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運河邊上有個雙灣鎮,鎮上有個叫楊永鳴的私塾先生,這個人為人處事非常厚道,待人接物也很熱情,可就是有個壞毛病,做起事來馬馬虎虎,寫起字來潦潦草草,因為這事,還鬧出了不少的笑話呢。
有一年初夏,為了生計,楊永鳴帶著老婆,告別了岳父岳母,來到了離家百十里外的竹樓鎮教書。一天,他的老婆忽然想吃杏,楊永鳴很疼愛自己的老婆,就跑遍了當地的多家商鋪,也沒有買到杏。回到家中,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攤開紙張,潤足了墨水,揮毫潑墨匆匆給岳父大人寫了一封信,大意是您的寶貝女兒想吃杏,此地沒有出售,請岳父在鎮上買上幾斤,托人捎來等等,落款寫上“楊永鳴”三個字。信寫好后,楊永鳴找到一位熟人,將信捎給了岳父。
岳父收到女婿的來信之后,看了三遍也沒有認全。為什么呢?原來,由于匆忙,楊永鳴把關鍵性的幾個字寫的非常潦草,一是把“杏”寫成“否”,二是把自己的姓名“楊永鳴”寫成了“湯水雞”。老岳父跑遍了鎮上,也沒買到“否”和“湯水雞”。回到家中,他再次拿起信來反復辨認琢磨,這封信既然是女婿寫的,那“湯水雞”就是“楊永鳴”,再仔細一想,女兒從小愛吃杏,這“否”可能就是“杏”,這樣一想,岳父心中就有數了。于是,買了幾斤麥黃杏,托人捎給女婿。為了數落女婿做事馬虎、寫字潦草的“惡習”,岳父還附了一首打油詩:小婿來信要買“否”?急的老漢滿街跑!買了幾斤麥黃“杏”,不知是“否”不是“否”?龍飛鳳舞太粗心,“楊永鳴”變“湯水雞”!
楊永鳴收到岳父的杏和來信之后,羞愧萬分,發誓一定要改掉這做事馬虎,寫字潦草的不良行為。從此,他一邊教書,一邊苦讀經書,過了兩年,居然考取了舉人的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