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家庭聚會,還是公司聚餐,愛吃的你是不是總禁不起美食的誘惑,忍不住盡情的吃吃吃?
吃完后,你的內心是不是這樣的:
'哎呀,一不下心又吃多了!明天就開始減肥!先下單去買點青汁,排宿便、清腸毒,又能減肥,最適合我這種不愛動的人了,棒棒噠......”
可最后愣是沒看到一點效果!
(這...妥妥的智商稅啊~)
那,宿便到底是個啥?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一聊~
“宿便”是什么?
“宿便”根本就不是什么醫學名詞,它只不過是很多商家為了賣產品造出來的偽概念。可經過歲月的洗禮,它竟然在不入流的養生宣傳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如果從字面上理解,它通常是指在體內滯留超過1天,尚未排出的糞便。
(它只是比較留戀你的溫暖,不想太早和你說再見罷了~)
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會先通過食管進入胃部(和胃酸、各種消化液充分混合),再進入腸道(依次通過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結腸、乙狀結腸、直腸),被不斷的消化吸收,最后當剩余的食物殘渣聚集到一定體積時,就會產生便意,如果此時條件允許,你就可以把它排出體外。
整個過程大概需要1-3天左右,也就是說,可能你今天吃的美食,正常情況下要到后天才能排出體外。
(除非你一不小心吃壞了肚子,出現了拉肚子的情況,那就......)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凡是排泄出來的大便,都是“宿便”。
“宿便”真的有這么多?
謠言說:
“正常人體含有3-6公斤宿便,肥胖便秘者體內有7-11公斤宿便”。
這個說法當然是假的!
(這里護媽以6公斤為例)
一個正常人大腸內存留的糞便有1-2公斤還可以理解,可這江湖傳言的6公斤是什么鬼?
雖然我們每天能吃進去的東西不少,但哪怕食物全都不能被人體吸收,也不大可能有6公斤那么多。
(6公斤的大便可是好大一坨!要是我們的肚子里真能囤那么多的話,那大街上豈不是個個都有大肚腩了?)
所以,還在寄托于“排宿便”減重的妹子們,醒醒吧,少吃多動才是硬道理!
“宿便”不排,危害健康?
什么什么?
除了上面的謠言,竟然還有更離譜的家伙居然謠傳說“宿便那么臭,肯定是它里面毒素太多”!
(因為它臭,你就造謠它有毒的人,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其實宿便的臭味主要是由由細菌作用的產物所致,主要有吲哚、糞臭素、硫氫化物等。
但其實它的組成大致包括:
食物中不消化的纖維素、結締組織
上消化道的分泌物(如粘液、膽色素、粘蛋白、消化液、消化道粘膜脫落的殘片)
上皮細胞和細菌
少量的維生和無機鹽。
作為純天然肥料的它,如此單純、無公害,竟然還要被造謠,簡直太慘了!
哪怕好久不拉,它在腸道內待久了,也只會被分解出更多氣體,讓你放屁更臭,和毒素壓根沒有半毛錢關系。
但糞便長時間積存在腸道里也確實會產生一些問題。
因為積存在腸道的便便會隨著水分被不斷吸收,最終會變得非常干硬,導致排便費力。
注意:這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身上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突然增加的腹壓和交感神經興奮可能會導致阿斯綜合征,即心源性暈厥。
而排便不暢,同時也有可能造成肛門處的靜脈發生曲張,導致痔瘡的發生。
如果你已經發生了痔瘡,那還可能會出現干硬的糞便劃破你痔瘡上曲張的靜脈,導致出血的情況。
(嘶~莫名感覺到了菊花一緊~)
清“宿便”的正確姿勢
現在市面上很多的“清宿便”保健品為保證立竿見影的效果,很多都打著排毒的幌子,走著瀉藥的路子(比如加點番瀉葉、大黃等藥物)。
喝完的確能夠加快腸蠕動、促進排便,但是這些藥物中大多含有蒽醌類化合物,會刺激腸粘膜神經,引起排便反射,導致結腸平滑肌收縮,腸蠕動加快,從而促進排便。
長期服用這些保健產品,很可能會導致不可逆的腸神經損害和肌肉萎縮,越來越依賴藥物。
此外,這些藥物還可能會使色素沉著于腸壁,出現結腸黑變病。
這里,護媽建議如果你平常經常便秘、腹瀉的話,平時要多多注意這幾點:
1、保持健康的排便習慣
可在早餐后如廁,因為這一時段結腸推進動作較為活躍,易于排便,注意有便意時不要憋著,最好立即排便,及時排便對于預防便秘有很大的幫助。
2、規律飲食
規定固定的吃飯時間,盡量避免吃夜宵,尤其不要在晚上11、12點鐘或睡前2小時內進食。
經常食用一些粗糧、以及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多喝一些含益生菌的酸奶,可以促進消化,調理腸道。
或者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一些益生菌,也能幫助你改善腸道菌群狀況。
3、多補充水分
每天都應該攝入2000ml水,如果能在每天起床后喝一杯溫開水就更好啦~
4、多運動
早上起來可以進行散步、慢跑等有氧運動,以保持一定的運動量。
(特別對于某些老年人,這一點非常關鍵!)
如果實在沒有時間,可在辦公室里多做半蹲動作,也可以鍛煉腹肌張力,彌補運動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