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文巧妙地擬寫題記,樹起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使作品錦上添花。那么,如何寫好考場作文的題記呢?
01
注釋式
借用題記,對題目內涵作具體的解釋,讓人對其內涵有更為清晰的把握。
例:上海一考生寫《“回聲”的啟示》其題記為: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此題記將“啟示”內涵具體化、明確化,給予人生啟迪,亦令人感受作者文化底蘊的厚實與思想的深邃。
又例:《感悟高中》
那是心靈深處的一股清泉,流不盡,吐不完,一直奔流到永遠永遠,去澆灌我人生旅途中的每一草,每一木。 ——題記
作者對中學生的感情作了詩意的闡發,表現出對美好生活的摯愛與贊美之情。文章情感因之升華,立意隨之深化,具有厚重的質感。
02
點題式
題記點題,不但在結構上統領全文,更重要的是,讓讀者能準確地揭示題意,對文章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
如《追逐》
我不一定在快樂地活著,但我一定是在追逐生活的快樂。——題記
又如《閑話山水》
山,沉穩,敦厚;水,靈動,聰慧。仁者愛山,智者樂水?!}記
03
揭示主旨
題記點明文旨,讓人對文章承載的思想與情感有個明確的領會。
如《化蝶》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記
文章把自己比作一只毛毛蟲,盼望著有蝴蝶那樣優美的舞姿。以屈原的詩作題記,直接點明了文章所寓的人生理念,表達出習作者執著與不懈的人生追求。
又如《抹去心中的界限》
表面的界限,能用手抹去;心中的界限,只能用心去抹平?!}記
題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讓讀者透視到文章的亮點,觸摸到情感的搏動。
04
映襯式
利用名言或警句作題記,映襯人物形象的精神內核與人格品質,亦映襯出潛隱文間的濃郁情感與審美取向。
如《母親的手》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題記
以孟郊的詩作題記,映襯出沉甸甸的母愛,亦折射出對母親的摯愛感激之情,讓讀者未閱讀全文便先感受到了情感的張力。
又如《父親的脊梁》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題記
引鄭板橋的詩句作題記,映襯出父親剛毅堅定的人格,亦表現出對父親的景仰贊美之情。
05
懸念式
以題記創設一個富有懸念的氛圍,吸引讀者。
如《思索》
可笑的我啊,竟要用一生來思索這樣一個問題。——席幕蓉《疑問》
此題記故置懸念:“可笑”為何?“一個問題”又是為何?“一生思索”又為何?令人一見題記,必欲讀之而后快。 設置懸念,刺激讀者閱讀情緒,調動讀者閱讀興趣。
方法四:寫一個傳神的細節
什么是細節?生活中某個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
什么是細節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某個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描寫之中,為文章的主題思想與人物形象服務。它要求描寫符合要求、細微具體 、生動細致。
常見的模式有:
學校包的車停滿了校園。我找到應該坐的位子,走過去,坐好。喝一口?謝了,我有?!凹t?!笨s了回去。我這瓶怎么樣,要不,來一口?是“丫丫”的罐裝露露。我淺笑,拿出自己的水瓶,對她搖搖。透明的塑料瓶里是沉淀了一層水垢的開水,經我一搖,都興奮起來,四處游曳,恰似我們奮爭了十二年的心,今天都不失時機地亢奮起來。
江蘇考生《厚重的心》
這段細節描寫將自己敦實的個性、淡然的心態以及臨上考場奮發向上的斗志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來,讓人眼前一亮。
校門口,一位青年與他的父親作著告別。沒有寒暄,沒有寬慰,沒有擁抱,沒有一句話。直視著父親,他的皺紋又深了,他的黑發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滾著淚水,壓抑著。在模糊中,父親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顫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兒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縮了回來。向門口指了指,父親又轉過身,沒有動。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親定住了,回過頭,瞥了一眼,看到兒子。青年人也注視著他的父親,壓抑不住的淚水終于流淌下來。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溫暖,一步、兩步、三步……
