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超煩惱爸媽營
有沒有想過:如果你的孩子被別的孩子打了,你會教育孩子怎么做?
用合適的方式告訴家長?
又不是什么大事,能忍就忍,不還手?
怎么被打的,就怎么打回去?
......
沒當媽之前,我覺得小孩子之間打打鬧鬧很正常,大人沒必要介入。說不定大人正爭得面紅耳赤,小孩子就已經手拉手又玩到一起了。
我也不會想到,多年以后,當我的孩子被打,孩子自己的反應,會顯得如此寬容和理解。
三歲的孩子很喜歡到人多的地方玩耍,只要有空,就會纏著我去游樂場,在那里,感覺有了自己的小世界。
前幾天,再次帶著女兒去游樂場玩耍,正玩得開心,突然有一個小男孩沖過來,奪女兒手中的玩具。
女兒剛開始沒有撒手,還沒等我走到兩個孩子身邊,男孩揚手狠狠地打了女兒的臉,為什么我說是狠狠地,因為女兒的臉一下子撇了過去,手中的玩具也被搶走了。
女兒沒有哭,直接伸手打了那個小男孩的手臂,我為女兒的勇敢和做事果斷點贊。
男孩沒想到面前的這個小妹妹會還手,哇哇的開始大哭,我沒有把女兒直接拉走,但畢竟是一個三歲的小女孩,還是會害怕,不停的往我身后縮。
但是她知道,我從來不會隨意批評她,犯錯了就要承擔責任,更何況,這一次,并不是她先動手的。
男孩的哭聲引來了他的媽媽,沒想到他媽媽跑過來,根本不問事情的來龍去脈,直接問男孩:“是不是妹妹打了你,是不是妹妹打了你。”
那一瞬間,我仿佛看懂了宮斗劇。
男孩自然不會承認是自己先動手的,只說:“妹妹打我?!彼膵寢尯苌鷼?,指著我和女兒惡狠狠的說:“你得讓你女兒道歉,小小的年紀,有沒有點教養!”
教養?懂什么叫教養嗎?
我指指女兒臉上紅紅的掌印,告訴她事情的經過:
一、你兒子先打了我女兒,而且打在臉上,你兒子手上的玩具就是從我女兒手上奪來的。
二、我女兒臉上還有你兒子打的手印,你可以仔細看。
三、你兒子向我女兒道歉的話,我女兒也可以向你兒子道歉。
那個媽媽斜了我一眼,抱著兒子嘟嘟囔囔的就走。
女兒看起來很高興,對著我又是親又是抱的,我理解,女兒知道自己是對的。
我不想讓女兒做個忍氣吞聲的女孩,任由人欺負不知道還手,也不想她做個高傲的、冷冰冰的女孩,沒有人愿意靠近。
所以,我的女兒,我要教她做一個善良、有頭腦、懂自保的女孩。
我常常在想一句話:不傷人是一種教養,但不被別人傷害是一種氣場。而這一點,或許從孩子開始面對這個世界,就開始需要讓她知道了。
父母只把孩子保護在翅膀下肯定是不夠的。
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成為一個不容易被欺負的人。
什么樣的孩子不容易成為欺負對象?
往往都是那些自信開朗、強壯活潑、朋友特別多的。
自信開朗,在剛受到欺負的時候就敢于還擊;強壯活潑的孩子,在身體素質上就占了優勢;朋友多了,當然也更不容易被孤立、成為欺負對象。
如果不夠自信,又體格瘦小的孩子,該怎么辦呢?
最簡單也最能直觀看到效果的,就是從提高體能開始。
平時一有空,就去戶外跑跑跳跳、還鼓勵孩子多嘗試不同的運動。
再說自信,自信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社交。
孩子在外面不太愛說話,我就幫他把朋友們請到家里來。
這一招還真好用,家里充足的安全感、還有孩子天然好客的熱情,讓他每次請小朋友到家里玩都好興奮:忙著給小朋友介紹自己的房間、自己的玩具……
慢慢的,孩子說話越來越多了。
這個時候,我們之前帶他去的那些地方、看的繪本、學的知識可就發揮作用了——對孩子來說,“見多識廣”的同齡人可都是會閃閃發光的。
這個時候,孩子不僅能更加自信,還會更加受歡迎。
另外,我還會經常帶年糕來公司加班,鼓勵他跟團隊里的叔叔阿姨一起玩。
當他發現這些“媽媽介紹來的陌生人”都很友好,都很愿意陪他玩,他就放松多了,越來越喜歡找人一起玩。
除了平時的自信、人緣好,當遭遇欺凌時,孩子還需要一點勇敢說“不”的勇氣。
有的家長在外面看到什么沖突,只會趕緊拉著孩子走開;平時教孩子的,也都是道歉比較多。
所以孩子有時被別的孩子搶玩具,除了一聲不吭的倔在那里,也不知道還能怎么做。
有的孩子被一些小孩欺負了,撞疼了,只敢邊哭邊小聲跟那些小孩要求:“你們要道歉?!?/p>
常言道:“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所以不要將孩子培養成一個遇事就知道哭鼻子的“小可憐”。
這個世界到處充滿著危險,要教會孩子遇到危險時要見機行事,培養孩子過硬的心理素質很重要。
哭,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會有可能讓壞人變本加厲。
善良是一個人的修養,遇見弱者,保持同情并盡可能的伸出援手,但善良講究方式,萬不可不經大腦的散播善良,請做個善良又聰明的孩子。
要讓我們的孩子從小懂得游刃有余,最好的方式是,內心柔軟而有原則,身披鎧甲而有溫度。
教會孩子做一個勇敢而溫暖的孩子,不暖到燙傷自己,也不冷到凍傷身體。
*作者介紹:超煩惱爸媽營,教育、家庭、婚姻、生活經驗分享,每天學一點,煩惱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