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滴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有個少年長期喝飲料,年僅14歲竟然突發腦梗。
像這樣的病十幾歲的孩子得,醫生表示還是第一次遇到……
醫生說,這么年輕就得了腦梗,跟這個小朋友非常喜歡喝飲料可能有一定的關系。
這則新聞,讓人震驚!
碳酸飲料會導致腦梗嗎?
嚴格來說,碳酸飲料并不會導致腦梗,元兇其實是飲料中所含的糖分。
如果長期大量喝糖含量很高的飲料,腦部的血液供應就容易出現障礙,并且導致缺血、缺氧以及局部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極端情況下,的確有可能引發腦梗塞。
很多人會覺得說,我很少吃糖呀。
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糖已經無孔不入。據《中國兒童含糖飲料消費報告》指出,我國兒童每天喝飲料超過 715 毫升,6—17歲兒童每周至少喝1次飲料的比例為61.9%。
報告還顯示,兒童經常飲用的飲料種類前5位依次是:牛奶和酸奶、其他含糖飲料、果蔬飲料、茶飲料、植物蛋白飲料,這些飲料的含糖量都不低。
其實,不光是孩子,成年人的飲食里也已經不知不覺包含了太多糖分。
碳酸飲料、啤酒、咖啡、奶昔飲品、甜品等,這些高糖產品讓我們加速步入“油膩”的中老年之列。
吃糖過多的10個危害
哈佛大學專家分析發現:如果每天飲用含糖飲料1-2杯,將增加26%的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35%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猝死風險,增加16%中風的風險。
喝太多含糖飲料還會導致齲齒、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腎結石、脂肪肝、骨質疏松、代謝綜合征等的風險也增加了。更可怕的是,糖能夠令人成癮,對大腦的影響堪比毒品。
關于吃糖的壞處,大家知道最多的是損害牙齒,其實真相遠比你想的要嚴重。小水滴給大家總結了10大危害。
1、導致齲齒
經常吃糖又不及時漱口,極易患齲齒(蛀牙)及多種口腔疾病。
2、引起厭食
過多食用甜食,會抑制食欲,依賴甜味也是部分兒童厭食的重要原因。
3、增加肥胖及糖尿病的風險
糖進入到人體后,一部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分解,來供應人體所需要的能量,另一部分也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合成糖原儲存起來,以備急用。但是人體合成糖原是有上限的,再多的糖就會轉化成脂肪儲存到體內,久而久之引起肥胖,而肥胖能引起很多慢性疾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癥等。
4、引發痛風
糖過量易導致人體內源性尿酸的形成,而尿酸過高,就很容易引發痛風,痛風很折磨人,死不了,卻疼得想死,所以它有一個綽號叫“不死的癌癥”。美國調查顯示,大量喝甜飲料的人痛風的發病率比不喝甜飲料的人高出120倍。
5、導致精神障礙
許多嗜糖兒童會發生精神改變,性格怪僻異常。專家分析,體內糖分過多可以導致精神障礙。
6、會變笨
日本科學家發現,甜食吃得多會影響人的智力。日本、美國的動物實驗均顯示,長期高果糖飲食會使大鼠大腦遲鈍、學習記憶能力下降。
7、加深近視
糖含量的增加會引起眼球房水、晶體滲透壓改變,導致近視的發生。過多地攝入糖及高碳水化合物也會使眼內組織彈性降低,微量元素鉻的儲存量減少,使得眼軸容易變長。
8、導致骨質疏松
多吃糖會影響鈣質的吸收,間接地導致骨質疏松癥。
9、衰老得更快
美國加州皮膚護理科醫生阿瓦·山姆賓表示,糖分會與皮膚中的膠原蛋白結合,削弱膠原蛋白對皮膚的修復和再生功能,導致皮膚過早出現皺紋和變得松弛。研究表明,50~70歲的人如果血糖水平增高,會讓他們看上去老了5~7個月。
10、增加患癌風險
攝入過量甜食會增加胰腺癌發病幾率。吃糖會導致胰島素大量分泌,使胰島功能受到損傷,而這是引起胰腺癌的潛在因素之一。
除了胰腺癌,研究顯示,較高的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還可以明顯增加人類患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和黑色素瘤的風險。
哪些食物中含有“隱形糖”?