北京考生《沉默的父愛》
這段細節描寫充分調用了父親獨具個性的神情與動作,將一位質樸堅毅的父親濃墨重彩地描畫出來,雖然父親沉默無語,但父親那深沉復雜的眼神與情深意厚的手部動作是對兒子的囑托也是熱切的鼓勵,文字中蘊含的父愛令人潸然,更令人肅然起敬。這就是細節的力量。
時間好像在那一刻停止,周圍靜得可怕,就如同我沉沉的心。那句“爸媽,我不上了”在口中轉了幾圈又咽了回去,只有我知道,我對學習是多么的渴望,可家中……母親,您的手依舊在一顛一顛地將稻草編成繩的一部分。父親猛地捏滅了煙,起身去了鄰家,我依舊心沉沉的,您依舊手一顛一顛地將稻草編成草繩……
山東考生《母親手中的稻草繩》
這一段細節描寫,猶如電影鏡頭,將一家三口的“立體”呈現在讀者面前,“我”的真切的心理、母親編稻草繩手的“一顛一顛”以及父親狠下決心的“捏”煙的動作,將一個家庭面臨的困境與父母對子女的深情厚意清晰地表達出來,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
好像從我記事起,爺爺就一直是忙碌的。他背著鋤頭出去侍弄他的農田、土地;他在園子里種菜,栽果樹;他去給人家幫一點力所能及的忙……很健康很快樂很自在地活著。奶奶呢,就在家里喂她的那群雞,吆喝著兩只狗,洗干凈爺爺的衣裳,一邊等著爺爺多年不變的“命令”:“老婆子,在干什么?快煎茶吃!”奶奶就放下手中的活計,假裝埋怨地說:“這么快就回來休息啦。”然后很認真地去為爺爺煎茶,端送到爺爺手中,與他坐著一邊喝茶一邊閑談。
湖南考生《詩意地生活》
這一處細節描寫讀來讓人嘆為觀止,不得不佩服作者敏銳的觀察和細膩的表達?!盃敔斈棠獭钡湫突恼Z言飄蕩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奶奶的舉止動作彌漫著多么簡樸詩意的生活滋味?!坝诩毼⑻幰娬媲椤?,這難道不是平凡生活中的“詩意”嗎?
老根又收到了六封信,正準備煮上地瓜粥給將回來的兒子吃,卻又收到了第七封信,小根退學了,要去打工。老根紅著眼看信,“爸,我讀不讀大學不要緊,重要的是不能再讓你受苦受累,不然我會后悔一輩子的。”這是一個沒有蟬叫聲的夏天,沒有人敢吵到老根,因為他的眼睛里有火。
福建考生《季節》
這是一處很成功的細節描寫。作為父親的老根無法為兒子交付學費,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兒子小根退學打工。父親的心情是十分復雜的。作者通過“紅著眼”“眼睛里有火”細節恰如其分地表現了老根的心理,并巧妙通過人物活動的特定場景“一個沒有蟬叫聲的夏天”進一步襯托了老根的心情。
巴爾扎克說:“當一切的結局都已準備就緒,一切情節都已經加工過,這時,再前進一步,唯有細節組成作品的價值?!?strong>這個細節怎么去設計?
未潤色的文字:
……可我能夠感受到媽媽并沒有出去,反而好象到了我的床前,我似乎能聽到媽媽平和溫柔的呼吸聲。我微微睜開眼,媽媽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著,手里抱著毛毯,眼睛愣愣地看著我……
1
細化動作、延長過程
潤色后的文字:
……眼睛愣愣地看著我,我分明地感覺她的目光在我的頭發上撫摸,媽媽好長時間沒有愛撫我的頭發了,她在回憶那逝去的歲月嗎?媽媽的目光撫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覺地轉動了幾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兒時她那雙溫柔的手,輕輕地按摩著我的眼瞼,我知道她在讓我好好睡眠。媽媽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臉頰上,似乎在找尋著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找她自己的影子,又似乎在欣賞著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賞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藝術品……
2
運用修辭,畫其神韻
潤色后的文字:
……眼睛愣愣地看著我,那是什么樣的眼神?。?/span>那是第一縷晨曦對嬌花的撫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風對碧水的溫柔,那是夏日晚霞對嫩柳的輝映,那是秋夜月光對修竹的依戀,那是冬日里的朝陽與小草的交談!
