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選股。我們通過二級市場投資股票,換取的是公司的部分所有權,一個真正合格的的股票投資者,購買股票的目的,通常不是為了簡簡單單的通過低買高賣,來獲取股票操作過程所產生的利差,世界上完全依靠換手率來獲得巨額財富的投資者簡直是鳳毛麟角,投資絕不是簡單的零和游戲。真正的職業投資者,通常會將股票當成自己的一份有價資產,跟擁有房產一樣。投資股票就是要在資本市場的茫茫大海中,挑選優質投資標的,與優秀的公司一起做時間的朋友,通過時間+復利的巨大威力,獲取巨額投資回報。
那么,如何挑選優質的股票,成為千萬投資者的一生所求。投資其實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從行業分析、企業研究、市場估值、資產配置、時機選擇、投資計劃的制定到投資落地,以及長期的企業跟蹤,整個過程短則幾個月、長則高達數年之久。作為普通股票投資者,很難做到系統的研究分析。因此,從一名有著十多年股票投資經驗的職業投資者的角度出發,來分享下做為普通投資者,該怎么挑選靠譜的投資標的。
10多年的投資經驗,讓我總結出以下七大黃金原則,以供大眾娛樂。
第一、挑大行業
選擇股票的第一個原則是挑大行業。
選行業好比選賽道,永遠記住一點,足夠長的雪道(好的賽道)+足夠長的時間,才能產生足夠大的雪球。
做為普通投資者,行業研究一般無法達到機構投資者的研究標準,但如果能從大的方面制定的一個挑選原則,通常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的經驗是,挑行業一定要選擇大行業,小行業很難出牛股,永遠要相信一點,只有大海才能產生巨無霸。所謂的大行業,通常一定是市場容量足夠大、人類日常生活所離不開的、具有未來發展潛力的行業,例如金融、醫藥、消費、高科技等等,像奢侈品通常就不屬于大行業,試想下動則幾十萬一塊的手表、上千萬一輛的車,能有多大的市場。
因此我將挑選行業當成選股的第一原則。巴菲特說過,“選股就跟選對象一樣,如果不想持有十年,那么連十分鐘也不要持有”,選行業就是我們投資中的選對象,一定要堅決遵循自己的原則。
第二、挑行業龍頭
選擇股票的第二個原則是挑行業龍頭。
普通投資者很難具備機構投資者的研報能力,也沒有那么多的資源和時間對企業進行深入研究,因此挑選行業龍頭絕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相比小企業,大企業在成長性上可能會比較緩慢,但是大企業盈利穩定、抗風險能力強、確定性高,通常能夠為普通投資者提供較強的安全屏障。所謂投資,就是在確保資金安全的前提下,能夠獲取滿意的投資回報。確保資金安全顯然是投資者的第一要務,畢竟只有能夠活下來,游戲才能繼續玩下去,因此投資行業龍頭,顯然是明智的選擇,即使投資失誤也不至于產生巨額虧損。
與小企業動則上百倍的市盈率相比,國內資本市場通常對于成熟的大企業,估值都不算太高,這點與歐美市場剛好相反,這從價格上也為投資者提供了較好的安全保障。在財務作假上,相比小企業,A股市場大型企業財務舞弊的概率要低得多,而小企業則很容易踩到坑,特別是港股,小市值的企業財務舞弊現象非常普遍。
因此,挑選行業龍頭通常不會太錯。
第三、不追求熱點、不打新
挑選股票的第三個原則是不要過分追求市場熱點、也不要去做打新操作。
首先,處在市場熱點的投資標的通常具有市場炒作成份,而投資股票最忌諱的就是炒作,所謂“十個炒股九個虧”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處在風口上的股票,由于炒作過度,通常企業估值都比較高,市場泡沫較大,具有很大的估值風險。有過投資經驗的都知道,價格便宜才是獲取超額回報的唯一來源,即使再優秀的企業,價格太高也很難獲得超額回報。而風口上的股票通常都是市場惡搞的主要對象(過度追捧的市場籠兒),作為普通投資者一定要避開。
針對新上市的股票,我是堅持反對購買的。原因是,首先新上市的公司由于上市時間短,很難獲取全面的分析資料,無法準確把控企業的營運狀況。其次新上市的股票通常估值都會很高,不符合我的投資邏輯。第三,好股票通常在沒上市前就已被機構、企業所認購完,普通投資者很難有購買的機會,而有機會留給普通投資者的,通常都是市場拋棄東西,這種股票不買也罷。
第四、只買上市五年及以上的股票
挑選股票的第四個原則是只挑選上市五年及以上的股票。
公司上市時間越長,市場上與其相關的資料越多,可供分析的資料越全,更加有利于投資者對其研究分析。同時,公司上市時間越長,代表公司運營時間長,一家能夠長期生存下去的公司,其內在穩定性通常也會越高,投資風險當然也就越低了。
通常來說購買一家公司,我都會分析公司至少十年以上的營運數據(特別優秀的放寬到5年),因此挑選上市五年及以上的股票,是我挑選投資標的的一個重要原則。
第五、避開夕陽行業
挑選股票的第五個原則是避開夕陽行業。
處于夕陽行業的企業常常價格都很便宜,很容易使投資者掉入價值陷阱,這也是很多投資者,特別是新手朋友最容易掉進去的坑。巴菲特說過,“以合理的價格購買優秀的公司,勝過以便宜的價格購買一般的公司”,這句話聽起來簡單,可我卻花了五年多的時間才能真正理解它,熱愛投資的朋友一定要銘記于心。
購買價格便宜的、處于夕陽行業的企業,由于價值的毀滅,從長期來看價格并不便宜,這是最容易掉進的陷阱,投資朋友一定要切記。
第六、管理層持股占比小的公司慎入
挑選股票的第六個原則是管理層持股占比小的公司慎入。
上市公司通常都是所有者與經營者相分離的,如果經營管理者不能與公司的利益綁定或者說員工利益不能與公司利益直接掛鉤,管理層通常很難做到全力以赴,公司也很難作強作大。這種公司的管理層通常混日子、混工資的比較多,缺少創業精神,更別談企業家精神了,不做有損股東利益的事就算大吉,因此作為普通投資者,對于管理層持股占比小的公司,一定要慎之又慎,特別是國企。
還有一點,如果公司管理者作為大股東,持股占比特別高的公司(如具有絕對控制權),一定要多審視大股東的人格品德,畢竟與優秀的管理者做投資的朋友,是我們投資的重要方向。
第七、只選能看懂、業務簡單的公司
挑選股票的第七個原則是只選能看懂、業務簡單的公司。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公司行業產品越聚焦、業務越簡單,越容易被投資者所理解,投資出錯的概率也就越低。其次,只買能看懂的企業,這樣更加便于投資者進行企業估值,對企業 的把握度也會越容易。而公司行業復雜、產品或服務涉眾范圍廣的公司,通常都是大而不強的“小”公司。這樣的企業由于產品聚焦度低、研發分散,很少在產品上做專做精,企業通常看起來比較大,而實際上并不強,特別是一家公司管理層如果喜好到處收購、熱愛買買買的公司,一定要慎投。
還有一點,像水產養殖殖業、國家扶助力度大、多元化特別是跨行業多元化的公司、重資產行業,這種企業通常很難搞懂或真假難辨,作為普通投資者,盡量避免投資。
以上七大選股原則,從定性的角度詮釋了普通投資者該如何在茫茫大海中挑選合適的投資標的,非常具有實用價值。相信通過以上原則,經過我們的第一層篩選,基本上能夠過濾掉市場80%的股票,剩下不到20%的股票,就可以作為我們重點研究分析的對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