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詠春詩詞
1.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舟》)
2.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后》)
3.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4.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5.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7.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
8.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9.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清平調》)
10. 生無桃李春風面,名在山林處士家(楊萬里《蘭花》)
11. 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楊萬里《臘前月季》)
12. 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13.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袁枚《春風》)
14. 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風。蔣錫震《梅花》
15. 連夜深山雨,春風應未多。(惲格《曉起》
16. 紫恨紅愁千萬種,春風吹入此中來。(沈固《折花仕女》
17.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于謙《除夜宿太原寒甚》)
18. 相看莫厭秋情薄,若在春風怨更多。(徐賁《雨后慰池上芙蓉》)
19. 春風多可太忙生,長共花邊柳外行。(方岳《春思》)
20. 春風雖自好,春物太昌昌。(李商隱《春風》)
21.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李白《春思》)
22. 春風何處好,別殿饒芳草。(溫庭筠《嘲春風》)
23.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白居易《春秋》)
24. 總向高樓吹舞袖,秋風還不及春風。(王建《未央風》)
25. 惟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楊巨源(《和練袖才楊柳》)
26. 春風知別苦,不譴柳條青。(李白《勞勞亭》)
27. 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枝花。(宋 王禹稱)
28.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
29、早)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理由:草剛剛發芽
30(晚)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理由:幽草,深樹,黃鸝,春潮都是晚春時的景色。
31、(仲)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理由:杏花開時正是仲春
32、(晚)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理由:江花紅勝火時是晚春,早春或仲春開的花大多是淺色,如白,粉,黃
33、(早)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理由:不用說了吧
34、(早)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理由:和上面是一首詩
35、(早)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理由:春江水暖還只有鴨子知道呢
36、(早)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理由:冰霜剛消失嘛
37、(仲)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理由:勝日尋芳,春游一般都是仲春三月
38、(仲)春色滿園關不住,一只紅杏出墻來. 理由:杏花開時是仲春
39、(早)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理由:桃花開的早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是講氣溫和海拔高度的關系,時間是晚春,但由于山上溫度低,剛到早春的氣溫,所以桃花朵朵開
![]() |
詠夏詩詞
1、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宋·王安石)
2、五月熏風才一信,初荷出水清香嫩 (宋·歐陽修)
3、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始見子初成 (唐·韓愈)
4、楝花開后風光好,梅子黃時雨意濃 (唐·無名氏)
5、綠樹連天暗,丹葵向日開 (明·于濂)
6、芍藥截留春去路,鹿蔥齊上初夏天 (楊萬里)
7、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
8、早櫻紅淺深 (唐·元稹)
9、杏子壓枝黃半熟 (宋·李之儀)
10、摘盡枇杷一樹金 (宋·戴敏)
1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12、黃鸝啄紫椹,五月鳴桑枝 (唐·李白)
13、鰣魚入世河豚罷,已破江南大麥天 (宋·陳造)
14、桑葉露枝蠶向老,菜花成莢蝶飛來 (宋·范成大)
15、空庭朝下鵲,密樹晚鳴蟬 (陸游)
16、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17、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18、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19、草滿池塘水滿坡,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20、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21、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22、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樹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23、長夏江村風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曬粉花枝舞,蛛網添絲屋角晴。
24、是非不到野溪邊,只就梧桐聽雨眠。睡熟不知溪水長,鷺鷥飛上釣魚船。
![]() |
詠秋詩詞
1、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2、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3、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4、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5、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6、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7、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8、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
9、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10、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11、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12、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13、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14、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15、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16、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17、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18、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19、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20、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21、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22、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23、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24、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25、高鳥黃云暮,寒蟬碧樹秋
26、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27、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
28、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29、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30、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31、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32、秋風萬里動,日暮黃云高
33、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凈
34、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
35、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
36、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37、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38、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39、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40、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41、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42、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43、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44、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
45、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
46、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47、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
48、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49、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50、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51、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52、蕭蕭遠樹流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53、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54、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55、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摟
56、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57、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58、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59、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60、秋容老盡芙蓉院,草上霜花勻似翦
61、綠荷多少夕陽中。知為阿誰凝恨、背西風 阿誰;何人。
62、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畫聲斷譙門
63、落時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
64、覺人間,萬事到秋來,都搖落
65、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落葉猶開最小錢
66、園翁莫把秋荷折,因與游魚蓋夕陽
67、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68、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69、萬壑泉聲松外去,數行秋色雁邊來
70、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平湖三十里,過客感秋多
71、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72、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 |
1、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
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
2、唐·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3、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4、唐·李白《北風行》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5、唐·韓愈《李花二首》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6、唐·元稹《南秦雪》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
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
7、唐·韓愈《李花二首》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8、唐·高駢《對雪》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9、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10、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11、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12、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13、唐·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14、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15、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16、唐·杜甫《對雪》
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17、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18、唐·孟郊《苦寒吟》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19、唐·李商隱《對雪二首》
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
20、唐·劉駕《苦寒吟》:“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21、清·洪昇《雪望》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
22、元·黃庚《雪》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
23、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24、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