3
變換角度,增加層次
潤色后的文字:
……眼睛楞楞地看著我,那是什么樣的眼神啊!我在這眼神的普照下,頓時有種異樣的感覺:我好象變成了一個襁褓中的嬰兒,在酣然入眠,感動得母親滿臉都是幸福;一會兒,我好象又變成了一朵俏麗的月季花,激動得母親綻開了笑顏;一會兒,我好象又變成了一副五彩的畫,陶醉得母親在那兒欣賞啊欣賞!
4
類比聯想,添其內涵
潤色后的文字:
……眼睛楞楞地看著我,那是什么樣的眼神??!我曾在史鐵生的《我與地壇》里見過,那母親的眼神是一種無言的祝福;我曾在屠格涅夫的《呱……呱……》里見過,那母親的眼神是一種幸福的安詳;我曾在畢淑敏的《我的五樣》中見過,那母親的眼神是一種不能割舍的珍愛!
方法五:煉一些美美的句子
孔子曰:“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币馑季褪钦f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新穎的素材,精巧的構思,高深的立意,都要以語言作為載體。如果我們的語言蒼白,上述一切都會黯然失色。因此,語言,是極其重要的。
那么如何讓作文的語言美起來呢?招數有四。
1招一: 巧用生動形象的詞語。
善于使用一些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如:具有視角沖擊力的動詞、形容詞和其它具有修飾性作用的詞及四字格詞語,讓文字鮮活起來,具有寫作者的情味。
范例:(1)前幾天,我臉上長出了十幾個青春痘,我并不在意,哪想到越長越多了。
(2)前幾天,我這只有零星幾粒痘痘的臉上蹭地又冒出十幾粒,我并不在意,認為這些小丘很快就會消失的,哪想到越長越多了。
(3)前幾天,我這只有零星幾粒痘痘的臉上蹭地又冒出十幾粒,我并不在意,認為這些小丘很快就會消失的,哪想到,這些小家伙頑強不屈,前赴后繼,潛滋暗長,只幾天工夫就星羅棋布地在我臉上泛濫成災了。
又如描寫起晚快要遲到的情景。
(1)天啊!快遲到啦。我急忙下床,穿上衣服和鞋子,刷了牙,洗了臉,上學去了。
(2)天哪!要遲到了。我蹬開被子,翻下床來,慌慌張張地拽過衣服,套上鞋子,幾步沖進衛生間,抽出牙刷,涂上牙膏,在嘴里胡亂地刷幾下,扯下毛巾,在臉上抹了兩把,火燒火燎地跑出屋子去。
2招二:善用辭格,增強語言藝術美
修辭是雕飾語言是常用手段。作為中學生,修辭是再熟悉不過了。作文中能適時用上幾處,一定會讓文章增色不少。如:
春天,是一個綠色的世界。一個充滿芬芳的世界。鳥語花香,樹木新綠,這便是春天的特點。你仔細地扒開一片枯草,便能看見像針尖一樣細的小綠芽嫩嫩的,小小的,可愛極了!那就是小草。你隨意扒開一片草地,就會發現那可愛的小家伙正在伸懶腰呢!看著小草,忽然吹來一陣溫暖柔和的風,溫暖宜人,是她,把冬天的痕跡吹跑了,給大地換上了新裝。微風吹拂著千萬條嫩柳絲。你看!那小柳條嫩嫩的,黃黃的,不禁讓我想起了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又如:——只有極為偶然的機會,看到幾本《兒童畫報》,讓我的夢不至于枯萎。
——同學們將手插進衣袋木偶般的坐著。
——幸福并不是老天爺牙縫里落下的肉屑。
——該面對的絕不逃避,該執著的永不怨悔,該舍去的不再留戀,該珍惜的好好把握,這些也許就是幸福的真諦了。
——羅納爾多就像一輛老汽車,這一次發動機壞了,下一次是減震器,接下來是剎車、油箱!