我們到底吃了多少糖呢?
調查發現,我國人均一年吃糖量達19.6公斤,與30年前相比整整上升了5倍——平均下來每人每天的攝入量接近53.7克,已經高過了營養學上的推薦量。
有些人可能會說,我很重視健康,從來不喝甜飲料、不吃甜食,應該不會吃糖超量。
其實,大部分糖都屬于“隱形糖”,隱藏在不甜的食物中。WHO指出,人們如今攝取的許多添加糖其實都是“隱藏”在通常看起來不甜的加工食品中,也就是所謂的“隱形糖”。以番茄醬為例,一湯匙番茄醬就包含一茶匙糖。
那么,哪些食物容易含有“隱形糖”呢?常見的“隱形糖”主要在如下食物中:
1、焙烤食品和面點
市場上出售的面包、甜餅干含糖量通常都在15%至20%;即便自己動手焙烤,要想做得好吃,糖也不會少。現在很多中式點心,比如一些小饅頭、小包子、奶黃包之類,也都要加點糖。
2、甜飲料,包括各種碳酸飲料、果汁、乳酸菌飲料等
一瓶500毫升可樂的糖含量在50克左右,一瓶350毫升的乳酸菌飲料,含糖量也在50克左右。市售很多果汁飲料,即使是純果汁飲料,含糖量也很高。尤其需要指出,女性偏愛的紅棗漿、蜂蜜柚子茶等所謂“健康飲料”,實際上加的就是紅糖,其中90%以上都是糖;而蜂蜜的含糖量通常也在75%以上。
3、日常家庭烹調也會含有很多糖
比如,紅燒肉、糖醋排骨、紅豆沙、綠豆沙等,都會加糖。
關于吃糖的健康忠告
根據世衛組織的標準,成年人每日攝取的游離糖不應超過當天攝取全部熱量的5%,約為25克。專家建議3到17歲的青少年人群少喝或者不喝含糖飲料。
這里,小水滴給大家總結了幾個關于吃糖的健康忠告:
1、吃水果查查含糖量
很多人以為,水果以“水”為主,熱量不高,其實不是的。水果的含糖量有高有低,新版膳食指南就建議大家選含糖量低的水果。
含糖量低的水果(含糖量4%~10%),例如西柚、西瓜、青梅、草莓、楊梅;
含糖量中等的水果(含糖量10%~15%),例如橘子、木瓜、桃子、蘋果、葡萄、菠蘿、獼猴桃、石榴;
含糖量高的水果(含糖量>15%),例如香蕉、柿子、荔枝、山楂、甘蔗、鮮棗。
2、盡量少吃焙烤食品
盡量少吃面包、曲奇等甜食,自制面點盡量少放糖。
3、買零食看標簽
有些零食雖然吃起來不覺得甜,但其中的糖含量卻高的驚人。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麥芽糖、蜂蜜和玉米糖漿都屬糖類,越是排在食物配料表前邊的成分,其含量就越高。
所以一定要學會看食物標簽,這樣的話,即使是包裝食物中的隱形糖,也能被我們揪出來。
4、做菜少用紅燒、糖醋
烹飪也要注意,盡量避免糖醋、紅燒等方法。新版膳食指南建議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像紅燒肉、魚香肉絲都是高糖,一份紅燒排骨、紅燒魚、魚香肉絲大概加糖25~30克,糖醋排骨和糖醋里脊每份要加入75克左右的糖。另外,番茄醬、燒烤汁等調味醬,每百克大概有15克左右的糖,隨便吃吃就超過了一天的推薦量。
綜合自健康時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