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堅(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一名文玉,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人,氐族,苻雄之子,苻洪之孫,苻健之侄,是十六國時期前秦的君主,稱大秦天王。
苻堅
初封東海王,后發動政變推翻堂兄苻生即位。苻堅在位期間重用漢人王猛,亦推行一系列政策與民休息,加強生產,終令國家強盛,接著以軍事力量消滅北方多個獨立政權,成功統一北方,并攻占了東晉領有的蜀地,與東晉南北對峙。
苻堅于383年發動戰爭意圖消滅東晉,史稱淝水之戰,但最終前秦大敗給東晉謝安、謝玄領導的北府兵,國家亦陷入混亂,各民族紛紛叛變獨立。
淝水之戰
八月辛丑日(10月16日),姚萇命人將苻堅絞死于新平佛寺(今彬縣南靜光寺)內,享年四十八歲。張夫人及苻詵亦跟著自殺。
姚萇為掩飾他殺死苻堅的事,故意謚苻堅為壯烈天王。而苻堅去世同年,苻丕得知其死訊,便即位為帝,謚苻堅為宣昭皇帝,上廟號世祖。征西域后回到涼州的呂光得知苻堅去世,亦謚其為文昭皇帝。
苻堅
苻堅死后就地埋葬,當地人稱“長角冢”。許多人民尊其為苻王爺奉祀之,謂能避免疫病、兵亂。根據《晉書》記載,姚萇被苻堅冤魂作祟,終至發狂,武士欲去救援,竟然打傷其陰部,大出血而死。萇死前還一直跪地叩首,請求苻堅原諒他