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到了換季,隨著氣候變化,不少人會覺得身上開始發干發癢,十分難受。
面對皮膚瘙癢,大多數人都選擇“撓一撓”,卻常常“越撓越癢”……
秋冬季為何會皮膚瘙癢?我們又該如何擺脫瘙癢的煩惱?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皮膚瘙癢是如何引起的?
皮膚瘙癢其實是皮膚的一種主觀癥狀,主要表現為局部或全身性的瘙癢,不一定伴有皮膚癥狀,但由于許多人會忍不住“撓一撓”,大多數瘙癢的患者皮膚上可見抓痕。
引起皮膚瘙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常見的有:
1、皮膚干燥
由于秋冬季的氣候變化,皮膚也相對干燥、缺少水分,特別是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由于皮膚萎縮變薄,滋潤皮膚的油脂減少,使皮膚失去了潤滑保護作用而顯得更加的干燥。
這種情況長期得不到改善,會刺激神經末梢,導致皮膚瘙癢。
2、單純性皮膚病
如果本身患有皮炎、濕疹、體癬等皮膚疾病,就會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膚瘙癢。
3、心理性皮膚瘙癢
緊張、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長期得不到排解,也可能引起內分泌系統功能的變化,誘發皮膚瘙癢的癥狀。
4、蚊蟲叮咬
蚊蟲通過其口器刺傷皮膚,其唾液或毒液侵入皮膚,從而引起炎癥導致皮膚瘙癢。
5、其他因素
皮膚瘙癢還與一些內科疾病、生活習慣、衣物材質、洗滌劑殘留等因素有關。
身上癢癢癢,能不能撓?
皮膚瘙癢,人們出于本能會去撓,甚至使用各種工具,但這種做法往往會讓情況變得更糟。
過度搔抓會破壞皮膚的完整性,從而使瘙癢的情況加重,導致“越撓越癢,越癢越撓”的惡性循環,甚至引起繼發性的皮損和感染:
如何應對皮膚瘙癢?
想要遠離秋冬季的皮膚瘙癢,應當做好日常的防護措施:
改善皮膚干燥
洗澡時水溫不宜過高,否則可能加劇皮膚水分的流失,從而引起皮膚瘙癢;
盡量少用堿性過強的洗發水、沐浴露、香皂等,減少對皮脂膜的破壞;
洗浴后涂抹保濕乳,緩解皮膚干燥瘙癢。
02
減少皮膚刺激
選擇純棉面料的衣物,增加透氣性,避免產生靜電等刺激皮膚的現象;
日常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睡“美容覺”,讓皮膚有足夠的自我修復時間。
03
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中輕度瘙癢的患者,可以聽從皮膚科醫生的建議,適當涂抹藥膏來止癢。
警惕!這4種瘙癢不容小覷
很多內科疾病在早期也會有皮膚瘙癢的癥狀,因此,要特別注意以下幾種狀況:
婦科炎癥
外陰瘙癢
女性如果出現外陰瘙癢的癥狀,則要警惕滴蟲、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婦科炎癥。
肝膽疾病
皮膚瘙癢、發黃
如果出現全身性的瘙癢,同時皮膚、眼睛、尿液等異常發黃,有可能是患上肝膽疾病的表現。
腎病
皮膚瘙癢、有異味
腎臟功能出現問題,無法排出的廢棄物質,導致皮膚受到刺激,不僅會瘙癢難耐、干燥無光,還可能出現尿腥等異味。
糖尿病
皮膚瘙癢、飯量變大、體重變輕
皮膚瘙癢同時伴有多飲、多尿、多食和消瘦的癥狀,則可能是糖尿病導致的瘙癢。
數據顯示,約有10%的早期糖尿病患者會出現全身性或局部性的皮膚瘙癢,尤其在腋窩及腹股溝的部位最嚴重。
總結來說,雖然皮膚瘙癢很常見,但做好日常護理工作,基本可以緩解大部分不適。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現其他疾病征兆,或瘙癢超過3天無法自行緩解,且越來越嚴重時,應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