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原發性性肝癌簡稱肝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居男性惡性腫瘤第三位,女性惡性腫瘤第四位。從病理組織學上可分為肝細胞性肝癌(占90%),膽管細胞性肝癌和兩者混合型肝癌。臨床上根據腫瘤形態分為巨塊型、結節型和彌漫型。肝癌早期癥狀不明顯,診斷較困難,且容易誤診。出現癥狀就醫時,多屬中、晚期。 原發性肝癌病因至今仍未完全清楚,目前認為與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黃曲酶素、水土環境因素及某些化學致癌物質有關。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是肝癌高發區之一。近來環境污染嚴重的地區,發病率明顯增高。本病多發生于中、壯年男性,男女性比率可高達3-8:1,并以40-49歲之間發病率最高,這可能是與病毒性肝炎及肝硬變多見于中、壯年男性有關。以往對肝癌治療多持消極態度,近10多年來有關肝癌診斷及治療的研究取得很大進展,不少病人經過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可獲長期存活。單純用中醫藥治療常延誤病情,療效較差。湖北省中醫院外科羅文新
癥狀表現:
1.早期癥狀不明顯,或僅有食欲不振、納差、乏力,體重下降。
2.中、晚期出現肝區痛,伴牽涉右肩痛,肝區腫塊。
3.部分病人可有發熱、腹瀉、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引起腹腔內出血,表現為急腹癥。晚期可出現腹水,明顯消瘦、黃疸。
4.肝區叩痛,肝大。
診斷依據:
1.納差、乏力、體重下降;
2.肝區出現持續性疼痛或出現進行性肝腫大;
3.肝臟可觸及腫塊;
4.AFP陽性(>500u);
5.CT示肝占位性病變;
6.B超示肝占位病變;單純B超檢查僅有參考價值。假陰性假陽性的結果較多。
治 療:
治療原則
1.肝葉切除術。術前化療,術中留置藥泵化療。
2.放射介入治療。適用于術前、術后、不能一期切除或晚期不能手術切除癌腫的患者。術前介入栓寒治療可提高療效,以密集介入化療療效最好。
3.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可行:肝動脈插管化療;肝固有動脈或肝左(右)動脈結扎;介入治療;肝動脈結扎加臍靜脈插管化療;-196℃液氮冷凍或鐳射氣化治療;微波凝固治療;抗甲胎蛋白單克隆體載化療藥物導向治療;腫物注射無水酒精等方法進行治療。
4.肝癌破裂出血者,可行肝固有動脈結扎或碘紡紗布填塞術,情況許可可行肝葉切除術。
5.在應用其它治療的同時,可輔助使用中草藥。特別是在化療和放療間期,使用中草藥可明顯減少副反應。其主要證型有:肝氣郁滯,肝膽濕熱,肝腎陰虛,肝血虛,肝血瘀等。
肝癌晚期,常出現上消化道出血,黃疸,大量腹水(膨脹),肝昏迷等嚴重并發癥。這時候使用中草藥要十分小心。不能按一般證候辯證施治。如血瘀型慎用、選用或不用活血化瘀藥等。大量腹水,高度黃疸時,選用通淋利水或退黃藥時還有許多嚴格要求,也不能按普通證候辯證施治。
值得提出的是,一些中醫醫師以中草藥為主要治療手段,拒絕其它治療。如聽從這些錯誤的指導,常會延誤病情。二、三級醫院中腫瘤專業的中醫師,專業知識一般比較高,在他們的指導下服用中草藥比較安全、可靠、有效。
預防常識:
應以預防為主,動物實驗證明黃曲霉素可誘發肝癌,而黃曲霉素在發霉的花生和玉米中含量最高,因此,不要食用發霉的花生和玉米。臨床證明,肝炎-肝硬化-肝癌的關系密切,因此,患病毒性肝炎的病人應及時正確治療,防止轉變為肝硬化,非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應注射乙型肝炎疫苗。為防止酒精性肝硬化發生,不應暴飲酒。出現右上腹不適、疼痛或包塊者應盡早到醫院檢查,一旦確診應盡早治療。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可明顯延長病人生命期。 肝癌的療效取決于早發現、早治療,目前小肝癌外科治療5年生存率達70%左右,故患者不要喪失信心,一旦患病,要盡早到醫院治療。
注意事項:
1。B超陰性不能排除肝癌,部分肝占位病變單純用B超很難查出。
2。介入放射治療可在術前、術中、術后應用。可明顯提高療效。
3。介入灌注栓塞的藥物選擇不能簡單化?;?、栓塞方案選擇對療效影響極大。
4。術前對患者要進行綜合評定。對不適合手術的病例手術,可延誤病情,加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