3招三:巧用幽默,追求語言的情趣美
如:我從小就喜歡讀書。開始,我讀的是帶拼音的童話書。年齡稍長,我“野心膨脹”,開始了“殖民擴張”:獲獎作文、古典名著都成了我涉獵的對象
…… (貶詞褒用)
又如:最后三排是教室的“水泊梁山”。這里的“好漢”平均海拔在1.7米以上。班里行俠仗義,除暴安良的豪杰的反面角色大都在此。當然也有犯了“天規”被“發配”到這里來的,一“好”搭一“壞”,這倒符合生態平衡的規則。 (大詞小用,舊詞翻新)
再如:克隆綿羊,沒爹沒娘。名人出書,一塌糊涂……,告訴大家一個秘密:某某居然也克隆家長簽字哎!“小廣播”大聲宣布著。(新詞新用)
還如:LOOK!那是我班有名的風辣子,刀舌劍唇,一針見血,小眼一瞥,猶如小李飛刀!下午,老師居然讓我與她一桌。My gad!有沒有搞錯,我眼珠差點兒掉在地上,愁啊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用詞雜糅)
生活中,幽默的人到哪兒都受歡迎,幽默的語言則代表著一種智慧。請看下句:
——就像北京人吃臭豆腐,愛它的一天不吃就寢食難安,睡不著覺,有了它就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討厭它的恨不得百米開外捂住鼻子,繞道而行,并且皺鼻子瞪眼睛比看到恐怖組織還緊張,仿佛別人打開的不是四四方方的玻璃罐,而是攜帶非典的郵政快件。
此段文字,作者十分巧妙的運用了極富時代特性的新聞和廣告語,風趣幽默而又極其傳神的寫出了兩種人對同一事物截然不同的態度。
4招四:來一段適時啰嗦。
語言最忌諱的是累贅啰嗦,然而有一種啰嗦卻別有趣味,我們姑且稱其為“文字游戲”。有位考生是這樣寫什么是“誠信”的:
誠信是什么?
農民說,誠信是一粒種子,為了大地的豐收,就要在烈日下成長;
工人說,誠信是一座熔爐,為了祖國的建設,就要把生鐵煉成好鋼;
軍人說,誠信是一個哨位,為了人民的重托,就要守住邊疆;
學生說,誠信是一棵小樹,為了園丁的哺育,就要成為棟梁;
這樣寫,就比說“誠信是各行各業的人們都要遵守的道德準則”要好的多,作者把“各行各業的人們”這種概括抽象的概念轉化成工農兵學這樣比較具體的可感的對象,并且用他們的言論和具體的工作崗位、成績、愿望等等取代了自己對“誠信”的枯燥解釋,這就是文采,這就是形象思維的結果。
再如,什么是生活?這也是很難用抽象語言概括的,但會寫作的學生是有辦法的,他這樣解說:
生活是鏡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
生活是美酒,會喝的說它甜,不會喝的說它苦;
生活是一首詩,有抑揚頓挫,也有平平仄仄;
生活是一首歌,有低沉憂傷,也有激昂歡樂。
這組句子就通過形象思維,巧妙的表達了他對生活的看法,并且意蘊深厚,耐人品味,堪稱警句,使文章頓生光彩。
作文一直占據著高考語文的半壁江山,出彩的作文就為語文考試提供了保障,只要學生們平常作文練習一直有這樣兩種意識“能點題”“有亮點”并且不斷在作文中反復踐行,我堅信:出彩的文章你也會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