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銀齡書院
作者:薛曉萍
#愛·快樂·平靜#
一枝丁香,她不是《雨巷》中那個結滿愁怨的小姑娘。
一位美琳,牽手美棣靜候著48件飾品邂逅36件衣裳。
一本《尋找內心的平靜》像是那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
一曲悠悠的《渴望》愉悅著銀齡形象美學的空中課堂。
自古女子好珠寶,誰也不例外。從小母親就教導我:別人披金戴銀不許用手摸,別人送你珠寶不許伸手接,有能力就買自己喜歡的,沒有也罷。人生在世,金銀珠寶乃身外之物,有則偷著樂,沒有也無妨。
世間萬物,各自都具有生命力,一草一木,一繩一石,都可以當做飾物。
古代女子金釵、銀釵,倒不如現代李雙雙用筷子盤了個人見人愛的發型。
鄉村女孩用青草編個戒指戴在指尖,男孩用柳條編頂青春帽,我也曾用扣子做過耳釘,照樣珍愛有加。
滄海桑田世事變遷,人們的審美觀念、求美心態,更是變幻無窮。一成不變的只有那飾品的配角功能。
飾品就是配角,永久的配角。
除非你強用于顯闊、炫富,全身披金掛銀、甚至別金卡、配金鏈、戴金表、挎金包、鑲金牙,讓大家都知道你是世界首富,那只能會招人羨慕妒忌恨,絕不會有人夸你美。
頸間的一串項鏈,手上的一枚戒指,腕中的一只玉鐲,都能使人的形象變化萬千。
飾物的作用只在于裝飾點綴而不在于張揚,佩戴飾物以簡潔為高,最忌繁復雜亂。
一個衣著樸實的村姑,發髻插一朵野花,卻能使她大添風采,美麗動人。喜兒的二尺紅頭繩,在中國的芭蕾舞臺上炫靚了幾十年。
50后的童年,誰沒用院里的喇叭花當做耳環,將花蕊扯出,綴著一個小地雷似的黑珍珠,別在小耳朵上,照樣搖曳的風生水起,美不勝收。
珍珠被串成一條長達100厘米的項鏈時,它們散發的魅力將無法抵擋。如果把佩戴珍珠項鏈當成炫耀,那就失去了戴它的樂趣。
手表不只是人們測時守時的實用品,也是一種裝飾品,科學理性的服飾搭配與秒針傳承的心情巧妙融合,就會帶來腕上風采。
在同一部位,只能選用一種飾物,重復配戴不會有好效果。比如手腕不戴表的,一只手鐲會平添許多韻致;反之手腕已有一塊精致手表,則毫不猶豫地放棄手鐲。
年過半百纖纖玉指早已銹跡斑斑,多少護手霜不及一枚戒指,而且是驚艷醒目的飾品戒指,這樣才能阻止別人看清手的真面目,即使看了,也只能記住戒指款式。不信就試試看,真的很靈驗。
滿世界都是黑色外套和金色配飾的圣誕節,一款綠松石手鏈會讓裝扮頓時顯得靈動俏皮。綠松石寬手鐲擁有一種渾然天成的出位感,它能給一身原本嚴肅乏味的裝扮增加些冒險色彩,也能給一身平淡無奇的裝扮瞬間注入光彩。
胸針對整體造型起到畫龍點睛的意義,它是演繹簡單與精致的不二選擇。適當運用在上衣領尖,會比其他任何裝飾品都顯得優雅時尚。
胸針是很特別的配飾,一枚別致的胸針,會顯得十分高雅脫俗。
飾品,讓平凡立即變動人。這些幽靈,它們力量強大,只要幾件基本單品,就能給造型帶來驚喜的變化,可以讓平凡寡淡的衣服煥然一新,同時還可用于改善視覺上的平衡與亮點。
服飾的美,可以給人以美的享受,尤其當服飾十分貼切地體現了人的性格、注入了親人的關愛時,更會加深這種美感的程度。
無論是多么漂亮的飾品,如果與衣服不相配,就會顯得庸俗土氣,毫無氣質可言。飾品的顏色與衣服相統一,會顯得優雅;選擇其他顏色作點綴,則獨特而別致。在細節處勝出,細節決定成敗。
源于本色提升質感,不羨慕花花世界,不稀圖榮華富貴,用最普通的服飾,搭配出優雅的風采,由內而發的就是淡定的氣韻和從容。
花花世界人人都在尋找愛,尋找快樂,尋找內心的平靜。其實愛就在身邊,美就在心田。
愛·美,有大愛方可有美麗,讓我們用愛,清點衣櫥,用愛打扮自己,相由心生,愛會讓你更美麗。
2020年4月9日西木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