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里散寒類食物有溫暖臟腑,祛散里寒的作用,宜于治療里寒證。此類食物大多味辛性溫熱,故熱性體質、熱證、陰虛證忌食;小兒及
孕婦也應慎用。屬于調料的,用量不宜大。
辣椒 味辛、性熱,歸心、脾經。作用:溫中散寒,健胃消食。宜于胃寒胃痛,食欲不振。熱證、陰虛證,婦女經、
孕期忌食。
韭菜 味辛、性溫。作用:溫中,下氣,散血。宜于脘腹冷痛,噎膈反胃,寒證腹瀉,瘀血胃痛。熱證、陰虛證忌食,不宜與蜂蜜同食。
鰱魚 味甘、性溫,歸脾、肺經。作用:溫中益氣。宜于脾胃虛寒,食欲不振,寒性腹瀉。熱證、陰虛證、
皮膚病者忌食。
草魚 味甘、性溫,歸脾、胃經。作用:暖胃,補虛。宜于胃寒冷痛。熱證、陰虛證忌食。
肉桂(桂皮) 味辛甘、性大熱,歸胃、脾、肝經。作用:補火助陽,溫暖脾胃,溫通經脈,祛寒止痛。宜于脾胃虛寒,胃腹冷痛,食少便稀。熱證、陰虛證、
孕婦忌食。
干姜 味辛、性熱,歸心、肺、脾、腎經。作用:溫中祛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逐寒除痹。宜于胃腹冷痛,虛寒吐瀉。忌食同肉桂。
生姜(鮮姜) 味辛、性溫,歸肺、胃、脾經。作用: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宜于胃寒惡心嘔吐,近代用于治療
消化性潰瘍。熱證,陰虛證忌食。
花椒 味辛、性熱,歸脾、肺、腎經。作用:溫中散寒,止痛,燥濕,殺蟲。宜忌同干姜。
胡椒 味辛、性熱,歸胃、大腸經。作用:溫中解毒,散寒下氣。宜忌同干姜。
小茴香 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作用;溫腎散寒,理氣止痛,和胃止嘔。宜于胃腹冷痛,胃寒嘔吐。熱證、陰虛證忌食。
茴香菜 味辛甘、性溫。作用:溫胃散寒,健脾助食。宜于虛寒胃痛,胃弱食少。忌食同小茴香。
紅糖 味甘、性溫,歸肝、脾、胃經。作用:溫中補虛,緩急止痛,活血化瘀。宜于虛寒胃腹痛,瘀血胃腹痛。濕證、熱證忌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