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是中醫診斷疾病的四大手段。古代醫書認為,一眼就能看出病情的為神醫,聽到病人聲音而知病情的是圣醫,聽完病人敘述后確定病情的為工醫,切完脈后確定病情的為巧醫。 由此可知,望診在診斷中有著具有舉足輕重地位。
在現代中醫門診中,望診依然是重要的判病手段。尤其對婦科而言,通過十種望診,可以“讀”出女性身體發出的健康信號。 1.望眼:關系腎、肝、肺的健康 從中醫角度講,人的瞳孔代表腎,外面一圈黑眼珠代表肝,白眼珠代表肺,內外眼眥代表心,眼皮代表脾。很多上了歲數的人都有眼袋。上下眼瞼都由脾所主,脾主肌肉,脾虛、運化不好肌肉就缺乏彈性,眼皮就松弛。 2.望唇色:與婦科疾病、生殖問題相關 中醫認為,脾開竅于口,其華在唇。A上唇唇色暗者,提示月經病、不孕癥、滑胎傾向;B環唇色黯黑者,多有月經病或難生育;C唇淡、唇紅、唇紫和唇爛,提示虛、熱、瘀及陰虛火旺;D另外,唇口生須多為腎虛痰濕,可見于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閉經、崩漏等病癥。 3.望面色:面色異常與臟器健康有關 A面色恍白提示病在肺,在婦科多提示氣虛、血脫、長期失血,如崩漏、月經過多的女性。B面色蒼白是指面色白中帶青,提示氣血俱虛兼有肝風。C面色萎黃是面色淡黃、枯槁無光澤,提示脾虛、血虛。D面色紅赤提示實熱,可見于實熱導致的月經先期、月經過多、崩漏、產后發熱或急性盆腔炎。E顴紅,提示陰虛火旺。如伴陣發性烘熱汗出者,是絕經前后腎陰陽失調、陰虛陽浮于外的表現。 面色黯晦或兼有面斑,提示脾腎兩虛,尤其腎虛。F若眼眶黯黑,上下眼眶均黯黑者,為腎虛;G下眼眶黑者,為脾虛。面頰黯黑,有面斑,屬脾腎虛。H黯晦顏色加深、范圍加大,意味著病情加重;I晦暗顏色變淺,黯斑漸退,意味著病情好轉或漸愈。 4.望舌:舌質、胖瘦、舌苔均能反映健康 舌診在婦科十分重要,尤以舌質更具有診斷價值。 A舌質淡白,提示氣血兩虛或內有虛寒,多見于月經過多、過少、崩漏、閉經、產后血暈或宮寒不孕。B舌質暗紅,提示氣血郁滯、運行不暢,常見于月經先后不定期、瘀熱蘊結的痛經或盆腔炎、癥瘕。舌質紅,提示血熱。C舌尖紅赤,提示心火或兼有肺熱、血熱,常見經行量多。D舌邊紅赤,提示肝膽火熾,往往見于月經先期、月經過多、胎漏、產后發熱、陰瘡等。E舌上瘀斑,提示體內血瘀,臨床上多見于痛經、閉經、癥瘕、不孕癥、產后腹痛、惡露不絕。F舌淡黯,提示脾腎虛,尤其在滑胎患者中常見。F舌黯滯則以腎虛為主。全舌黯與舌尖邊有瘀斑不同,前者主腎虛,后者主血瘀,均為婦科常見舌象。G婦科病舌胖多于舌瘦。H舌胖多為氣虛、脾腎陽虛,見于崩漏、月經過多、經行浮腫、帶下病、子腫、子宮脫垂等。I舌瘦多反映慢性病的血虛、陰虛、津液不足。J舌瘦薄而色淡者,提示氣血兩虛。K舌瘦薄而色紅且干者,提示陰虛內熱。L舌苔潤而厚者,提示內有寒濕,如寒凝痛經、虛證帶下病或子腫等。M苔黃者屬熱。苔薄、微黃,邪熱尚輕;N苔厚、深黃,提示內熱熾盛;O苔黃厚而膩,為濕熱壅盛;P苔厚而干,為熱盛傷津。受熱邪所傷,導致月經過多、經間出血、濕熱帶下病、盆腔炎、產后發熱等均可見以上舌象。Q舌紅少苔或無苔,提示陰虛內熱。總而言之,苔厚膩者,多提示濕邪與其他邪氣并作而為病。
5.望牙齒:看出氣血健康 中醫認為,腎主骨,牙為骨之末。A牙齒是否潔白整齊提示了腎氣的強弱。B另外,健康的牙齦應該是粉色,深紅色的牙齦提示氣血水平差。 6.望毛發:看出腎氣是否充足 中醫認為“發為血之余”,頭發又被稱為“腎的花朵”,看頭發是否濃密烏黑,有助于判斷腎氣是否充足、氣血是否充盈。 7.望帶下:與脾、腎、肝等臟器有關 A帶下量多、色白,或黃白如涕如唾者,提示脾虛濕盛;B帶下量多、清稀如水,提示腎陽虛衰、失于閉藏。C帶下色黃或赤、淋漓不斷、外陰搔癢者,多屬肝經濕熱下注;D帶下如膿如血者,多為熱毒或濕毒。E倘若兼有惡臭氣,提示惡性腫瘤可能,應做進一步檢查。 8.望月經:與氣血、肝脾等有關 A經行先期量多、色深紅、質稠濃或有小血塊者,提示血熱;B經行先期量多但色淡質稀者,提示氣虛。因脾陽不振,氣虛失攝。 B經行后期量少、經色暗滯或有血塊、伴小腹冷痛者,提示血寒;經行后期量少而色淡質稀,提示血虛。經色紫紅、量多或淋瀝不盡、血塊多、腹痛難忍、血塊排出后痛減者,提示血瘀。C經行先后不定期、量或多或少、斷續不勻、經色紫黯夾小血塊、胸腹脹滿不舒者,提示肝郁血滯,氣血運行不暢,疏泄失調。 9.望手:與氣血關系大 A如果手掌肌肉豐滿、有彈性,按住大魚際松開后很快能恢復原樣,提示氣血充足;如果手很硬,不太容易摁下指腹都,提示氣血過足、血太黏,要注意心腦血管病;手過軟,指肚發蔫,說明氣血不足。 正常人的手掌顏色是粉紅色的。手掌顏色過于深紅色,說明血液過黏;如果顏色發白,說明體內血少、營養不良甚至貧血,常見月經推后。 10.望體形:過胖過瘦都要注意 A肥胖和消瘦都不好。肥胖者多有月經推后的問題,多氣虛痰濕、陽虛陰盛,常有易疲勞、汗多的癥狀,多可受溫補;B消瘦體形提示肝郁、多火、陰虛、易激動、多愁善感,不宜溫補,要滋補腎陰填精、養肝疏肝。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