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痛苦不亞于任何一種身體上的痛苦。
伏爾泰說過這樣一句話:“上帝為了補償人間諸般煩惱事,給了我們希望和睡眠。”
1
失眠的成因
TED演講中曾討論過,到底是什么讓人們在夜間仍然非常清醒?
一方面是短暫的精神壓力,比如即將到來的考試時、未完成的工作、思考一些問題,或者是旅行前的興奮。
這些事情在解決后,你就能正常的入睡了。
但是,還有一些人無法入睡的原因就是——擔心自己睡不著的壓力。
人們越想抓緊時間睡覺,反而越睡不著,越擔心自己會失眠,就越可能睜眼到天亮。
身邊一點噪音都會影響到自己的入睡情緒,腦海中莫名其妙的多出很多想法,怎么都控制不了思路。
當到了該睡覺的時候,失眠者躺在床上,就已經感覺到了壓力。
這種壓力會劫持體內的壓力反應系統,而血液中有皮質醇和促腎上腺素皮質激素,會使心跳加速和血壓上升,身體自然會過度警覺。
從而更加無法忽略蚊子在耳邊嗡嗡的叫、水龍頭滴滴噠噠的響等夜間噪音。
然而,為什么一些失眠者即使在失眠后睡著了,等到第二天醒來時依舊感覺非常疲憊呢?
在健康的睡眠中,我們的新陳代謝會減慢,為了保存更多腦葡萄糖,等待早上醒來后可以為大腦提供能量。
但是,失眠者的腎上腺素依舊活躍,即使睡著了也會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
所以,在失眠者的感受中,雖然他們后來睡著了,但是身體依舊沒有停止和減慢工作。
這會提前就把葡萄糖給消耗掉了,他們睡眠質量就不高。
我們得知了失眠的壞處,那怎么才能高效又輕松的入睡呢?
2
海軍睡眠法
美軍睡眠法是一個非常有名的田徑教練巴德發明的,他曾經幫助非常多的運動員快速進入睡眠。
他寫過一本書叫《放松和勝利:冠軍表現》,這里就提出了美軍睡眠法這個概念。
因為他曾經是一名心理醫生,后來在二戰時,很多美國空軍的飛行員都因為睡眠不足,而在戰場上發生很多嚴重的失誤。
所以,就把巴德給請了過來,創造了這個睡眠方法,是以下兩種方法的結合版。
首先,在準備入睡時,可以嘗試配合呼吸,讓身體緊張、放松、緊張、放松,依次交替2分鐘就會產生困意。
從頭到腳開始緊張和放松,從面部開始,用力做各種表情,然后再放松下來,循環往復。
重點是眼睛和嘴巴的放松,先用力閉眼,感覺到眼周有些累了,再慢慢放松到正常閉眼的狀態。
嘴巴也一樣,先用力閉緊嘴巴,再緩慢放松到正常的狀態。
然后做肩部,先聳肩,再放松。
接下來是手臂,先做你的習慣性用手,右撇子就先做右手;左撇子就先做左手。
手臂要分段來做,大手臂先做,然后再放松小臂。
緊張再放松為一次,所有的部位每個做一到兩次就可以。
然后是腿,也是先做主要那條腿的放松,在做另一條腿的放松。
配合上呼吸,吸氣的時候用力,吐氣的時候放松,要有一定的節奏。
全身肌肉都放松后,你會有一種無力感。
最后,再做大腦的放松,放空大腦10秒鐘什么都不想。
不要太用力,別把好不容易培養的困意給弄沒了。
剛開始可能覺得有些麻煩,但是,緊張、放松和呼吸都是人的本能,只要稍微配合一下,很快就能上手。
全身肌肉的放松就是從頭到腳的掃描,這樣大腦就把注意力從亂七八糟的事情上,轉移到了呼吸和自己的身體上。
放空大腦就是一種冥想,如果大腦沒有辦法什么都不想。
那就想象自己在一個非常安逸和舒適的環境中,可以想象自己在一大片草地上靜靜的躺著,也可以想象自己在軟軟的云朵中。
或者和自己說10遍“不去想”,正好10秒鐘。
3
人為什么要睡覺
目前有一種說法解釋了人為什么需要睡覺,就是在睡覺后,人的一些記憶會被大腦牢牢記住。
對于生存很重要的事情,就會在睡覺時被牢牢記住。
所以,以下幾種情況發生后,不能馬上睡覺。
看來,小時候家長都會告訴孩子不要哭完就睡覺,還是有理論依據的。
~~
上述的美軍睡眠法我自己有試過,我覺得大部分時候都是有用的。
人想要全身緊張很容易,但是想要放松卻很難。
睡不著就是想得太多了,等到第二天,一切想法都煙消云散了。
如果真的睡不著,那不如起來看看書,做點什么事,累了自然就睡著了。
現在的人體力勞動減少了,腦力勞動增多了,就會使大腦過于興奮。
沒事多爬爬山,每天早上都早起1個小時,到了晚上自然就累了。
思考是一種本能,放下是一種能力。
希望大家都能美美的睡好覺,睡高質量的覺。
我是反內耗小分隊,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