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大渡口區點京紅廚香腸制作技藝是鄭家的祖傳秘方,歷代傳承不絕,距今已有百余年歷史,最早由點京紅廚香腸傳承人鄭友洪的奶奶于20世紀50年代首創,鄭友洪從小就跟著奶奶學習香腸的灌制。鄭友洪的奶奶去世時囑咐他一定要把鄭家的香腸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鄭友洪謹遵奶奶的囑托,一心撲在傳承制作和研發香腸完善創新上面,在香腸的制作和產品風味上追求符合當前飲食文化和品質追求,選擇更健康的材料。他還一次次地將香腸改良精進,以確保孕婦以及老人兒童都可食用。
點京紅廚香腸(圖源:大渡口區融媒體中心)
點京紅廚香腸制作技藝的傳承,不僅保留了傳統的手工制作方法,還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科學創新。盡管烹調工藝可以用筆記載于文本之中,但是烹調加工過程是一種再創造行為,其技巧、技藝僅僅存在于操作過程中。一根根飽含匠心的香腸,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份責任與情懷。
點京紅廚香腸(圖源:大渡口區融媒體中心)
點京紅廚香腸選用純天然無添加配料,純手工制作。采用精選豬肉,2:8的肥瘦配比。首先將肉剁碎,消除肉質不均勻性,使肉質嫩滑;再將原料肉斬碎乳化,使其釋放出最多的肉蛋白,以達到最佳的黏結性;再將已經攪碎的肉和添加了枸杞、三奈、茯苓、桂圓等溫補食材的香料混合,灌入準備好的腸衣中;然后進行發酵,使肉產生特殊風味、色澤和質地;最后進行蒸煮,改善肉色、延長制品貯存期,并在自然條件下干燥,使水分蒸發。
點京紅廚香腸最關鍵的腌制,則在于干腌法,以此提高香腸的滲透性和肉質的保水性,使肉質軟糯有彈性。
點京紅廚香腸(圖源:大渡口區融媒體中心)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越來越多的香腸都是機器制作,早已淡了傳統的味道。點京紅廚香腸卻始終堅持純手工制作,經過特殊工藝腌制后,香腸外形飽滿,色澤自然,香氣濃郁,肉質鮮美,口感不柴不膩。點京紅廚香腸的口味還分本味、廣味、川味、麻辣味、牛肉味、糯米味等九種。
2020年,點京紅廚香腸被評選為大渡口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者單位:重慶市大渡口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