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園林是以建筑為基礎,將建筑,山石,水和花木高度融合,把自然和人統一起來,借助詩文繪畫進行審美點化,構圖布局講究詩情畫意。造園不僅要有優美秀麗的自然山水風景構圖,更要像吟詩作畫一樣,講求有雋永的深刻立意,使詩、畫、園三位一體融于一爐。
中國古典園林主要是借山水、花木、建筑等物質實體來表現造園家的審美理想,因此它是一種空間藝術。游人對園林的審美活動,總是通過靜觀與動觀這兩種不同的賞景方式進行的。適合靜觀的位置多在廳堂、軒榭、樓閣、亭臺、古跡等處,這些地方往往視野開闊,景色迷人,文化底蘊深厚,宜坐宜留。
意境,是人在審美過程中由于對象所產生的一種情調或者境界,中國美學中這種“意境”之說是西方美學未涉及的,它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它是從詩與畫的創作而來的。園林意境,就是園林設計者寓情于景,把自己的情感色彩充實在園林之中,使欣賞者觸景生情,產生聯想,兩者產生共鳴。中國古典園林的獨到之處,就是結合中國文化,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創造出“意”的優雅和“境”的深邃。
從中國的園林建筑來看,自然美包括山水、樹木、花草等等,幾乎所有的園中都有水池,有假山,有花草,有樹木,創造一種小橋流水,荷花漂香的這種自然的風光。它們決不是機械地模仿自然,被動地順應自然,而是記錄了自然的美好的“形”,表現出自然的氣勢的“神”,寄寓著園主的“情”,渾然一體。
注:平臺轉載請聯系小編授權
小編微信:95799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