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會發現身邊得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那么究竟什么是糖尿病呢?糖尿病真的那么可怕嗎?
糖尿病簡介
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內分泌疾病。它的發病原理是體內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或伴有外周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的紊亂。
最明顯的特點是持續性高血糖,主要臨床表現為血糖非正常升高、煩渴、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疲乏等。
糖尿病的可怕之處在于會產生多種并發癥,導致高致死率和高致殘率,令人談之色變。糖尿病的并發癥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低血糖、冠心病、高血壓、眼部并發癥、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腦梗死等。
得了糖尿病該怎么辦?
1.及時監測血糖
如果您出現了多飲、多尿、多食、乏力、體重下降等糖尿病的典型癥狀,應當盡早就醫,及時監測血糖,爭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如果出現了多飲、多食、多尿或伴體重減輕等癥狀,而且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時血糖為11.1mmol/L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了。
2.西醫治療不可少
西醫在降糖藥物的選擇方面,包括口服降糖藥,如磺脲類、格列奈類、雙胍類等,也可注射胰島素。通常從小劑量用藥開始,逐漸加大劑量,直至達到有效劑量。
每種藥物的適宜人群不同,具體用藥方案需聽從醫生建議。1型糖尿病患者必須終身使用胰島素,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口服抗糖尿病藥物。糖尿病患者在用藥的同時需定期監測肝腎功能。
3.輔助中醫不能少
中醫稱糖尿病為消渴,在治療方面具有療效好、副作用小等優勢。
4.飲食控制要記住
糖尿病患者必須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相應的熱量攝入標準。三大營養素攝入應均衡,少食多餐,定時定量,多吃低糖、低脂肪、優質蛋白、高纖維素的食物,減少鹽、膽固醇、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5.堅持運動好處多
長期堅持運動對糖尿病的防治非常有利,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運動消耗葡萄糖來降低血糖、減輕體重、降低胰島素抵抗、增強心血管功能等。但糖尿病患者不宜參加較劇烈的運動,運動量也不宜太大,否則容易讓機體產生應激反應,引起血糖增高。糖尿病患者在用藥期間最適合做有氧運動,如慢跑、跳舞、游泳、散步、打太極拳等。
6.四時保養很重要
春季防流感。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弱,一旦感冒不易治愈,還可能引發感染,導致血糖控制難度加大,故應注意保暖,外出記得帶上口罩。
夏季天氣炎熱,要及時補充水分,要做到不渴而飲,不可為了減少尿量而少喝水.
秋冬要注意保暖,避免凍傷,防止出現肢體感染。
7.情緒管理要記住
生活的壓力會讓我們產生種種不良情緒,如煩躁、失望、嫉妒等,這些不良情緒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其害處不容小覷。對于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緒易誘發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注重情志調養,樂觀待病,減少情志刺激因素。
患者可通過養鳥喂魚、去公園散步、聽舒緩的音樂等方法調控情緒。《黃帝內經》也說過:“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糖尿病雖然是一種終身性的疾病,但通過藥物治療、飲食控制、合理運動以及提高患者自身的保健意識,我們也可以與糖尿病和諧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