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對于中國的新媒體來說,最大的事件是:蘋果封殺了微信公眾號的“贊賞功能”。
在討論這一事件之前,首先做一個調查:假如蘋果手機不能使用微信和QQ,你該怎么辦?
所謂微信公眾號的“贊賞功能”,嚴格地說,是指個人資質公眾號擁有的,可以獲得讀者“打賞”的功能。對于很多“公號狗”來說,這是他們重要的收入來源。
4月19日下午5點多,微信官方發布了“遺憾通知”的公告,宣布暫停了“贊賞功能”。但同時,由微信平臺給具有“贊賞功能”公眾號的“蘋果手機讀者”自動提供了“二維碼轉賬”的贊賞方式。
但這種方式仍然不被蘋果公司所允許,所以(4月20日)凌晨,微信官方再次發布公告,緊急對昨天下午上線的iOS版微信公眾平臺文章個人轉賬功能進行關閉。這意味著,在蘋果的強勢封殺下,微信iOS版徹底關閉贊賞功能,二維碼轉賬也不能用了。
蘋果公司對這一事件的說明是:規矩是確定的,也是公平的,不能有APP獲得例外。所謂規矩,其實就是蘋果公司制定的:在蘋果平臺上,除了IAP方式,App中不應有任何其他提示用戶付費的方式。
所謂IAP方式,就是通過蘋果的支付體系購買產品和服務,也包括公眾號打賞。對于每筆交易,蘋果公司要收取30%的費用。也就是說,如果微信開通“IAP方式”的打賞功能,每1元錢打賞,蘋果公司要收取0.3元,原創作者只能收取0.7元。
要知道,對于公眾號作者的贊賞收入,微信官方此前是一分錢不收取的。至于所得稅,微信沒有代扣,而是由作者自行申報。不過此次蘋果封殺事件之后,讀者只能通過安卓系統的手機給公眾號作者打賞了。
有人說,這不算蘋果封殺微信,而是蘋果公司對契約精神的尊重。
這種觀點顯然是漏洞百出的。因為這個“契約”是蘋果單方面制定的,是沒有經過談判機制的。說白了,我NB,我的地盤我做主。你看著不爽,可以不來玩。
其實,下面這張圖才是蘋果封殺微信公眾號贊賞功能的重要原因:
這張圖展示的是2016年四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的市場份額。可以看出,支付寶是老大,占據了54.1%的市場;騰訊的財付通(微信支付+QQ錢包)占據了37.02%的份額。而蘋果的支付體系,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只能簡略地統計在“其他”的1.88%的里面。
而蘋果在美國“第三方支付”的市場份額已經上升到36%,進入中國市場也已經超過一年。這種“屈辱”,蘋果怎么能“唾面自干”?
所以,維護“IAP方式”的既定規則僅僅是此次封殺的表象,背后是國際巨頭之間對第三方支付市場的激烈競爭。
一個小小的公眾號打賞功能,才能有多少現金流。但蘋果清晰地意識到了:微信公眾號幾乎等于中國的新媒體,中國的意見領袖都匯聚在這里。這些意見領袖獲取收入的方式,帶有極強的示范意義,所以雖然微信一直跟蘋果溝通,希望獲得一點“小小的特權”,但蘋果堅決不給。
蘋果是當今全球市值最大的企業,市值達到了7385億美元。目前公司手持現金2300億美元,有傳聞說可能會收購迪斯尼。如果兩家公司合并,則蘋果市值可能突破萬億美元。
至于蘋果手機,目前有7.15億部在全球各地被使用,其中在中國有超過1.3億部。數量雖然不是最多,但卻牢牢占據了高端用戶群體。所以,騰訊暫時不愿意跟蘋果翻臉。
更何況,阿里、百度等國內對手一直覬覦騰訊的“超級連接器”功能,也就是微信、QQ的強大社交功能。近年來,阿里不斷依托微博、支付寶發起沖擊,試圖撼動微信、QQ的江湖地位。如果騰訊對蘋果實施“以封殺對封殺”,也就是把微信、QQ撤離蘋果商店,那么最大的受益者可能是阿里、百度這些企業。
騰訊也是狠角色,最新市值為2857億美元,超過阿里成為亞洲第一大市值公司,全球名列前十。微信目前擁有8.89億用戶,超過了蘋果手機用戶;此外,騰訊還有大約7億QQ用戶。如果騰訊跟蘋果撕破臉,用微信和QQ的APP封殺蘋果,蘋果也將付出慘重的代價。
反正對我來說,如果讓我在蘋果手機和微信、QQ之間選擇,我肯定選微信和QQ。因為蘋果只是一個安全、好用的手機,工具而已。而微信、QQ連著社交、客戶,有個人的信用、社交圈在里面,附加值是完全無法相比的。
所以,騰訊和蘋果誰的附加值更高,誰更有競爭力,這是顯而易見的。如果微信、QQ封殺蘋果,可能讓中國的1.3億蘋果用戶被迫更換手機,這相當于中國市場封殺了蘋果。即便有用戶會采用雙機方式,保留蘋果手機,但使用效率也將大幅降低,基本上變成隨身攜帶的迷你IPAD.至于能否有企業抓住機會,借機搞出威脅騰訊的社交APP,我估計難度相當大。
面對“屈辱”,騰訊采取隱忍、理性的處理方法是值得稱道的,它避免用戶的“痛苦抉擇”,我們應該為騰訊點贊。
事實上,騰訊已經擁有了封殺蘋果的能力。
20日騰訊控股(HK.00700)股價在香港上漲了2.78%,收于236.6港元,創出歷史新高,市值達到了22423.17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