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機,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脾舍。屬足太陰脾經。足太陰之郄穴。
【腧穴釋義】
“地機穴”。“地”,脾土也。“機”,機巧、巧妙也。該穴名意指本穴的脾土微粒隨地部經水運化到人體各部,運化過程十分巧妙。本穴物質為漏谷穴傳來的降地之雨,雨降地部后地部的脾土微粒亦隨雨水的流行而運化人體各部,脾土物質的運行十分巧妙,故名“地機穴”。
“脾舍”。“脾”,土也。“舍”,來原也。脾舍名意指本穴為提供脾土物質的來源之處。本穴物質為漏谷穴傳來的降地之雨,脾土物質隨雨水的流行而輸送人體各部,為人體營養物質的重要來原之處,故名脾舍。
“地箕”。“地”,脾土也。“箕”,挑土的工具。地箕名意指脾土物質通過本穴而運化。理同地機名解。
足太陰郄穴。“郄”,孔隙也。本穴為脾土物質的主要運化之處,脾土物質的運化是通過地部水液而運行的,脾土物質的運行量不大,如從細小的孔隙中通過一般,故為足太陰郄穴。
【取穴位置】
地機穴位于人體的小腿內側,當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陰陵泉穴下3寸。
【穴位解剖】
在脛骨后緣與比目魚肌之間;前方有大隱靜脈及膝最上動脈的末支,深層有脛后動、靜脈;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深層后方有脛神經。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滲濕,調經止帶。
主治:
1.痛經,崩漏,月經不調等婦科病;
2. 腹痛,腹瀉等脾胃病證;
3. 疝氣;
4. 小便不利,水腫等脾不運化水濕病證。
【穴位配伍】
1.配中極、三陰交穴治痛經;
2. 配梁丘、中脘主治急性腹痛。
【刺灸法】
1.灸法:直接灸3-5壯;溫和灸10-15分鐘。
2.刺法:直刺1-2寸,酸脹感有進可擴散至小腿部。
3.按摩:點按、揉法、指推法。
【臨床運用】
1、婦產科系統疾病:月經不調,痛經,功能性子宮出血,陰道炎;
2、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腰痛,遺精,精液缺乏;
3、其它:胃痙攣,乳腺炎,下肢痿痹。
本穴出現壓痛提示有胰腺疾患,與胰俞、中脘、水分互參可診斷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