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說:“生命就是罪惡,它什么都不是,向虛無轉化才是生命唯一的幸福。”
受叔本華等人的思想影響,托爾斯泰也堅持認為,人生是虛無的。“我碌碌無為地活,兜兜轉轉地過,不經意間進入一個深淵,并且清楚地看到,除了死亡前面什么都沒有。不能停下腳步,不能回頭,也不能閉上雙眼不看前方的萬劫不復。除了生活和幸福的幻象,除了真正的苦難和死亡,前方什么都沒有。”
我的生命是否具有超越死亡從而永恒的意義?對于這個問題,托翁給出否定的答案。他認為,人生沒有什么是永恒的,“我的那些事業,無論它們成功與否,將來都會被忘記,或早或晚,那時我也早已不在。”
法國作家莫洛亞講得很精彩,他寫道:
一只圣蟻向同伴高談闊論地說道:
既然萬物皆是虛空,我要問你們:為什么要工作?為什么要搬運這些沙子和蝴蝶尸體?為什么要長途跋涉穿過危險的沙漠呢?你們在這世上辛勤勞作能得到什么呢?你們養育的下一代螞蟻還要勞作、受苦,遭人類踐踏。而這些螞蟻成年后又會養育其他螞蟻,直到地球了無生機——這一切遙不可及又近在眼前。所以我要對你們說:停下來吧!別受奴役做無用功,不要再被愚弄了。要知道,蕓蕓眾生之上并沒有蟻王,進步只是一種錯覺,你們渴望勞作只是遺傳使然。世界上沒有什么是確定的,除了螞蟻的失敗和死亡——永遠不會醒來的長眠。
這時,一只小螞蟻禮貌地把圣蟻推到一邊。它說:“姐姐,你說得很好,不過我們要挖洞穴的通道了。”
說得好,你講得沒錯,從長久而言,沒有什么是永恒的,甚至一切都是虛無的,可是,又能怎樣?
我們還得活下去。
也許,活著就是生命的意義。
人生的意義是什么?
反向而推
假如說你不愿意離世
那么,你還留戀什么
那就是一個人的最低生存意義。
是為了責任而選擇活下去,還是不舍情欲,抑或留戀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