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婦科惡性腫瘤發病率逐年提高。有研究顯示,2000~2005 年中國女性乳腺癌新發病例數約增加 38.5%。2015年1月16日,歌手姚貝娜因乳腺癌去世,引發醫院門診的乳腺檢查風潮。人們逐漸認識到婦科腫瘤的發生越來越年輕化。雖然當前還沒有找到引起某些婦科腫瘤的確切病因,但根據對相關病例的長期觀察,我們發現一些因素可能會引起婦科腫瘤。
1.不潔的性生活
女性的婦科腫瘤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女性的生殖器官受到感染而引起的,因此不潔的性生活已成為女性婦科腫瘤的元兇。
女性不僅僅要在進行性生活時注意衛生,更要注意不要過早的開始性生活,以及不要有混亂的性生活。研究發現宮頸癌和癌前病變患者高發因素主要為低齡婚育、多胎妊娠、多次生產、同時存在多個性伴侶、性生活頻繁、生活不規律、存在吸煙、飲酒等不良嗜好[3]。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擁有多個性伴侶的女性,感染多種高危型HPV的風險更高,患宮頸癌的風險也相應更大[4]。
2.服用避孕藥
宮頸癌在全球女性癌癥發生率中居第二位,全球每年宮頸癌新發病例數約為49.3萬,死亡人數約為27.4萬[5],而宮頸癌的發生除了與HPV病毒感染有關外也與口服避孕藥,尤其是與長期口服避孕藥有關[6]。避孕藥自1960年開始使用后,世界上服用避孕藥進行避孕的女性約有7500萬。避孕藥的主要成分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很多女性并不了解避孕藥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卵巢和其他女性生殖器官產生不良影響。有研究發現服用避孕藥可降低女性患卵巢癌的風險,但是也有數據顯示過去十年里每10萬名服用避孕藥的女性中,患乳腺癌的病例會多出50例。因此,服用避孕藥仍需謹慎。
3. 流產過多
如今,很多年輕夫妻的生育觀念已有改變,不希望過早要孩子,總想趁年輕多學習一些技能,多做一些事。可是,一旦避孕失敗,妻子懷孕后要慎重考慮,千萬不要輕易下人工流產的決定。正常自然流產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性,而反復人工流產,或18歲以前多次做人工流產者,易引發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性。有研究認為流產與乳腺癌發病風險的關系主要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變化 。
作為女性,關注自己的健康,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避免不潔的性生活及長期口服避孕藥等可以讓女性遠離婦科腫瘤,擁有更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