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完全自學手冊
AutoCAD
幾乎是各個設計專業的學生必須應用且最早接觸的軟件之一,從手繪出圖到計算機軟件出圖的突然轉變,讓學生對著電腦除了一臉懵逼之外,真的很手足無措。臨時報班學軟件,網上各種找碎片式的教程,纏著學長學姐帶自己入門等等,各種選擇不是費錢就是費精力。
CAD完全可以通過軟件本身來自學,一個快捷鍵解決所有問題,我來告訴你怎么做。
首先...
文末送出由小禹神整理出來的CAD素材庫.
打開AutoCAD2016,界面右下角的“狀態欄”一直是我們在做CAD的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講到的。
狀態欄中的“繪圖輔助工具”的開啟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畫圖效率和精準度,這些工具的快捷鍵也主要集中在F1-F12。然而,我們在CAD教學中一般只強調其中的幾個,比如:
F3 對象捕捉:控制是否實現對象的自動捕捉
F7 顯示圖形柵格:控制繪圖區柵格輔助線是否開啟
F9 柵格捕捉:與F7搭配使用,來快速捕捉柵格作圖
F8 正交:高效畫橫平豎直的線
F10 極軸追蹤:控制快速捕捉一定的角度
F12 動態輸入:將指令欄的信息,顯示在光標旁邊,方便繪圖
然而沒有實際輔助繪圖功能而被忽略掉的F1,才是今天的絕對主角。
當我們在電腦聯網狀態下輸入F1,顯示幫助,進入“AutoCAD-幫助”窗口
在“新功能和用戶界面概述視頻”里,同學們可以快速對CAD有個初步了解
在“快速入門視頻中”,可以快速學習CAD的七大核心功能:創建二維對象/修改二維對象/創建文字和標注/打印圖形布局/將二維對象轉化為三維對象/創建和修改網格/創建和修改曲面
在“學習”中,點擊“AutoCAD基礎知識漫游手冊”和“教程”會鏈接到更細致的CAD各種命令與工具的操作教程
其中“AutoCAD基礎漫游手冊”不僅給初學者詳細的講解了CAD的各項基礎命令,還給初學者規劃了合理的學習步驟
隨便點擊開一個命令板塊“幾何圖形”,來體會一下它的強大:
幾何圖形
創建基本幾何對象,例如直線、圓和圖案填充區域。
您可以在 AutoCAD 中創建許多不同類型的幾何對象,但對于大多數二維圖形您只需要知道其中幾個幾何對象。
提示: 如果您想要在創建幾何對象時簡化顯示,請按 F12 鍵來關閉動態輸入。
直線
直線是 AutoCAD 圖形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對象。若要繪制直線,請單擊“直線”工具。
或者,您也可以在“命令”窗口中鍵入 LINE 或 L,然后按 Enter 鍵或空格鍵。
請注意在“命令”窗口中對于輸入點位置的提示。
若要指定該直線的起點,您可以鍵入坐標 0,0。最好將模型的一個角點定位在 0,0(稱為原點)。若要定位其他點,您可以在繪圖區域中指定其他 X,Y 坐標位置,但是可以使用更有效的方法指定點,這些方法將在“精度”主題中介紹。
指定了下一個點后,LINE 命令將自已自動重復,不斷提示您輸入其他的點。按 Enter 鍵或空格鍵結束序列。
用戶坐標系
用戶坐標系 (UCS) 圖標表示輸入的任何坐標的正 X 和 Y 軸的方向,并且它還定義圖形中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在某些二維圖形中,它可以方便地單擊、拖動和旋轉 UCS 以更改原點、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
柵格顯示
有些用戶喜歡使用柵格線作為參照,而另一部分用戶喜歡在空白區域中工作。要禁用夾點顯示,請按 F7 鍵。即使柵格處于禁用狀態,您也可以通過按 F9 鍵強
圓
CIRCLE 命令的默認選項需要您指定中心點和半徑。
在下拉菜單中提供了其他的圓選項:
或者,您也可以在“命令”窗口中輸入 CIRCLE 或 C,并單擊以選擇一個選項。如果執行此操作,您可以指定中心點,也可以單擊其中一個亮顯的命令選項,如下所示。
圓可以用作參照幾何圖形。例如,您可以看到圖中的兩個門可以相互干涉。
多段線和矩形
多段線是作為單個對象創建的相互連接的序列直線段或弧線段。
使用 PLINE 命令為以下對象創建開放多段線或閉合多段線:
1需要具有固定寬度線段的幾何圖形
2您需要了解總長度的連續路徑
3用于地形學地圖和等壓數據的輪廓素線
4在印刷電路板上的布線圖和寬線
5流程圖和布管圖
多段線可以具有恒定寬度,或者可以有不同的起點寬度和端點寬度。指定多段線的第一個點后,可以使用“寬度”選項來指定所有后來創建的線段的寬度。您可以隨時更改寬度值,甚至在創建新線段時更改。
以下是印刷電路板的樣例,其中的線路是使用寬多段線創建的。接合焊盤是使用 DONUT 命令創建的。
多段線對于每個線段可以有不同的起點寬度和端點寬度,如此處所示:
矩形
快速創建閉合矩形多段線的方法是使用 RECTANG 命令(在“命令”窗口輸入 REC)。
只需單擊矩形的兩個對角點即可,如圖所示。如果使用此方法,則啟用“柵格捕捉”(F9) 以提高精度。
圖案填充和填充
在 AutoCAD 中,圖案填充是單個復合對象,該對象使用直線、點、形狀、實體填充顏色或漸變填充的圖案覆蓋指定的區域。
啟動 HATCH 命令時,功能區將暫時顯示“圖案填充創建”選項卡。在此選項卡上,您可以從 70 多個行業標準英制和ISO 的填充圖案以及許多專用選項中進行選擇。
最簡單的步驟是從功能區選擇填充圖案和比例,然后在由對象完全封閉的任意區域內單擊。您需要指定圖案填充的比例因子,以控制其大小和間距。
創建圖案填充后,您可以移動邊界對象以調整圖案填充區域,或者可以刪除一個或多個邊界對象以創建部分邊界的圖案填充:
提示: 如果將填充圖案設置為實體或漸變填充,還要考慮在“圖案填充創建”選項卡上設置透明度級別以達到有趣的重疊效果。
以下是一些如何使用實體填充圖案的樣例:
提示: 如果需要在圖案填充中對齊圖案(可能就像上面的甲板一樣),請使用“設定原點”選項來指定對齊點。
注: 如果區域不是完全封閉的,將顯示紅色圓,以指示要檢查間隙的位置。在命令窗口中輸入 REDRAW 以刪除紅色圓。
再來體會一下“學習—教程”的強大:
點擊“教程”直接進入AUTODESK KNOWLEDGE NETWORK
在“GETTING STARTED”板塊下,可以點擊相應的命令去學習
