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1月8日的上海新聞報道:今后房屋征收安置房源將按照1:1進行配比。也就是說一張房產證最多只能配置一套安置房,或者選擇貨幣補償。該改變是希為了使得安置房源能夠得到更加合理的使用率,避免空置空關。當然,這對于屬于將來被拆遷地塊的居民來說,可能并不是一個利好消息。該政策施行前的情況是:一個房子里可能住著幾個兄弟姐妹,有好幾戶人家,拆遷的時候可以得到好幾套安置房。這種情況也比較普遍。小編就曾經遇到過一幢房屋被拆遷分得七套房的例子。而該政策施行后,一個房產證將最多只能分配到一套安置房。
圖片來自網絡
那么,之前上海市對于房屋拆遷的補償是怎么規定的呢?
《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細則》第二十六條規定:“征收居住房屋的,被征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
被征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房屋征收部門應當提供用于產權調換的房屋,并與被征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計算、結清被征收房屋補償金額與用于產權調換房屋價值的差價。
因舊城區改建征收居住房屋的,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區(縣)人民政府應當提供改建地段或者就近地段的房源,供被征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選擇,并按照房地產市場價結清差價。就近地段的范圍,具體由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在征收補償方案征求意見過程中確定。”被征收人指的是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權人。
從該條規定中,并沒有確定征收安置房源按1:1配比,因此一證分多房的現象比較常見。
根據《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細則》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征收補償包括:
被征收房屋的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
價格補貼
特定房屋類型的套型面積補貼;
居住困難戶的保障補貼;
搬遷費和臨時安置費;
按期簽約、搬遷的還有按期簽約、搬遷獎勵。
有網友說,該政策施行后上海再無拆二代,而小編只想說,雖然只能分得一套房,但是拆遷利益也是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