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有人曾經(jīng)說過,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聰明人,即使吃虧了也占不到好處的人,另一個是誠實的人,即使他沒有虧損也能賺錢,因此,智者總是能從獲利,而誠實的人常常覺得自己已經(jīng)蒙受了損失。
其實,生命之眼在哪里,你就能看得清楚,智者似乎占了一點小便宜,但他已經(jīng)失去了人心;誠實的人只看到自己的損失,卻看不到別人同樣的損失,當水是干凈的,沒有魚,當人們小心的時候,沒有徒勞,如果計算得太清楚,他們將不可避免地努力工作,失去生活的樂趣。
不要認為利用機會是為了保護自己,尤其是你口頭的便宜,往往存在隱患,生活中的兩種廉價是不能利用的,給別人留點空間,給自己留點余路。
第一,當有理由的時候,得寸進尺。
生活中一個常見的情況是,一旦你站在正確的一邊,你就抓住機會去踐踏別人,即使他們道歉后,你仍然拒絕停止,事實上,生命的旋轉(zhuǎn)從未停止過,誰知道自己何時不會被別人踐踏?更重要的是,口頭上的便宜對生活并不重要。
“得饒人處且饒人”不僅是給別人留下空間的一種方式,也是給自己留下空間的一種方式,狗被迫都會跳到墻上,更不用說人了,把對方傷害得太厲害了,這沒什么大不了的,但有些事情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和傷害,因此,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寬宏大量和合理。
第二,當不合理,不寬容
他們都說這個世界一直以來都是理性的害怕不合理,不合理的害怕命運,所以有那么多人顯然不合理,仍然不愿意在嘴上饒人,但他們似乎忘記了,一旦你不理智,對方可能就不想要命的和你拼,迫使人們意氣行事,沒有任何理由去做任何事情,即使這會犧牲他們的生命。
得理處留三分,更不用說當沒有理由的時候,還要表現(xiàn)出他們的錯誤,做出他們應得的態(tài)度,不管嘴上占了多少好處,最終都將由身體支付,你將承擔你行為的后果。
語言的無助性在表達愛時往往很弱,在表達傷害時卻很尖銳,寬宏大量,給別人一點面子,就是給自己留點空間,不要等一切都太遲,即使有理由,也要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分寸。
希望大家都能成為一個大度量的人哦,有所付出就會有所回報,你們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