3D modeling in AutoCAD includes 3D solids, surfaces, meshes, and wireframe objects.
Several types of 3D modeling are available in AutoCAD. Each of these 3D modeling technologies offer a different set of capabilities.
· Wireframe modeling is useful for initial design iterations and as reference geometry, serving as a 3D framework for subsequent modeling or modification.
· Solid modeling is efficient to use, easy to combine primitives and extruded profiles, and offers mass properties and sectioning capabilities.
· Surface modeling offers fine control over curved surfaces for precise manipulation and analysis.
· Mesh modeling provides freeform sculpting, creasing, and smoothing capabilities.
A 3D model can include combinations of these technologies, and you can convert between them. For example, you can convert a primitive 3D solid pyramid to a 3D mesh to perform mesh smoothing. You can then convert the mesh to a 3D surface or back to a 3D solid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ir respective modeling features.
The most useful command to view 3D models dynamically is 3DORBIT.
In addition to changing views, you can right-click to display a shortcut menu that provides many options. The most popular options include the following:
· Change between different visual styles such as Conceptual, Realistic and X-Ray
· Switch between parallel and perspective projection
· Choose between standard preset views such as Top, Front,
Most AutoCAD commands that are used for 2D operations can be applied to 3D models. For example, with the ROTATE command, you can revolve a 3D solid about an axis that's parallel with the Z axis of the UCS. To rotate the model about a different axis direction would require you to change the direction of the UCS Z axis.
There are also commands specialized for the 3D environment such as 3DROTATE, which displays a gizmo to facilitate rotation about any major axis.
The easiest command to start with is ROTATE due to familiarity, however the choice of which command to use depends on the circumstances and your preferences.
讀到這里是不是意識到,學軟件其實沒有那么麻煩,不需要問東問西,不需要網上到處找學習資料。電腦連上網,打開你的CAD,輸入快捷鍵F1,什么都有了!!!
然而···事情真的就這么簡單嗎?如果真的這么簡單,我們教軟件的真的都可以失業啦!!!
先大聲的讀一遍下邊的文字:
學會軟件的命令,不代表學會了用軟件畫圖!
學會了用軟件畫圖,不代表學會了用軟件輔助設計!
我來給你舉個栗子
比如我們在做這種基地分析圖的時候,相互疊加在一起的并不是正投影的總平面圖,而是旋轉了角度的軸測圖,許多同學在制作案例圖紙時,操作如下(我們用簡單的矩形平面來簡化替代上圖):
1. CAD總平面打印導出PDF格式,并用PS打開文件
2. 在PS中,選中總平面圖,執行Ctrl+T,然后選擇“斜切”
3. 旋轉“斜切”后的圖形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人為的將平面變形,不但很難調整圖的協調性,在直線變斜的過程中,直線由于所占像素格的改變,也會產生鋸齒狀的視圖,圖形就不好看了
我們來換一種操作方式:
1. CAD中,按SHIFT建加鼠標中鍵,將繪圖空間切換為三維
2. 調整好角度之后直接打印成PDF,并用PS打開文件
除了平面變軸測,是由計算機直接計算得到的圖形,不用考慮變形之外,我們還可以觀察線寬的對比
方法1導出圖紙線寬不均衡,因為斜線是由本來相同寬度的線旋轉斜切得來的
方法2導出圖紙線寬一致,因為所有線條由CAD直接按線寬輸出,少了用PS調整的一步,保證了線寬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