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老齡社會30人論壇&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成立兩周年暨適老化專題研討會以線上直播方式成功舉辦。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曉回顧和總結了兩周年的歷程。本次專題研討會由老齡社會30人論壇和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主辦。
兩年前的今天,我們在香山腳下開啟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即成立老齡社會30人論壇和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轉眼已經兩年時間了,老齡社會30人論壇也從當初的18位成員發展到現在的32位成員。
總體來說,這兩年時間我們在四個方面做了一些很重要、很有意義的研究、交流和影響力工作。
我們現在越來越意識到老齡化、老齡社會在中國現在和未來,乃至于全世界未來發展當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老齡化在近40年來是沿著制度創新、技術創新、人的突變這樣一個軌跡向前發展的,對人類未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性條件。技術、制度和人是影響人類社會中長期發展的三個重要因素,今天所關注的老齡化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所面臨的老齡化和老齡社會課題,是一個人類社會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一個大事件。以前有農業時代、工業時代或其他時代,但從人的角度來看,我們經歷的是年輕社會,而這樣的年輕社會正在向老齡社會轉型。所以今天面臨的是由老齡化人口所帶來的巨大變化,絕不僅僅是改變老年人的定義就能夠無視的問題。人口結構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結構,從原來社會習慣的金字塔型、T型,到倒金字塔型,這個轉變是巨大的。
老齡社會帶來的各方面挑戰,絕不僅局限在老年人身上,更不僅局限于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很長一段時間內,研究者把老齡化局部化或僅涉及到民生保障的養老問題,老齡社會所帶來的是關乎社會經濟全局性問題。如果養老是一個“一維”問題,那么老年人是一個“二維”問題,而老齡社會涉及到“三維”事情。
這兩年,關于老齡化和老齡社會有了認知上的飛躍,由此,我們形成了關于老齡社會的十大議題,包括如何界定、如何認識信息技術、信息化條件下老齡化城鎮化問題、全球化、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生活方式、公共政策等方面,形成老齡化和老齡社會新的認知體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認知重啟的過程,是一個新的高度、范圍、境界下看待老齡社會和老齡化的問題,越來越多的人、機構、政府的文件都在逐漸形成關于老齡化的新認知。
中國人口從2018年開始加速老齡化,到2020年急速老齡化,2035年深度老齡化以及2050年重度老齡期,這四個階段變化需要通過啟動共識、啟動基礎建設來推動和完成從年輕社會向老齡社會轉型。2019年10月,國家頒發了關于人口老齡化的中長期綱要,其中關于未來人口老齡化的重要的階段也是按照這樣的時間節點來劃分,顯示了整個社會的共識正在逐漸形成。
從年輕社會向老齡社會轉型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非常多,不僅限于以前把注意力局限在養老的時候,目前更多的是基礎設施、少子、勞動力稀缺、養老金、新數字鴻溝、社會服務、生命權利等八個重要方面。所以,在年輕社會向老齡社會轉型過程中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為此,我們針對八大挑戰提出了八項對策,這些共識都在逐漸形成中,包括基礎設施、改革創新養老金制度、退休制度等社會服務方面。2018年重陽節時,論壇和研究中心發布了《老齡社會香山共識》。
兩年來,通過線下活動、線上會議、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方式的探索和討論,涉及到了很多領域,包括中日養老政策、科技創新、醫療健康、智慧養老、人口紅利、心理健康、一切疫情應對,人口紅利等方面。以前,我們僅僅把眼界局限在老齡化,而去年很大程度上,中國面臨著大變革時期。2019年,在新莫干山會議上,首次舉辦了老齡社會論壇,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莫干山會議討論了老齡社會的轉型與創新兩個方面。老齡化本身不是問題,但目前的文化、經濟、政治等體系與正在到來的老齡社會是不相適應的,所以,我們要有相應的文化、經濟、政治體系來適應,這是我們正在面臨的一個歷史性問題。
此外,論壇與研究中心在北京市內外進行了很多次調研,包括時間銀行專題、基層服務、社會創新實踐、鄉村振興以及一些頭部企業等方面。現在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此類的探討與探索也將繼續進行。
認知重啟、共識推進和領域探索的背后是研究機制的創新和形成,在此我分享三個重要的特點。
第一,針對老齡化和老齡社會的研究重點簡單稱之為“一體兩翼”。一體是老齡社會的社會創新,比如,如何通過社會創新來解決現有的制度體系與老齡化、老齡社會不相適應的東西,包括時間銀行、適老化、生命關懷等相關的社會創新形式。兩翼是指在一體的基礎上關注與此相關的公共政策創新以及老齡產業本身的發展。總體來說,以社會創新為體,以公共政策和老齡產業為翼。
第二,通過兩年的工作逐步形成了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和老齡社會30人論壇之間一種非常好的交流、溝通、融合、支撐和共同發展,并有效地推動了很多研究工作。
第三,從研究視角上我們強調前瞻、中立、宏觀。一是,我們更關注前瞻性研究報告。如莫干山會議上發布的《洞察2050:老齡社會大勢、轉型與對策》老齡社會研究報告,我們試圖從未來的老齡社會發展前景來思考目前老齡產業的行動。二是,保持中立的研究視角。三是,關注未來宏觀及中觀層面的挑戰與課題。所以,通過兩年的努力,在研究重點、研究方法和研究視角上形成了老齡社會30人論壇和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特有的研究機制。
基于此,論壇和研究中心重點形成了六項研究成果,包括《老齡社會十大議題》《老齡社會香山共識(2018)》《大轉折:從民生、經濟到社會——老齡社會研究報告(No.1)》《老齡社會研究報告:2019——大轉折:從年輕社會到老齡社會》藍皮書(社科文獻出版社)《洞察2050:老齡社會大勢、轉型與對策——老齡社會研究報告(No.2)》,以及最新發布的《適老化:后疫情時代“新基建”“舊改造”的方向與機遇——老齡社會研究報告(No.3)》。今年還將發布第二本老齡社會藍皮書,在一兩個月內就會與大家見面,后續還有社會創新案例及老齡化與老齡社會100問讀本等。
總體來說,老齡社會30人論壇與盤古智庫老齡社研究中心的發展同步,老齡社會在近兩年的變化也很多,甚至是比較重要的,值得未來給予更多的關注。一是,出生率持續下降,勞動力人口跌破9億。二是,對老齡化與老齡社會趨勢的認知層次普遍提升。
最后,感謝老齡社會30人論壇的各位成員、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員和研究人員以及合作的政府、產業、公益組織等機構的朋友們,未來我們一起攜手共進!
機構介紹
老齡社會30人論壇
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立于2018年4月,由盤古智庫、信息社會50人論壇、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創新公益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和思德庫養老信息化研究院等機構共同發起成立,旨在匯聚各方專家學者等有識之士,成為老齡社會領域的研究、交流、實踐和影響力平臺。
論壇致力于站在人類發展和社會轉型的高度,從趨勢、特征、文化變遷和公共政策等維度,結合數據和案例,組織老齡化、信息化和城鎮化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等有識之士,深入研究和交流老齡化對社會結構、社會形態及其演化的全方面影響,形成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
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成立于2018年4月,是盤古智庫從事老齡社會研究的專業機構,致力于系統研究老齡化、老齡社會及相關領域的現象、數據、趨勢和機制,及其對民生、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等的影響,重點關注老齡社會大勢下的社會創新、公共政策和老齡產業,探索推動各個層次的老齡社會前景、體系和轉型。老齡社會30人論壇秘書處設在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