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味料助力 清淡飲食也能有滋有味
2019-4-1老人報4版
指導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治營養師 尤華智
記者 殷鑫 通訊員 鎖卓琪
糖尿病飲食講究清淡,然而很多糖友嚴格控制飲食后,總覺得菜寡淡無味,非常不習慣。其實,掌握一些調味技巧,可以幫助糖友吃得有滋有味。
鹽
入菜量不等于攝入量
清淡飲食,首當其沖就是限鹽,我國推薦健康人每日吃鹽總量不能超過6克,那么,糖尿病人的用鹽有什么講究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治營養師尤華智指出,如糖尿病患者只有血糖升高,沒有并發癥,那么其實并不需要額外減少鹽的攝入,每日不超過6克即可。如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壓、高血脂或腎功能不全,則需根據病情,適量減少鹽的攝入。
減少鹽的攝入,勢必使食物失去滋味,但糖友也有一些技巧可以借鑒。尤華智指出,首先,做菜時放的鹽和真正吃進去的鹽量是不同的,我們所說的6克限制指的是吃進身體的量。由于鹽直接入菜,鹽量不好計算,糖友不妨在做菜時不要放鹽,最后將鹽撒在菜上,這樣鹽不會滲入菜中,可以最大限度的嘗到咸味。此外,糖尿病患者如與家人一起吃飯,可先將未放鹽的食物盛出,將每日吃的鹽放在一個碟子中,加進菜里,如此可精準控制鹽量,又能讓菜更有滋味。
醬油
要看鈉含量
家庭主婦們都知道,醬油可以代替鹽,但醬油也不能夠隨意放。尤華智提醒,限鹽主要是為了限鈉,而醬油中同樣含有鈉,糖尿病患者在購買醬油時,一定要學會看配料表,仔細察看鈉含量,一般來說,5毫升普通醬油大約相當于1克鹽,也就是說,糖友每吃5毫升醬油,就要減少1克鹽的攝入量。同樣,醬油入菜量與攝入量不能劃等號,糖尿病患者同樣可以使用醬油碟,使用蘸取的方式調味。
此外,為方便慢性病患者,不少商家推出了無鹽醬油,即用氯化鉀代替氯化鈉。這讓不少慢性病患者放松警惕,以為能夠放開限制,但其實很容易出現高鉀血癥,尤其是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而言,更需要謹慎選用。
醋
適量能強化咸味
醋對于糖友來說是很好的調味品,它能增加味蕾對咸味的感知,炒菜、涼拌菜時適當放點醋,即使少加了鹽,也不會覺得太淡。而且醋富含氨基酸、乳酸以及多種有機酸和礦物質, 可以促進消化,降低血壓、血脂。多吃醋可以幫腸胃不好的糖友緩解癥狀,不過,但是如患者有胃酸過多和胃潰瘍等情況,則要少食醋。
香料
用前洗一洗
很多調味品可以幫助提味,蔥姜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蔥蒜含有揮發性硫化物,生姜富含姜辣素,都可以刺激味覺神經,使食物嘗起來更有滋味。而且它們還對糖友的身體很有好處,比如生姜、大蒜具有抗氧化活性和抗炎作用,可對糖尿病患者體內的炎癥因子起到抑制作用。
花椒、桂皮、八角、辣椒等天然香料,也是增加糖友飲食滋味的不錯選擇,不過現在人們使用這些香料多會使用干貨,即經過加工的香料。尤華智提醒,香料加工過程中,商家可能會放入鹽或其他調味料,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前,最好先用水浸泡一下,去除其表面殘留的加工調味料。
代糖
小心刺激食欲
雖然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糖是謠傳,但糖確實一定程度上會對血糖產生影響。目前市面上有一種代糖,即最終產物不是葡萄糖或吸收利用更慢且有甜味的“糖”。糖尿病患者在烹調時可考慮用代糖,既可以產生甜味,又減少了對血糖的影響。不過尤華智提醒,甜味可以刺激食欲,不少患者不自覺會攝入更多食物,從而影響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使用代糖時需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