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珞珈山
黃德華
浙江大學MBA、浙江工業(yè)大學MBA課程教授
萬里江山,千古風流,落駕楚王(1)。
引孫權避雨(2),觀音袈落(3),四光選址(4),雪艇坤揚(5)。
國有(6)成均,闊明寧靜,天下讀書好地方。
聞(7)公道,珞石成珈玉,文武齊昌。
造人出品(8)脊梁。
更有大學三要(9)煥章。
固坎習示教,脫胎換骨,明誠求是,創(chuàng)新和強。
桂雨楓紅,梅香櫻雪,滿地青春向太陽。
永難忘,到東湖戲水,眾志激昂。
(
備注:
(1)珞珈山原名落駕山,東西長
(2)仲謀,即吳王孫權。巡視江夏,因天降大雨,停車駕于此暫避,孫權的霸業(yè)也蒸蒸日上。
(3)觀音菩薩路過這里,發(fā)現(xiàn)雖是人間仙境,但人煙稀少,獅子出沒,殘害百姓,拋下袈裟一件化成山,獅子由此向南低頭,永不侵犯人類,于是人們就把這座山取名為落袈山。
(4)四光,是指李四光。1928年8月,武漢大學建設籌備委員會委員長李四光和農(nóng)林學家葉雅各教授騎著毛驢,帶著干糧來到了東湖東南的落駕山。李四光激動得從毛驢上跳下來,緊緊握住葉雅各的手,一遍又一遍地說:“沒有比這更合適的校址了,沒有比這更漂亮的地方了,您真是慧眼識珠啊!”他們決定在此建設新校舍,并帶領其他所有籌委會委員來勘察,最終獲得了大家的贊同。
(5)雪艇,是指王世杰,武漢大學首任校長。
(6)國有成均,是指國立大學。武漢大學在1928年重建之時,蔡元培先生以大學院院長身份,高瞻遠矚地把它定位為國立武漢大學,而非省立武漢大學。這對武漢大學的建設與發(fā)展至關重要。
(7)珞珈二字,是國立武漢大學首任文學院院長聞一多先生取的。珞,是石頭堅硬的意思;珈,是古代婦女戴的頭飾。聞公以其獨特的才華,點石成金,化通俗為神奇。珞珈二字,不僅僅有佛家哲理,不僅僅高貴優(yōu)雅,更為重要的是陰陽轉化和剛柔互濟的哲理。硬的石頭,變成美飾,那需要精細雕琢,學子要變成國家棟梁,那需要學校的精心教化。無論是國家、還是家庭,乃至個人,都需要懂得運用文武之道,陰陽之道,方可善德流芳。
(8)造人出品,出自武漢大學第三任校長周鯁生教授的《大學與研究》,造人,是指造就人才,出品是指研究出有品位的學術成果。他提出大學使命是通過造人出品,引領社會健康發(fā)展。
(9)大學三要,出自國立武漢大學第二任校長王星拱教授的《大學任務》,他認為大學的任務,在道德方面要樹立國民的表率,在知識方面要探求高深的理論,在技能方面要研究推進社會進步的事業(yè)。即大學三要:道德表率、理論高深、技能富民。王星拱校長在武大西遷樂山的辦學期間,廣攬學者名流,不問出身、派別,一律兼容并包,親自登門相邀,延聘了無數(shù)出類拔萃的教授,武大被譽為民國抗戰(zhàn)期間的四大名校和東方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