢、蘇哇龍等6個鄉的三級城鎮建設。2015年后建設拉哇鄉、黨巴鄉、茶洛鄉、列衣鄉、德達鄉、波戈溪鄉、甲英鄉、昌波鄉、地巫鄉和波密鄉等十個鄉的四級城鎮建設。
  2、交通建設。
  公路建設本著全面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力而行的原則,以國道318線的改造和使用為契機。以加快縣際公路改擴中(建)為突破口,加快通鄉公路和通村公路的建設,盡快改善交通運輸條件,逐步形成以縣城為中心和以G318線、巴得公路為骨架連接縣、鄉和村的交通運輸網絡,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重點加快出縣公路和措普溝旅游公路的建設,到2010年前,國道G318線、巴白公路(白玉縣的絨格村到G318線巴塘段的3200K)、巴得公路、昌羊公路(巴塘縣昌波縣至云南省德欽縣羊拉鄉)、措普生態旅游公路建設,其中水泥路或油路達到80%;2015年前,建設波鄉公路(巴塘縣昌波公路53km處經波密鄉波勉村至鄉城縣定波鄉)茶昌公路(G318線323道班至白玉縣昌臺鄉)等出境道路的建設。同時還要加緊縣境內蘇哇龍-昌波、昌波-中咱、昌波河口-中心絨、中心絨-地巫、中咱至亞日貢、夏邛鎮-措哇、列衣鄉-措拉鄉、措拉鄉-茶洛鄉通鄉公路的建設,通鄉公路的泥石路面達到60%;有條件的村通公路(泥石路面),其中,水泥路面或油路面達到40%;新建夏邛鎮、措拉鄉、中咱鄉、中心絨等四個中心客運站。
  3、安全飲水。
  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努力解決農村飲水困難問題和城鎮飲水安全問題。抓好農村人口安全飲水解困和飲水安全工程,在科學統計、調查、勘察、評估、分析、論證的基礎上,根據目前農村飲水安全分布情況和處的地理位置,結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堅持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建設思路,以小微型相結合,分布實施、集中成片解決。一是在2010前爭取解決11400人的人口飲水及37000頭牲畜的飲水困難的問題;二是解決縣城飲水的質量問題,保護好巴楚河的源頭(小壩村)。使縣城人民的飲用水達到國家1級標準。2015年前,解決措拉、中咱、莫多、竹巴龍、中心絨、亞日貢、蘇哇龍等鄉的飲水質量問題,力爭達到國家1家標準。
  八、需要省州在政策上、項目上、社會事業發展上、基礎設施建設等各方面的支持。
  (1)、巴塘水電開發。需要省州在西部大開發、中央對民族地區扶持、招商引資、國家投資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需要省、州在基礎設施建設、扶貧、移民等項目上的傾斜。
  (2)、生態旅游的開發。需要新農村建設、扶貧移民、生態環境保護、退耕還林、西部大開發、中央對民族地區扶持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需要省州在農業、林業、支農、扶貧等項目上的傾斜。
  (3)、巴塘林果特色產業的開發。需要新農村建設、扶貧移民、生態環境保護、退耕還林、西部大開發、中央對民族地區扶持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需要省州在農業、林業、支農、扶貧等項目上的傾斜。
  (4)、巴塘礦產資源的開發。需要在西部大開發、中央對民族地區扶持、招商引資、生態環境保護、投資環境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巴塘縣發展計劃經濟貿易局
  
  二00七年四月二十三日
  
  一、調研依據:甘發改(2007)86號《關于開展加快南部五縣經濟社會發展調研工作的通知》
  二、參考資料:
  1、《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綱要》
  2、《甘孜州南部得榮、鄉城、稻城、巴塘四縣區域經濟發展規劃》
  3、《甘孜州南部得榮、鄉城、稻城、巴塘四縣水電發展規劃》
  4、《巴塘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
  5、《堅持科學發展 構建和諧社會 傾力打造充滿活力富有魅力的小康和諧巴塘》(楊學康書記在中國共產黨巴塘縣第十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6、《政府工作報告》(縣長公糾在巴塘縣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報告)
  7、《巴塘縣人民政府2006年工作總結》
  8、建議:因此報告涉及到巴塘今后的發展和項目資金的爭取。一是交水電局楊利文、工交局何忠認真修改。二是修改完畢后,由發改局召開一個有農牧局、水電局、交通局、林業局、城建局、統計局、文化旅游局、衛生局、教育局等單位負責人參加的會議,對調研內容的第七點,需要國家、省、州在政策上、項目上、資金上、社會事業發展上、基礎設施建設上給予的支持提足、提夠、提具體,然后補充到報告中。三是再由發改局找一個文字功底較強的人員將報告作全面的修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南充市總體規劃(2010
寶雞9年內建成百萬人口城市 城鎮化率達到70%,寶雞,西安房地產信息網
四川巴塘縣代表歌曲《故鄉巴塘》
她是下一個稻城亞丁,再不來就又被開發成景區啦!
金沙江上游城市,未來或上演西藏江達和四川巴塘的兩強爭霸格局!
甘孜巴塘教育 弦子起舞 鵬程巴塘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树市| 桦甸市| 同仁县| 淳化县| 河南省| 鄂托克前旗| 井冈山市| 六盘水市| 承德市| 信丰县| 云霄县| 手游| 汕头市| 新民市| 平原县| 揭阳市| 周至县| 安泽县| 宜春市| 社旗县| 永福县| 昭觉县| 保山市| 丁青县| 镇坪县| 米泉市| 油尖旺区| 五台县| 区。| 彰化市| 靖远县| 车险| 安康市| 宜宾县| 通江县| 长垣县| 临泉县| 砀山县| 大埔区| 潮安县| 伊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