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獲益者是一位90歲的老人。該老人三年前發現患有冠心病,但由于冠脈血管病變范圍大,管腔鈣化嚴重,之前曾嘗試過行球囊擴張術,但普通球囊并不能順利通過鈣化嚴重的管腔,因此也就不能進行有效的介入治療。老人年齡大,耐受力差,家人也不考慮外科手術,該病人只能內科保守治療。但對于這位老人的病情,保守治療的效果有限,老人生活質量不高,平時基本上臥床休息,一下地活動就會氣喘吁吁,連下床解大小便都會發病。
此次開展的冠脈內旋磨術對這位老人來說,無疑是一個福音。旋磨術與以往的冠脈介入手術的方式一樣,也是局部麻醉,老人全程清醒,只需要安靜地平臥于手術臺上。醫生在其穿刺部位皮下注射利多卡因,然后進行動脈穿刺,留置鞘管,再通過鞘管輸送手術所需要的各種導管、導絲等介入器材。一切準備就緒,韓戰營教授與李松森副院長、鄭衛峰醫師、常學偉主任憑借著高超精準的手法、細心認真的操作,歷經一個小時,終于將患者鈣化的管腔堅硬的鈣化物質旋磨完畢,狹窄的管腔變得通暢,冠脈內血流恢復正常。數日后,患者順利康復出院,心臟耐力明顯升高,能下床進行日?;顒?。
經皮冠狀動脈旋磨術(即CRA),是采用超高速的旋磨頭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磨成很多細小的碎屑而起到清除冠狀動脈管腔阻塞,擴大管腔的目的。經皮冠狀動脈旋磨術對于冠脈嚴重纖維化或鈣化、冠脈復雜性病變不能行單純的球囊擴張術(PTCA)的病人,有良好的效果。據多中心調查報道,成功率達94%,證明冠狀動脈內旋磨術對治療冠脈的嚴重鈣化病變及長段病變較PTCA安全有效,輔以支架術可獲得良好的血運重建。
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在醫院的大力支持下,近期心內科還開展了藥物球囊應用技術及經皮冠脈內血流儲備分數(FFR)測量技術等新技術。
藥物球囊擴張術 (英文簡稱:DCB):又稱藥物涂層球囊擴張術;它是指用表面含有紫杉醇的藥物球囊擴張,在血管內慢涂層藥物,抑制內膜增生,減少再狹窄。釋放藥物后,球囊撤岀,血管內不留異物。對于支架內再狹窄性血管病變,彌漫性狹窄血管病變,分叉血管病變,復雜血管病變,急性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病變,相對細小血管病變,不能長期使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患者的血管病變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經皮冠脈內血流儲備分數(FFR)測量技術,能從功能學上判斷某一處冠狀動脈病變是否是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因為心肌得到的冠脈血流是否足夠,不僅僅與冠脈狹窄程度或最小管腔面積有關,還與局部心肌受損情況及側支血流等情況緊密相關。因此,冠脈內壓力導絲的合理應用,血流儲備分數(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FR)的測定,有利于指導冠脈介入治療,主要適用于左主干及開口病變 ,分支病變,嚴重的多血管病變,以及造影中顯示的冠脈狹窄程度與患者主要癥狀嚴重不匹配的情況,該技術的在冠脈中的應用有助于對病變血管選擇合適策略、避免不必要的復雜介入策略,同時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支架置入,減輕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